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的正城门口,几名守城的小卒正围聚在一块聊天。.26dd.cn此时已是正午时分,早市已过晚市尚早,却也是一日之中最为清闲的时候。故而虽然这些小卒都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聊天,军官亦不多过问,只要还站在这岗位上也便由着了。
年近除夕,是实实在在最为无趣的时光。年前大军刚刚战败,各种赏赐都除了,这个年铁定过不了多富裕。如今也只盼着安安稳稳的把这除夕过完,也就阿弥陀佛了。越进过年别家越是忙碌,可唯有这当兵的却越是空闲。可不么,按理谁也不愿意在这大过年的时候动刀动枪的。这人一闲下来,就要生事,一群人闲下来,那就要出传闻。临近过年这军中的传闻可就没停过,一会说努尔哈赤要乘胜打过来,一会说王化贞军前大败熊经略气愤不过一刀将其砍了,也有传闻说朝廷对广宁之败大为光火,已经要下令逮捕王熊二人,只是临近年关放其一马,一切待开春时候再一并算账。这些传闻几乎天天都在出来,谁也没真的当回事,可最近有个传闻,却在军中传的越来越盛,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这个传闻就是熊经略想乘年关将至鞑子麻痹大意之机,且刚刚占据广宁立足未稳之时,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此事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其实熊廷弼在入关的第一天就开始为反击做准备了,一应军械马匹,粮草辎重均已备齐,前锋墩夜早已派出,就等此间万事齐备就全军出击直指广宁城了。
对于这个传闻,众说不一,有高兴的说实在大明之福,广宁之战打的太窝囊了,这次熊经略亲率大军征讨,定能马到功成。也有无奈的说真是祸不单行,这广宁刚败,十四万广宁军全军覆没,这么快就轮到我们关宁军了,此刻要士气没士气,要时机没时机,鞑子又正在气盛之时,这出关可不就是送死么。当然也有头脑清醒的,一早就看清了形势,此刻的大明军队哪里还有反击的能力,不过是熊经略做做样子罢了。
可当这传闻已经愈演愈烈,不少人已经到上面打探消息了。谁知经略府里的储将军又放出话来:是打是停经略早有定夺,众人再是聒噪若泄漏了军情定以通敌论处。这下次炸开锅了,原来这经略大人真想在过年前给大伙来顿真材实料的团圆饭啊?
这些还不止,又有城门职守的士卒报告说,连续几夜,夜夜都有数百兵马出城往北而去,均在日出之时回城。尽是人困马乏,有时候还人马都鲜血淋淋的,怕是经过不小的恶战。有时百余人出去,百余人回来,有时候百余人出去怕是要有三成回不来,回来的也大多人人带伤,但每次亦都能带回不少鞑子的人头。职守的士兵说一颗颗挂在马脖子上,看的准准的,都是长长鞭子挂着的鞑子人头。
于是传闻便渐渐的不再是传闻了,山海关内守军中顿时搞的鸡犬不宁。有想乘机争功的,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胆小怯懦的,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只求寻个机会调走,休待此间送死。
自然,这些都是满桂和储威搞出来的,满桂将自己属下精锐墩夜集中,每次带十余颗鞑子人头乘夜出城,再野地里跑上一夜,乘天亮时分入城。有时候还故意留下十余骑在城外,待第二夜出城后再乘凌晨的雾色一齐回来。如此连续五六日,便造成了关宁军墩夜夜夜出城,已与鞑子卡伦多次接触,两军主力交战已是箭在弦上的错觉。
储威更是了得,直接假借熊廷弼的名义,多次文要求关宁军各部军马做好一切作战准备。若遇到有将领来闻讯,则一律以熊廷弼军务繁忙为由挡驾,三番四次以后连在闻讯的人都没有了。此时关宁军上下都一个念头,看来这次熊经略这次是要玩真的了。
熊廷弼当然不可能想玩真的,只是时至年关又是满腹心思,这几天也只是待在家中。除了必要的公务以外,熊廷弼也乐的清闲,不愿意多多外出。这样一来,反给储威和满桂一个极好的机会。不过五六日光景,就将一切外围工作准备妥当了。
这一日,离开除夕也不过还有五六天光景,储威和满桂做好了一切准备来到贾瑛住处,商量这最后的行动。
众人商议的计划十分简单,就是满桂带领一支先锋部队率先出关,在野外随便哪里待上一日,便开始往关内送情报,说是关外遭遇鞑子正黄旗主力,要求支援。然后就是储威带领熊廷弼座下亲兵卫队合数支熊廷弼麾下部队出城相救,再过一夜一日,便带数百鞑子人头并那五颗白甲兵人头回关,然后宣告反击大胜。、
这计划看起来十分荒唐,说实话就算是满桂和储威事先做好了手下部队的所有工作,仍然可以确定的说,整个关宁军起码有八成的人不信。但是贾瑛事先说的十分明白,计划荒唐,但是有了三样东西就不荒唐了,至少朝廷看起来不会荒唐。
一是熊廷弼亲自出的大军调动手令。有了这个就能证明确实有大军出城进攻鞑子,而且是熊廷弼亲自下的命令。二是鞑子的人头,这在明朝是实打实的功绩,也是让全天下闭嘴的最好证明。这个在前几日满桂和储威几乎倾家荡产的收购中也差不多够数了。每次大战前总会有些部队提前收购一些人头来以备邀功,这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军敲锣打鼓的回关报喜的第一时间必须要有捷报递交上去,一定要是盖了熊廷弼官印的捷报,在熊廷弼不知道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由监军太监递交京师。这样就是先斩后奏做死了这一场大功。等熊廷弼现的时候已经木已成舟,无法更改。
这第三点自然是要储威冒杀头的危险了。无轮是手令还是后面的捷报,都需要有熊廷弼的官印,这官印就在熊廷弼的办公桌上放着,平时就由手上的亲兵看护。所以储威要偷来用用自然是易如反掌,可问题是无论是大军开拨的手令还是大军凯旋的捷报,随便哪个都能够诛储威几次九族的。计划时贾瑛有意在这点上再提了提,这次储威倒是大气,直接二话不说的应了下来。
于是这一切就都准备妥当了,其实还要感谢一点,就是魏忠贤时期虽然太监的势力大到了极点,但是因为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皇帝对太监监军之事的抑制和文武大臣对太监的防备,这时候监军太监的权利却倒远不及在朝政中枢那般强大。故而储威他们很多事情都不必经过太监的肯,不过是出前报知和捷报拿来递交而已。若是换到崇祯后期,太监监军的权利大到极点的时候,这些动作那是远远不能够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