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亡清> 第三章 觉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觉悟(1 / 2)

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与日寇绝无二致.皇太极时三次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屠杀抢掠在许多方志中有明确记载,皇太极掠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运河之水变红!!!其手段之残忍、屠杀之野蛮、破坏之惨重远远超过日本鬼子之“扫荡”。其凶残不逊于乃翁,至于多尔衮,更是青出于蓝。

从顺治二年四月清军南下开始,满清即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杀戮立威,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大肆烧杀劫掠之后,多尔衮又竭力抹杀汉族的民族意识,清廷颁行“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

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的命令拉开了征服中国人的序幕。这是多尔衮代表满洲贵族发布的“屠城令”,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之上示众。

汉人激烈反抗,多尔衮则一意孤行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竟下令“凡有为剃头、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汉人被迫改穿难看至极的满人服饰,使延续三千多年的汉族衣冠毁于一旦。

与其说忠于明朝,不如说保卫中国人民族生存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又以文天祥似的姿态在这一刻站立起来,民族的脊梁英勇反抗着外族侵略者和汉奸的联合攻杀。殊死搏斗后,于是其后就有了著名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因为有专书记载为人们所熟知。

尔后就是血洗江南、岭南,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苏州、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屠湘潭。此外还有,屠大同、屠四川等等,清寇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厦门)。这些屠戮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样的血腥、残忍,都是义士百姓屠戮殆尽,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不过是没有专著记载而已,(你可去翻翻各地的方志)。

至今人们谈起多尔衮这个欠下我汉人累累血债的魔头仍切齿不已。南方一带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一个个被血海笼罩,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摧残殆尽,至少六千万人惨死,可能远不止此数,还有很多被掠为农奴。多尔衮实乃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屠夫。四川在明末遭受过张献忠的杀戮(有专家认为是满清的栽赃),清军进四川,杀的更干净,“民贼相混,玉石难分。

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1649年满清政府屠四川时张贴的公告!(日本人还挂出“皇军不杀良民”之类的幌子遮掩遮掩,满洲人连这都不用)。

比如清军陷昆山,在那里抵抗了三天的义军逃走,于是对平民实行大屠杀,当天的死难者就达四万,“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清兵的野蛮、凶残可见一斑!

1649年(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总兵姜镶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

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丘.……”,充分暴露出满清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

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古语云:“杀降不祥”,清军往往以“恶其反侧”等借口将来降军、民屠戮一空(顾诚《南明史》)。不光杀汉人,对其他民族也实施大屠杀。在西南成村的苗民被清军消灭。连德、日法西斯比起来,恐怕也是小巫见大巫,自叹弗如。

17世纪,在通向长城关口的大道上,经常可见数万成群衣衫褴褛的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汉奸兵在挥舞鞭子驱赶。马上的鞑子兵,用野蛮人的牲口话不断欢呼大叫,狂饮抢来的美酒,盘算着今天“收获”的财宝。

这些磕头求饶、保住小命、被迫“谢恩”留活口的汉人,只好去当野蛮人的奴隶,没有价值的老头老太小孩子早已就地杀死。男丁押去庄园做农奴苦工,女的分配给满人奴隶主淫乐

被满清杀害的新建人徐世溥,著有《江变纪略》,仅有抄本传世,该书于乾隆四十四年被满清禁毁。最近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了。书中对清兵攻破南昌城的暴行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清兵将妇女抓来“各旗分取之,同营者迭嬲无昼夜”**的兽性,更是人间罕见。转战烧杀三十七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繁华的大都市尽毁于清军之手,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

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顺服的“奴才”,其实东方的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一六.四五年四月,清军进攻南明,兵围扬州。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史可法忠肝义胆,率扬州军民拚死抗击清军,困守孤城,清军乘机诱降,主帅多铎先后五次致书,史可法都不启封缄,严词拒绝,誓死不降,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军民逐巷奋战,清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攻克了这座城市。

城破时史可法被俘,守军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多铎劝他归降,史可法说:“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遂英勇就义。清军主帅被扬州军民的英勇抗敌精神激怒了,一则是兽性大发;二则是为了毁灭汉人的抵抗意志,竟然命令那支杀红了眼的清军在扬州大掠十日,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烧杀淫掠,无所不为,无恶不作,象一群长着野蛮筋骨的怪兽,作尽伤天害理之事。十天之后,扬州的男人们被屠杀殆尽,繁华都市顿成废墟。

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不光是杀,任何妇女都有可能抓住被成群的士兵**,和三百年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一模一样。《扬州十日记》描写清兵杀人如麻,流血有声,读了之后,令人毛骨悚然,如游地狱,忘掉人间。80万汉族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被满清侵略军残酷的杀害,整整十天,那是怎样暗无天日的十天!怎样的愤怒与绝望!当时的汉人,恐怕会觉得本民族的末日到了吧。

回想以前在后世网络上看到的资料。自己总以为,这些都只不过个人的见解而已。清朝在黑暗在**也不至于胡乱杀人吧!可当自己身处在这个时代之后,他才发现后世的学习的那些历史才是真的假道学。

清朝只不过是个武装强盗集团建立起来的朝代。他们身为外族人,要想统治广阔的中原大地。只有杀。把不听话的人都杀了,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文化,嘴里叫嚣着顺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后世有人多少记得这场汉族的浩劫死了多少人。原本一个有着1亿四千万的人口,到清朝建立后,只有4千多万。杀得好,杀的秒啊!哈哈……….(看着让人毛骨悚然,悲愤凄凉。)

最可气的是我们的历史中不禁把它当着民族统一的历史。康熙还被后世的遗老们称为“千古一帝”.不知道是不是对我们这些后人的一种讽刺。

清风的夜晚,格外的阴冷。由于冬天刚过,空气中的风吹得人有几许的寒意。那些畜牲看着玲儿跳下去之后,也带着今天收获的东西离开了。

李江源并没有阻拦他们。现在他根本没有能力去杀掉这些畜牲。他现在出去也只不过是多死一条人命罢了,他并不是怕死,他希望自己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来能杀光这些畜牲,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望着眼前这堆燃烧的旺盛的熊熊的大火。

李江源不禁有些呆呆的望着这通天的火光。火光中,全村一百多人的音容画面都从的面前闪过。不久前还在和他谈笑风声的人,转眼前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疲惫的神色弥漫在李江源的脸庞,悔恨、枯涩的双眼早已经流不出泪水。空洞无神他一动不动的站在火堆前。

半响后,他全身放松的朝天空中猛吸了一口凉气。平静下来自己的情绪,空洞的双眼,逐渐恢复了神采。只是眼神中多了几道凶光。“玲儿,赵大叔,你们好好安息吧!你们的仇早晚有一天我一定会为你们报的。到时候,我一定用那些畜牲的血来祭奠你们的灵魂。你们一定要保佑我。”李江源冰冷的说着这番话,此时的他仿佛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那个开朗,向上的李江源现在已经不在了。说完,最后望一眼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然后坚毅的转身离开。

今天,历史将因为他改变,命运的那条线岔开了一条未知的路。有些事并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避免的,不是你选择了这个时代,而是这个时代选择了你。

现在他终于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了。草丛中,虎子并没有因为李江源的离去而感觉到什么。此刻的他正把着自己的食指含在嘴里,陷入甜美的梦想当中。望着还在睡梦中的虎子,他不禁在心里一阵叹息,然后轻轻的把他扶上自己的背。背着他朝着黑暗中未来的路,踏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这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杀人。

芷江是位于贵州和湖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县城,由于这里地处偏僻,在加上这里群山环绕,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问题严重,还到处弥漫的土匪,前明余孽也把这里当着是活动的天堂。

所以许多官员都不喜欢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上任。王源夫就是这么想的。可惜自己在朝廷没有说上话的人,家里也没有多少家产。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赴任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