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2 / 2)

在退潮的时候,霞光贝活跃程度有所下降,显然是捕捉它的最好时机。

第50章

趁刚才捕获霞光贝的手感还未消失, 虫族们趁热打铁,立刻进行下一次搜寻。

巩固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光看不做根本学不到东西,唯有在实践中一次次强化记忆才是正解。

它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分散成几个小组, 然后在退潮后留下的淤泥地上寻找霞光贝制造的呼吸孔。

此时距离涨潮还剩一个半小时, 若是顺利的话, 想必还能有所收获。

谨慎起见, 每个小组至少由五名虫族组成,等到熟练度提高了,再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成员的数量。而且每一个小组中至少存在两把带手柄的铲子,作为勾取霞光贝的最大助力,它的存在不可或缺。

万事奉行“加一原则”,就算出现了意外,也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然后, 虫族们将霞光贝的贝壳展开并稍稍擦去表面沾染的污泥, 直到底下藏着的莹白色清晰可见后, 再将它作为地标反扣在刚才挖出的洞口。

在黝黑泛黄的淤泥地中,霞光贝的位置格外显眼。只要潮水未曾将它吞没,间隔很长一段距离变可轻易定位到正确的坐标。

就算走远了也没事, 小组中的制空者会借助翅膀来到空中仔细搜寻,虫族良好的视力便是它们最好的辅助工具。

待到最后的准备完成后,虫族们立刻向不同的方向四散开来。

在认真工作时, 时间便过得很快。

实践中提高熟练度的效果格外明显,可以看出虫族们寻找霞光贝呼吸孔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与在平原土地上的搜索不同,沼泽区的淤泥地在退潮的时候便会被流水携带的泥沙给修理平整,完全不需要根据洞口的新鲜程度来判断猎物的踪迹。

但凡能够看见形状特殊的孔洞,底下必定藏着收获。

只是……这洞中的居民是谁便不可控制了。

虫族受虫母的影响都是一群惜命的家伙, 发现打不过的时候,别的不说,逃跑是真的快。

再加上泥沙中埋伏的生物本就习惯于守株待兔的狩猎方式,见自己也讨不了好,便干脆利落地放弃了。即便过程算不得一帆风顺,但也没有出现减员的惨状。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虫族也留意过能够作为储备粮的种类。可是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下,虫族也无法贸然去捕捉淤泥之下的未知生物,只得空手而归。

等到潮水渐渐没过霞光贝的外壳时,最后一组虫族从远处匆匆赶来。

从它们的后背上,能看见那些新鲜的触手被捆扎成束,整整齐齐地堆叠在一起。当把触手提起来的时候,甚至能观察到其中滴落出浑浊的粘稠液体。

借着上涨的潮水,虫族顺势将这些材料清洗一番。对它们而言,像这样最低限度的处理工作毫无难度,只要控制力气不将这些中空的材料扯断,谁都可以胜任。

说来也奇怪,在脱离本体后霞光贝的触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韧性。唯有及时用高温进一步将其烘干后,才能勉强保留原有的特性。

等到外出的虫族回到巢穴后,工虫们会将琥珀胶菇汁液和树脂的混合物均匀涂抹在这些触手的表面,并选出粗细均匀的部分连接起来。

这一步处理主要是利用其他物质在触手的表面附着上一层特殊的防水层,并填补隐形的裂缝,增加管道的牢固程度。

就这样等到它们彻底干燥后,一条简易的水管诞生了。

在找到橡胶树之前,利用霞光贝触手制成的这批天然水管将陪伴虫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当潮水上涨到一定程度后,虫族们也开始准备撤离,它们将退回沼泽区的边缘选择合适的位置扎营,并着手烘干得到的材料。

为了抵抗强烈的紫外线,营地特地做了遮荫处理,虽然比不上地下凉快,但有总比没有好。

考虑到在正午时分点燃大面积的篝火无异于慢性自杀。

所以,虫族随手摘了一些宽大的无毒树叶平铺在营地附近,并将霞光贝的触手放在上面,利用天然的热量来烤干它们。

而每隔十五分钟也要翻个面,以免因为受热程度不均匀而出现碎裂。

原本虫族还想趁着外出的机会前往沼泽区打猎,只可惜太阳的毒辣程度超出了它们的想象,不到一会便被迫放弃。

有两只虫族不甘心就这么无所事事,干脆开始验证起了霞光贝的食用价值。

作为储备粮的田鼠在这时起到了作用。

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较短,进食的频率和新陈代谢速度也远高于虫族,作为实验素材最合适不过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