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完全可以拿到铁人三项赛冠军的白痴们一路尖叫着向着自己的王朝跑去,半路还丢点零碎告诉大家,我们去那边了。
唐军三军警惕性的跟上,只有李嗣业部丧心病狂似的一路狂追,努力跟着那群跑路冠军屁股后面,一路把他们送进揭师国的王城,一点也不担心伏兵。
高仙芝要李嗣业小心,李嗣业说的慷慨激昂:“愿为全军前驱,吐蕃设伏某力破之而已。”
然后,他就站在了揭师国的王城下,这次他吸取上次的经验了,没有在高仙芝来之前动手,上次是因为时间紧急,防止变数,而这次,熟悉这个时空历史的沈烈知道,绝对不会有什么麻烦的,既然如此,就给人情高仙芝好了。
算来,现在才天宝二年二月啊,好二的日子,沈烈可不想二到两次西征自己全吞了胜利,领导还是要有些好处才能相处的。
高仙芝急急忙忙赶到,看李嗣业没有破城,心中暗喜,随即下令全军进攻,可怜揭师国遇到这群心里抢功的家伙,想打白旗也来不及,也不是没打,打了一面被李嗣业一箭射落了,用李嗣业的话说,想打就打,想投降就投降,你当大爷跑到西天来取经的么?
高仙芝也需要拔城的一笔,士兵们也需要一场战斗后的胜利,于是,全军上下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杀啊。
揭师国破。
守军没有任何抵抗意图的躺了一地,国王波特摸假装要自杀,反复自杀不了,然后靠在了那里等高仙芝来抓,被沈烈上前揪住了脖子砸在地上,然后问:“王安好?王后安好?”
高仙芝大笑,令取了波特摸后宫悄悄送李嗣业帐中。
亲兵说,将军帐中地动山摇一夜。
次日,随即,一部士兵带着捷报,还有波特摸的脑袋,向着长安而去。
大军留下镇守人马,也缓缓退出,同时带走的除了国王的女人们之外,还有国王的财富,整个揭师国国库全空了,房子都给拆了,免得有人八卦说大军军纪不行之类的,谁他娘的抢钱的?什么国库?揭师国哪里有国库?这穷地方,假如有钱他会造反么?
所有的士兵,包括高仙芝在内全兴高采烈,这两年来,安西四镇虽然不曾和吐蕃真正交锋,可是整个西域的小国,凡是对大唐不利的,对高仙芝不恭敬的,或者有钱的全给夺了。跟着高仙芝有吃有喝有娘们,四镇的士兵们当然兴高采烈。
如今仔细算来,安西军已经破九国胡!
奏折是如此写的,灭国的军功啊,这是什么概念?
全军高唱凯歌击刀而回,安西四镇欢呼不已。捷报也飞快的去,赏赐也飞快的来,同时再令高仙芝入朝,全军上下唯独沈烈一人冷静无比。
封常青看出异常,问他。
后来封常青对人说:“李嗣业人杰也。”
因为神棍一脸的担忧:“西域万里江山,胡人关系复杂纠结,吐蕃大食虎视眈眈,大帅手段凶悍霸气十足,但失之过刚,恐来日胡人联合通气,我辈危险。西域危险,大唐!”
不过封常青当时也看不到这一点。
中原王朝的优秀将军们对安西这一片土地之外的西域,唯一的感觉就是军功,和荣誉而已。陈汤和班定远,卫青和霍去病,军功但在马上取。
他们对西域的重视不如说是对自己名望的重视。
战略上的,对大食对吐蕃真正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大食,大食在西域的利益其实已经受到唐很大的侵占,而大唐对大食的一切还不是非常的明白,在他们军人心中,大食和吐蕃是一个档次的吧?
高仙芝在京城受到封赏,但是不是很高。
这并非他封无可封,人臣至极了,而是,他对西域胡人的杀伐,和没有节制的暴力手段,让皇帝有些不快。
捷报虽然频传,但是站在朝堂的高度上看,有些胡人本是可以拉拢的,现在却已经渐渐的在高仙芝的打压下成为了铁板一块。安西的猛士们老去之后,西域是不是会旧日大患再起?武功文治不相济,那么一次次战术的胜利就不会巩固成预定的战略企图啊。
封常青从皇帝的冷淡中嗅到了风向,与此同时,他想起了李嗣业的担心。
不想密报传来,封常青大惊。果然,石国王子联络胡人,背靠大食,欲对安西卷土再来了!
---------请收藏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