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成道:“你先拿钱下去,这事儿让我好好想想。”
李如海摆了摆手,道:“罗大人,我不能要您的钱。”
罗明成道:“这不是我的钱,那是那个强x你的女人的钱。”
李如海道:“那也不行。”
罗明成道:“拿着,你如果真敬重我,就给我上阵好好杀敌,不要拿着三贯两贯的钱说事儿!”
李如海听了,拿钱而去。
罗明成看着李如海下了船楼,想了好多,他自认没有毛伟人的伟大魄力,能组织起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人民军队,再说,那些黑奴,又不是本族之人,而是一个后来补马来人排挤得几乎消失的民族,于是他就想,士兵们适当地跟那些女奴放松一下,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船队又行了四个昼夜,到了十月九rì,终于抵达南罗寨。
码头上,罗慧达带着几位头领前来迎接。
罗明成以义父之礼相见,中国人最讲究礼数,这个如果不做到位,会让人瞧不起。
相见之后,罗慧达介绍了身后的随从的几位头领,他们分别是:南罗寨副寨主李良臣、南罗寨水军统领李良友、台北寨援军头领王英、台中寨援军头领杨景chūn、鹿港城援军头领高盛。
介绍完毕,罗慧达带众人向他的家,同时也是南罗寨衙门走去。
路上,罗明成了解到:
李良臣与李良友分别为干娘的李氏的哥哥与弟弟,当年在东京喝喜酒时见过一面,不过当时人太多,罗明成没有什么印象。
王英就是那个被罗明成欺负了一次的王雨欣的哥哥,那个本来有点腼腆的黑胖小子,如今挺着他的小肚子,仰着胸脯,十分自信。
杨景chūn是杨大鹏的亲弟弟,据说那景chūn二字是杨依兰给他取的。
高盛是杨志的表弟,原本是个读人,但听说杨志做了知军后,投笔从戎,前来投奔,做了一名副寨主。
罗明成在台湾实行是算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有地的农民有义务应召从军,因此,这次台湾来的援军中多半出征前还是农民,他们武器也都比较简单,高盛所部是台湾援军的主力,五百人左右,以刀斧手为主,混有部分弓弩兵;王英与杨景chūn所部各三百人,以枪兵为主。
罗慧达介绍完各位头领的情况,又介绍了南罗寨的大体情况:寨中人种混杂,有汉人,有大黑人(早期抵达吕宋的马来人,肤sè较后来的马来人黑),有小黑人(两万年前就在吕宋生活的尼格利陀人),还有中型黑人(比如伊富高人,马来人与尼格利陀的混血人种)。其中汉人并不比黑人多,但汉人的地位最高,他们一般都有两至三个奴隶,有的则有一群奴隶。没有主人的黑人在这里是生存不下去的,既使是他们中有手艺的生意人也得认一名汉人为主,否则不但他们的生意,就是他们的生命本身也得不到保障。
南罗寨的码头上就有好多黑人奴工搬运货物,而在稍远的地方,则有更大的一群的黑奴正汉人士兵监工下建造新码头,那个时代可没有载重货车,更没有人权法,那些黑人只是用小推车将一筐筐建材推入海水之中,稍有怠慢立刻就会遭到鞭打。
这次随罗明成来的汉人士兵大多是朴实的农民,他们是大多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黑奴,纷纷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们。
到了南罗寨衙门,干娘李氏迎了出来,脸上一直堆着亲切的微笑,仿佛罗明成是她的亲儿子,而她的身后,则是皮肤晒得有些发红的新月小妹。
新月小妹见到罗明成,甜甜地叫了声:“哥”然后向他伸出了她的小手。
罗明成应了一声“哎”然后不客气地拿着她的小手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房子比较简朴,全是木头做的,当地的砖瓦厂还没建起来,而从内地运砖瓦的话又不太现实。不过,既使是木头做的房子,里面看起来也很宽大。
这里的女奴似乎比冷维明那儿的还要多些,只是新月小妹后面就跟着两个,据说,一个专门打扇子,一个专门打蚊子。
继续走,来到后院,这里的房子建得很有中国特sè,也是飞檐斗拱,只是没有琉璃瓦,而是草做的房顶。
来到客厅,那里有一张大方桌,八张高脚椅,无论是任何一张桌椅,纹理都非常细致美观,还散发着香味,估计全是最名贵的香木做的。大家落座,罗明成注意到林灵素也来了,就把他让到上座。
林灵素笑着向众人拱了拱手,坐了下去。
气氛有些诡异,大家都没有入坐,而是静静地看着林灵素。
林灵素是个人jīng,否则也不能在京城呼风唤雨,他一看这架势:众人看他的目光都颇有些不善,而在场的任何一人都是在此地手握实权的人物。于是,他只好尬尴地从那坐位上站了起来,让给罗明成。(。。)
百度搜索最新最全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