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红袍> 5回 朋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回 朋友(2 / 2)

诺姆不是第一次到中国,相反的,他已经数十次的踏上过这片土地。但是每次站在这个东方古老国度的天空下,他的感觉总是无法言表,仿佛不论站在这片土地上多少次,感觉都还和第一次踏足时一样,陌生而神秘。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似乎永远都是一个神秘而且无法探询的国度。

他们的语言是这个蓝色星球上能找到记载痕迹证明的最古老语言之一,他们的文化丰厚而博大,他们的民族,坚韧又坚忍,这一片土地上创造出来的太多太多,这一片土地上湮灭掉的也太多太多。在这片土地的天空下,似乎连空气都有点飘忽神秘。

诺姆招手叫来了一辆的士,哦,他们管这叫出租车。

“你号,窝咬去长陈大酒典~”诺姆的中国话一如所有学不会卷舌音的外国人一样。

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听着这似小儿呀呀学语般的话语,他露出了善意温和的笑容。北京,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首都,它更是这个蓝色星球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属于所有人的。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每天为了衣食住行奔驰在一条一条似乎永远都开不到头的灰黑色的公路上。然而身体里流动了二十多年的热血,却传承着这片土地最深厚的脉动。

他,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一切,对于同样喜爱这片土地的人,他总是友好而和善的。他,是80后中的普通一员。

“好的,先生,是中国长城大酒店。对么?”年轻的司机微笑着再次确认目的地。

“是的”诺姆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司机微笑里的真诚与友好,也露出愉快的笑容。

人与人之间很奇怪,复杂的时候很复杂,简单的时候也很简单。管他是什么肤色,什么语言,什么文化,什么信仰,都只是同一个生物种群——人类。而所有人类最通用的语言,没有声音。

高兴会笑,悲伤会流泪,痛苦的时候会需要怀抱。所有人都一样。

一路上,诺姆一直和年轻的司机攀谈着,几分钟后,年轻的司机对诺姆的态度越来越热情。他没有想到,这个来自遥远的欧洲,来自一个以严谨着称的国度的男人,居然了解中国这么多,甚至很多东西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没有他那么了解。等到了长城大酒店的时候,这两个身上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人,已经开始互称“哥们”。

年轻的司机把他这个高大白皙的“哥们”与他的行李亲自送到了长城大酒店的接待前台,而诺姆则留下了他这个新“哥们”的联系方式。

挥手道别,诺姆目送着他的中国“哥们”出门远去,心里涌起的是一种深深的敬服,对海因里希先生。

和这个年轻“哥们”差不多大的年纪的时候,海因里希先生曾经对他说过,走到哪里都努力的用笑容交朋友,交知心的朋友,朋友的力量有时候比枪炮还强大。在遥远东方一个古老的国家里,有一句流传了几千年的话,“士为知己者死!”

这句古老的话,海因里希先生是用一种很奇怪的语言说出来的。他说那是汉语,那个国家叫——中国。诺姆当时根本听不懂这句话,更不明白它的含义。但是他记住了两个名词,汉语、中国。

从那天起,诺姆对代表着这两个词汇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是俗称的“中国迷”,他当时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做个“中国通”。

若干年后,每当他开始谈论关于中国的一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他是一个“中国通”,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他仍然还是一个“中国迷”,了解中国越多,就发现越不了解中国。这个国家数千年沉淀下来的东西太丰厚,他觉得即便穷其一生,他对中国的了解都只能是冰山一角。或许“中国通”是一个不可能的存在,即便是一生都生活在那片国度里的人们,也是一样!

跟随着酒店行李生,诺姆来到了自己的客房,微笑着道了声谢谢后递给行李生一笔小费。行李生看着手里的小费,稍稍有点意外,一愣之后他还是很快的恢复了职业化的微笑,道谢带门而出。但是诺姆看到了他眼中一掠而过的意外惊喜。

房门已经被轻轻带上,诺姆没动,看着房门的方向无声的笑了。不止一次不止一个地方看到过这样的神情了啊。他知道这个行李生为什么会这样,他也知道,如果他开口寻求他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个行李生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力量的。

在世界人的眼里,德国佬仿佛瑞士的钟表一样,总是追求着极致的准确。认真,诚实,遵守规则是他们应对事物的根本原则,以至于接近死板。

曾经有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德国父子晚上有要事需要去另外一个城镇,但是不管他们心里有多焦急,依旧严格遵守着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即便是深夜的路上只有他们这一辆车也是如此。

终于快到了那个他们要去的城镇了,他们又遇到了一个红灯,依旧是停车驻足等待,路上依旧只有他们这一辆车。可他们等啊等,等啊等,一直等了快一个小时,红灯依然是红灯。儿子失去了耐心,准备开车闯过去,然而父亲轻轻的按住了儿子的手,摇了摇头,然后目光依然坚定的注视着红灯。最后,他们等到了巡查经过这里的交通警察,通过检查,原来是红绿灯发生了故障。在交通警察的允许下,他们才又重新发动汽车通过了那个路口。

无从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但是德国人确实很认真,很严谨。严谨到他们付小费也都从来是按照规则给。从不多,也从不少。

诺姆出生成长在德国这个国度的普通阶层,故此、诚实认真守则的信念同样深深扎根在诺姆的思想里。一直到他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一直到中国文化逐渐开始影响改变他,一直到他利用中国文化中学习来的东西应对事物游刃有余无往不利,一直到他敬仰的海因里希先生因为他的能干对他越来越信任,越来越亲密。

他才明白,诚实、认真、守则也不是绝对的。而中国的文化,更像是一部解读人类心理的巨着,让他折服,让他沉迷。

诺姆知道,当他给行李生介绍自己叫诺姆来自德国以后,行李生会知道他为他服务会得到多少小费。然后当他给出了多一些的小费,行李生会意外,会高兴。

高兴的原因不仅仅是多出来的那一点点金钱,因为他给的并不很多,只是比标准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带给行李生的感觉比其他人多给几倍都不同。他感觉到了他被重视,天知道一个德国人得对他多另眼相看,才会给出超过标准的小费啊!

所以诺姆也知道,即便其它给更多小费的人和他都需要那个行李生的帮助时,他得到的帮助会更热情,更不遗余力,即便是得到的报酬依旧不如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多,他也依旧会这样做。

人人都需要被认可与被重视的感觉。不论元首,还是农夫!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诺姆轻轻的说了一句汉语,发音很标准。

ps:求推荐收藏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