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这次也没打算自己上,全权委托给合作过的那家设计公司就好了。他们帮咱家装修还挺不错,有合作基础,我再抽空三五天的去看一次进度,应该就大差不差了。”
林南江想了想,点头道,“那家设计公司收费高了点,做事确实还算尽心,媳妇你时不时去突击检查一下,要是从你们店打车到小区,看完再打车回去,半小时都够了,趁午休监个工,也不影响上班。”
柳素琴:“有道理,就这样干。”
见自己的建议得到媳妇采纳,林南江乐呵呵笑了,接着搓了搓手试探道,“这样你也不用太辛苦,我们是不是可以抽空招待一下全生对象了?”
柳素琴当时就翻了个白眼,“老话说的果然没错,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你这么尽心尽力出主意,原来不是担心我,而是为了我能有时间帮你招待兄弟对象啊。”
林南江连忙对天发誓他对媳妇绝对真爱,刚才的关怀建议都是出于对她身体的关心,如果可以他恨不得以身代之,让媳妇舒舒服服躺在家里什么都不用操心,至于其他一切都是顺带的,连他自己都得排在媳妇后面云云,一番甜言蜜语总算把她哄好了。
当然男人这种生物,说的总是比唱的好听,林南江发誓归发誓,真把柳素琴哄回来了,他也没放弃为兄弟考虑的心意,小心翼翼解释道,“咱们几个月前就说要请全生对象来家里做客,他也早早跟姑娘通过气,却因为咱们这边每每抽不出空,让人家姑娘一直等着。全生最是体谅我们的难处,可他对象又不认识我们,哪里能知道我们是真的没时间,还是找借口敷衍她呢?万一对方误会了,进而影响两人的感情就不好了,全生找个对象不容易……”
吧啦吧啦,他还没说完,柳素琴已经有点听腻了。
她本来也不是真生气,又不是第一天知道哥俩感情好,不过是遇上了顺手作一作罢了,看林南江上蹿下跳指天发誓证明心意,态度摆得格外端正,她满意了,也就收了神通,打断道,“好吧,这次就原谅你了,说到底是咱们爽约在先,这几个月全生哥也没提醒催促一声,确实对不住他俩,你问问他,要不等下周他对象放假,把人请到家里来坐坐?”
林南江一肚子帮兄弟开脱的理由,才说一半就被打断了,顿了一下,才切换成谄媚的笑容,上来搂住她的肩膀,语气浮夸的灌迷魂汤,“哎呀,我就知道我老婆最是善解人意,不会计较这种小事……”
“你少来。”柳素琴推了一把,没推开,也就由着这张狗皮膏药贴在自己身上了,继续商量招待林全生对象的事,“他对象小李厂里放假,跟柳平他们刚好是同一天,要是确定了小李要来,你记得给柳平打个电话,让他和香香那天先别来家里,有空就留在厂里加加班吧,离年底放假也没两个月了。”
“啊,为什么?”林南江一脸懵逼,“招待全生对象,也不妨碍弟弟妹妹回来吃饭啊,人多还热闹些呢。”
“你懂什么?女孩子脸皮薄,以后他们彻底定下来,两家一起热闹的机会多得是,人家第一次上门做客,还是不要隆重了,免得增加她的心理压力。。”
感情都是相互的,全生哥这样体谅他们,她当然也愿意多为他考虑,他如今最在意对象小李,那他们也该重视起来,帮他把人招待好了。
林南江心想媳妇都要为这小李姑娘“清场”了,难道不是更隆重,更容易让人家压力山大吗?
不过她决定的事,自己也没什么好反驳的,林南江沉吟片刻,建议道,“咱们之前也承诺了,弟弟妹妹进厂踏踏实实上班,放假就请他们吃大餐,如今他俩工资虽不是最高的,在厂里也算中等水平,以他俩尤其是柳平的年纪来说,已经很能吃苦了,我们也不能随便出尔反尔,还是照旧吧。”
“等他俩到了家里,我给个五十一百的,让他们自己去吃麦当劳,随便在外面逛一天,晚上再回家里吃饭。反正全生带对象过来也只是吃中饭,天黑之前还得把人姑娘送回厂里去。”
“哦豁,你这姐夫当的,比我这个亲姐都更大方呢。”柳素琴打趣道。
林南江的表情却十分受用,嘴上还在客气,“这有什么,柳平他们领了工资,也没少给家里买水果零食,就连芳芳最近的宝贝玩具车,也是小舅舅给她买的,姐夫请他们吃顿麦当劳也是应该的,可惜我们要在家招待客人,不能亲自带着他们去,只能多给点零花钱了。”
“干脆让我爸妈一起出去吧,我妈吃过麦当劳,她正好领着他们去排队点单。”
林南江默默竖起大拇指,好家伙,亲爹妈都被清场出去了,狠还是他媳妇狠。
要不是怕他们两个做饭来不及,加上小芳芳也要人照顾,大概张大妈也留不下来吧。
然而他俩什么都商量好了,善解人意的林全生却告诉他们,小李知道他们每逢周末和放假生意最忙,为了不耽误赚钱,她自己提出下周一跟厂里请天假。
压根不用清场了。
第77章 芳芳的小脾气。
周一早上, 林全生照旧跟他们一起吃了早餐,才动身准备去关外接女朋友。
赶在他出发之前,柳素琴从冰箱里拿了个包好的三明治, “这么早,也不知道小李吃饭了没, 你带上给她垫垫肚子, 反正三明治不用加热也能吃。”
林全生也没跟她客气, 笑呵呵接过来,“有没有袋子或者饭盒什么的?”
“有有。”钱菊香及时拿了个针织小包包出来。
她们最近在跟小区里的大妈们学织毛衣。提起农村妇女,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勤劳质朴、心灵手巧,裁衣服织毛衣做鞋子样样都会,可惜事实往往大相径庭。
在钱菊香年轻那会儿,裁缝是门吃香的手艺,普通人也没机会去学, 大部分妇女也就会缝缝衣服,遇到裁缝的活儿,要么自己看着搞, 要么请真正懂的人帮忙;毛衣更是金贵东西, 要知道毛线票在当时是比布票都更稀少珍贵的存在。
也就纳鞋底属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 农村妇女基本人人都会,毕竟鞋子尤其是鞋底, 对庄稼人来说是消耗品,家里的顶梁柱干活越是卖力气, 鞋底烂得就越快, 女人要是不学会做鞋子,一大家子怕不是都要光着脚了。
所以亲生的几个儿女小时候,压根没机会穿上钱菊香亲手织的毛衣, 到了孙辈,买毛线不用票,家里也算是宽裕了,钱菊香有心给孙子们织几件毛衣,可惜用处不大。
柳大嫂柳二嫂当时年轻手巧、眼神又好,怀着孕就开始学着给宝宝织毛衣,很快就织得又快又好了。
而钱菊香那会儿也真不轻松,除了干农活做家务帮忙带下孩子,还剩点时间都在缝缝补补、纳鞋底,也没功夫去学这个,儿媳妇客套说不用,她反而松了口气。
张大妈不会织毛衣的理由,跟钱菊香也差不多,年轻那会儿家里都穷,整天忙着地里刨食,何况深市这边冬天短,毛衣也不属于必需品。
没想到城里的老姐妹们并不在意使用率低的问题,大家伙聚在一块唠唠家常,个个手里的毛线不停翻飞,瞧着热闹极了。
钱菊香和张大妈从一开始的震撼不解,到后来积极加入楼下织毛衣大军,才发现这活儿真香。
毛衣的利用率不高不打紧,织好了总是有人穿的,有人穿那就不会浪费,关键是这个过程又有趣又能打发时间,她们有时候才学会一种全新针法,或者刚讨论完毛线配色,抬头一看天就黑了,自从开始织毛衣,每天都不够用。
柳素琴知道她俩的新爱好,也表示支持,还找本地同事打听了哪里有颜色鲜亮质量又好的毛线卖,放假时不时陪她们挑选毛线。
张大妈目前在给远在东北工作的儿子织毛衣,在柳素琴的建议挑选了几款深色灰色的羊绒线,走低调保暖实用风;
钱菊香的选择面就很广,她表示第一个给闺女和外孙女织,正好母女俩皮肤白、容貌姣好,颜色越鲜亮越能衬托她俩的美貌,于是一件毛衣都还没织成,她卧室的抽屉里,已经攒了一抽屉五颜六色的毛线团。
这倒不是钱菊香懈怠,柳素琴出钱帮老妈买毛线,并提出要求,她的毛衣够多了,各种款式的羊绒羊毛针织打底,撑过几个冬天都绰绰有余了,相比之下,她更想背上老妈亲手织的手提包,最好是一大一小的母女款,市面上都买不到,那才是妈妈/外婆独一无二的爱呢。
钱菊香被最后那句话哄得晕头转向,满口答应下来,后面就是一边骂骂咧咧,一边重新找老姐妹取经。
可惜这会儿织围巾织手套袜子,甚至织电视机帘子的都有,就是没几个人织包包的,大家伙也只能给点建议。
她本来就是新手入门,又被不省心的闺女要求上强度,研究了好久才成功织出第一次只包,嗯,有点惨不忍睹,被她挂在卫生间当收纳袋了。
钱菊香这会儿给林全生翻出来的小包,也是她早期的练手作之一,针脚相对平整很多,毛线颜色还是柳素琴帮忙搭配的,粉紫橙黄,多巴胺风格满满,乍一看还有几分小巧精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