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畅想> 89、有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9、有朋(1 / 2)

楚峰踏着塔山台阶,轻盈拾阶。

半山腰上,孟常、萧满江等人就匆匆迎来,众人发现少爷回来之后,整个人神采飞扬,看来事情进展不错。

苏则悦兴冲冲道:“少爷,官家答应了?”

楚峰脚步忽然一顿,侧目盯着他,直看得苏则悦心头发毛。

苏则悦心脏止不住砰跳,不堪直视,低下头去,憋屈道:“少爷,属下心急结果,可并非稀罕官兵衔头哈。”

楚峰莞尔,倒没怀疑过手下们的忠诚,军、吏的粮饷是他发放的,百姓清平安定是他赐予的,在境内,军民只知有他楚峰,而不知有朝廷,正所谓皇权不下县,谁给民众最直接的恩惠,民众就依随谁。“我想你带一批人去应考乡试。”

苏则悦好不奇怪,少爷任人从来不看出身,而且舞文弄墨再超逴,也对实际吏治没有任何帮助,怎么这回却惦记起朝廷功名了?“少爷......”

“县官向来由朝廷任命,我们今后既然要打着朝廷的旗号,自然要顺应纲常,宁德是咱们的根本,不容外人涉足,更不能受人节制,所以我们必须安插自己的管吏,你就辛苦点,去考个举人回来。”

苏则悦隐然欣喜。“谢少爷栽培!”

楚峰虽然没有委屈文人,而且常破格录用,但数千年来,开科取士的封建作风,让文人们都落下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情结,这一许可,无疑圆了大家的梦,说到底,地方和天下,两个级别的声望还是大不一样的。

“少爷,接下来我们又该做什么?”孟常磨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番的架势。

“经商。”

.......

沈三祝等大小官儿被释放了,条件是当一名合格的傀儡,地方事光看不说,惟一要做的便是在楚庄送来的信件上戳大印,本人及家眷不得出城,好处是每年吏政考核,功绩归各官所有,逢升迁外调,或期满离任的,去留随意。

这个条件令大部分官员为之振奋,楚庄的吏治井井有条,地方日渐昌盛,好得实在没话说,自己平日里只管文山会海,拈花弄月,既不用做事,又能捞政绩,三年任期一满,恐怕自己还有机会升迁,简直妙不可言,官儿当到这份上,还有谁不满意?!再者楚峰肆无忌惮的作为,也让他们胆怵了,识趣的闭嘴,有什么事等出得了福宁州再说。

至于贪墨捞钱,就别指望了,每月百姓纳税都交给了楚庄,而自己的俸禄,也全由楚庄发放,该多少就是多少,比如七品知县,按规定只得月俸7.5石,不少官员不得不辞退家中好些长工,节省开支。

其中,也有几名官吏颇为硬气,这种愚忠之士,可敬又可笑,楚峰还真不好杀,得,继续关着呗,待大明乱了套再放出来,反正那会儿也不怕他们四处传唱,鬼才有功夫理会福宁州。

当然,人生总不可能事事圆满的,好比黄维安,干干净净消失于世间,从此无人知其下落,倒是潘士元等阵亡亲卫墓前,多了一抹碜人的血迹。

一个小小副千户失踪,相对建宁、福州大小百多名官吏的平安来说,轻于鸿毛,于是乎,福州府大笔一勾,就成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悬案。

内事解决后,外事也蛮顺利的,有了私底下的协定,郑芝龙撤走了福宁海域所有海盗,专心经营泉州,无暇再顾忌旁的事。绥抚楚庄之事,也通报了福建全境卫所,虽然非正式,但各家已承认了事实,因此在福建,凡挂楚、郑旗的船,一律放行,于是出入宁德的海商,又逐渐多了起来,而且三都澳所需的造船木材,也能从水路源源不断运来。

第二天,楚峰搭上去往苏州府的船,楚峰是去联系供货商和销售商的,轻车简从,不过再怎么简,五十亲卫死活都要跟着去,楚峰向来就是个问题中心点,众人真怕他再出事。

福建抵达杭州,经钱塘江运河北上,400海里四天时间即到。

苏州,这个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入海口处的城市,属于南直隶重镇,向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至今就是物产富饶,繁荣发达之地,长盛不衰的人文、经济,为人津津乐道,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郊原四望,遍地皆棉,农桑业发达,素有丝绸之都的称号。这一趟,楚峰主要就是来寻找绸、布等货源,正所谓衣食住行,军队得有统一服装,民众也离不开衣物,顺便,再找找有什么商机,楚峰坚信,以自己‘数百年的人生经历’,总会有所斩获的。

苏州城一路的繁华,人客挨肩擦膀,来往车龙马水,拥挤不堪,这也是因为城内河道贯通纵横,街道才显得狭窄。

两旁挤满了琳琅小吃和杂货,鼻间无时不萦绕着美食芬香,蹙沸声中充斥着吴侬软语,隐约还能听见丝丝管弦,和茶棚里咿咿呀呀的昆曲,头顶忽而传出大爷您常来,抬头一看,却是莺莺燕燕们,挥舞起炫彩丝巾,欢声送客......

这是一座满带喧嚣,却又透着精细委婉的城市。

啥时候,宁德才能有这般光景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