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晏清拄着拐杖,背脊已经完全直不起来了,但几十年的记忆却依旧那么鲜活的存在在她的记忆中。
她诉说着年少叛逆的自己,诉说着家破人亡的痛恨,诉说着自己参加地下工作时的艰难困苦……
那个时代,如她一样的人太多了。
他们都经历了国破家亡,为了挽救国家于危难,有人走上了战场,有人转战到了地下。
无数的鲜血和生命铺就了现在华国的和平盛世,然而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们,他们没有经历过那场国仇家恨,而经历过那些的老人们,正在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再加上现在和互联网的发达,诞生了很多颠倒是非黑白的营销号。
你可以在互联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已经盖棺定论的事实,过一段时间就会被翻出来老调重弹。
要么是洗白一个奸臣贪官,比如年少不知何坤好,到老方知真中堂。
要么是抹黑一个忠臣良将,比如用“肉袒牵羊“的形象来恶搞民族英雄。
更有甚者,把一个历史学家都最不愿意提起的时代,吹成最好的时代。
在这种片面化标签化的历史观浸染下,很多人以竟然以那些时代为荣,觉得生活在那些时代,比现在的太平盛世更好。
比如魏晋南北朝,比如那哥承载着几万万华国人痛苦和仇恨的时代。
无数先辈们用血的教训,换来了如今国人的太平盛世,这些人对先辈们没有丝毫的敬意,反而倒反天罡夸起了那个时代的号。
营销号在这其中赚足了流量,不懂历史的人则被带歪了节奏,忽视了先辈们在其中的付出。
孔晏清对此是痛心疾首的。
因为那些死去的人,是她的亲人、她的朋友、她的战友、她的同胞……
“对于很多年轻后辈来说,战争,不过只是历史书上的短短几行字,但是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战争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每天都在死去,战争就是自己每天睁开眼,都会庆幸自己还活着,却又内疚只有自己还活着……”
“只有亲眼见过战争的人,才会知道战争和炮火的残酷,我见过失去家人朋友的幸存者,见过被炸弹轰炸后瞬间倒塌的房屋和破败的城市,也见过明明已经失去了家园,却仍愿意笑着面对生活的陌生人……”
第132章 卷王出征,祖传狗奸(34)
“我们没有必要去为那个时代翻案,因为那会让人类历史上最深沉和悲惨的苦难和为了和平到来而牺牲了生命的英雄们毫无价值,我们只需要记住耻辱,记住那种用鲜血清洗掉耻辱印记精神……”
“你们常说那个时代的爱情浪漫,其实浪漫的不是那个时代的爱情,是走出黑暗的并肩同行……”
“你们常说过去就让它过去吧,不要让仇恨蒙蔽了双眼,可你们怎么能原谅呢?怎么能代替他们原谅呢……”
“可我也看到过你们站在高台上,阳光、热血的喊着:我们是为了国家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民族复兴,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责任……”
“我也看到过童子兵烈士陵园放着的酸奶和奶茶,听到你们哭着在墓前,请他们投胎到你们的肚中……”
孔晏清很想对牺牲的那些人说:同志们,后世如你们所愿啊。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孔晏清的眼前仿佛闪过了一张又一张熟悉的脸。
她红了眼睛,眼泪无声在眼眶中转动,但她却笑了。
孔晏清的这一段采访,令无数的国人动容。
“我们看到了未来,知道了他们的成功,了解到他们的伟大,但他们在当时那个局面,根本看不到一点希望,根本不知道华国有没有未来,可还是义无反顾的与敌人决一死战,以救危亡,即便他们知道自己会牺牲……”
“高中课本上简单的一句,是历史上无数先辈烈士的鲜血和英魂,我们知道他们伟大,却从来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了解过那段历史就会知道,我们的先辈死了几千万,在最绝望的时候想了各种办法,唯独没有投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