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进了批发市场之后,就像水滴嘀嗒进了大海里。
人很多,摊位也很多,不光卖水果,各种农产品也都样样俱全。
这还没赶上早上那阵最热闹的时候呢。
陈舟和老张决定分头行动。
一会儿再来大门的位置汇合。
陈舟也很快找到最近的一家水果摊贩,扫听起来。
这里的批发价格,和情报中提到的基本一致。但可能看陈舟不像量大从优的,摊老板报价仍在六块五往上。
陈舟则立马表现出了购买的诚意。
只要能保证雪花梨质量、产地以及日期新鲜,他有多少要多少。
对方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啊。”
随后还真找出了上货凭证、产地标签,答应陈舟,给他削个精品梨尝尝。
精品梨的品相上,确实瞅着干净利索多了。
个大饱满,几乎大小一致。
陈舟尝了尝,味道其实跟普通的,差不了太多。
但物以稀为贵,看着整整齐齐的一盒,拿出去也是个像模像样的东西。
不失为送礼佳品。
陈舟看了看日期,都是最近几天到货的。
他随后对这位摊主说道:
“这些我全要了,一会儿过来提货。”
摊主听后,马上笑脸相迎,“老板开公司的吧,这梨送客户正对。”
陈舟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继续逛下一家。
...
很快,老张那边也绕了几家摊贩过来。
他在红顶堤市场里有熟人,拿到了六块二的底价。
比陈舟情报上的,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但张金生在跟陈舟核对了今天能拿货的数目之后,挠了挠头:
“精品雪花梨,好像没我想象中那么多啊,今天这片市场加一块有两千斤就差不多了。”
陈舟除了情报之外,确实也查过了资料,他解答道:
“这没办法,赵州雪花梨一年总共产量才几十万吨,那精品梨能有百分之十就不错了,更何况,还得发往全国各地,也不是光卖咱这里。”
老话讲,人心不足蛇吞象。
真要卖几吨梨,那仓储、物流成本也很高。
光以两个小老板的实力,可能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
当然,老张对此已经有很深刻的体会了。
他吃过亏,上过当,小体量的尝试一下,风险也小。
很认同陈兄弟的说法。
陈舟则嘱咐道:“咱既然卖的已经是精品梨了,品质上,产地上,一定得把好关。最好还是尝尝。今天咱也别讲究了,该分梨就分梨吧。”
两人随后商量起接下来的货运和仓储。
老张提供车,提供自己的侄子帮忙拉货。
他最近刚刚配了一辆新车还没用过,现在用来装梨,也没有食品安全上的顾虑。
陈舟则是提供地方:
“还放我店里就行,这两天装修,两千多斤的梨也完全放得下。”
眼前既有雪花梨包装箱的实物。
通过简单计算,也可以估摸个大概。
梨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两千斤,也就是才一吨重左右。
换成实际体积,是一立方米,也就是长宽高各一米的地方。
纸箱填充率用一半来算,堆码的时候,再考虑通风透气。
那么有个十立方米的空间,完全足够。
店里单间的面积都有五十平,两千斤的雪花梨,只存放在二号门那里就可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