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宋纺织工> 第二百三十三节 信鸽通讯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三节 信鸽通讯网(2 / 2)

罗明成道:“真的?顺利吗?”。

平儿道:“应当是母子平安。那边的人还不知道你留在东京不走了,所以,这消息不是给你的,而是给夫人的。”

含玉听了,说:“是那个阵亡士兵的遗腹子么?真是个可怜的人儿呐。官人,你以后可要对人家好一点啊,不能因为人家以前跟过别人就对她不好,怎么说,她现在也是你的妾了。”

罗明成点了点头,一面走,一面道:“还有什么事儿?”

平儿道:“别的也没什么了,就是这玻璃杯子不如青花瓷卖得好,以后从南方发货的话,尽量多装青花瓷,少装玻璃杯子。”

罗明成道:“怎么,玻璃杯子滞销了?”

平儿道:“有一点儿,毕竟那东西除了透明,没有别的什么特别的卖点,到是一些用玻璃做成的玩具卖得很好,比如放大镜,小瓷人什么的,这一点我已跟泉州那边的人说了,让他们多做用玻璃做这些东西,少做些杯子。”

罗明成听到平儿提到放大镜,一下子想到老花镜,进而又想到近视镜,这个时代读人那么多,晚上又没有灯,把眼睛读坏了的肯定大有人在,那么如果用玻璃做成眼镜,肯定有很多买。想到这里,他要求平儿明天立刻发信鸽去泉州,要那边的人做两种镜片,做好后,用铜做个镜架,架在眼睛上面,一种用凸透镜做,做好后给老人戴,戴了后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一种用凹透镜做,做好后给读坏了眼睛的读人戴,戴了后以后看清远处的东西。

平儿道:“官人,你怎么知道的?”

罗明成道:“这你就不用管了。”

含玉道:“说得神神秘秘的,平儿,不用管他,真要那么神,我们官人不成神了?”

罗明成想了一下,看来这个事儿没个合适的理由是不行的,于是他说:“是这样,我出海去倭国前,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专门找了老人与读人试过了,不过,当时急着出海,这个事儿又是个细致活儿,做成的话是极费工夫的,所以就没去做,刚才听平儿提起来了放大镜,才突然把这个事儿给想起了。”

平儿将信将疑,不过,她说:“那好,明天我就发信鸽到扬州,让那边的人转告。”

罗明成道:“为什么不是直接发泉州的信鸽?”

平儿道:“我们根本没有直接去泉州的信鸽,也许是泉州与京城的距离太远了,发出去十只信鸽,能有一只到达就不错了,有时侯,一只也到不了,所以只好用让扬州那边转送消息了。”

罗明成想了一下,道:“如此看来,信鸽通信应当有一个最佳的距离,平儿,你有没有算过,多远的距离,信鸽的通信最可靠,最快?”

平儿道:“那自然是越近越好了,最好是一个州府一站,不过,那样的话,中间得有多少站啊,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

罗明成想了一下,道:“是不太能做到,不过,我在江渐路可是每个州府都派了人手的,只要再让他们再养些信鸽,就成形成网络,至于江北这边。我想,我们可以在沿汴河的一些大的州府设立商铺,一方面可以卖东西,另一方面可以做信鸽通信站,这样一来,从京城到泉州就能形成一个快速的信鸽线路,就不至于我到了京城都近一个月了,还没有泉州传给我的任何消息,像个聋子、瞎子一样。”

平儿道:“是个好主意,那样的话,我们又得大量地招人了呀,不过,正好河西村那边有不少灾民,明天我就去选些识字的,让他们去做这件事。不过”

罗明成道:“不过什么?”

平儿道:“这次,招了他们后都分配在别的州府,你不会要求全用女的了。”

罗明成道:“那是,只要识字就行,不过,最好是他们竟争上岗,每个州府多安排几人,谁做得好,谁就留下,做的不的,要么回他们老家,要么去台湾垦荒。”

含玉道:“我看河西村那帮人大多是文盲,找出个识字的恐怕很难。”

罗明成想了一下,觉得那帮人穿得破破烂烂,估计还真找不出几个识字的,于是就说:“那就双管齐下,一方面从灾民中招识字的。如果没有,那就从当地招,各个州府总有人愿意卖我们的产品,如果我们一个州府只给他一家发货,让他们顺便给咱们用信鸽转送一下消息,想来不是很难。”

平儿道:“那,那些商家岂不是抢疯了?官人,你的这个主意好。你真是天才。”

罗明成“呵呵”一笑,道:“我们就管那种跟咱们合作的商家叫做‘代理商’如何?”

平儿道:“好名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信鸽通信甚至不会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了,一张真正的网,想想,如果我们真的编织成了这么个网,如果有人要我们帮他通信,我们也可以顺便收些钱财了,官人,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第二百三十三节 信鸽通讯网

百度搜索最新最全的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