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主公,黄巾贼的战斗力那么差,打就行了。”
“仲德先生,您有什么意见?”
“回主公,打仗,以正合,以奇胜。但是我们的乡勇毕竟是不多,只有三千多人,这个力量应该是集中使用,以求做到以正合,至于以奇胜,还是暂时不要考虑。这几天我一直在注意我们的这些乡勇,我发现他们进退有据,完全是jīng锐之士。以我们这些jīng锐之士来对付黄巾贼的乌合之众,这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好,仲德先生给出了基本的战斗方向,这个基本的战斗方向和大家所希望的也是大致相同,那么明天的战斗就这么确定了:战斗总指挥由郭映郭晓尹先生负责,一切战斗部署和兵力调动都有晓尹先生临机决断,我不做干涉。”
“这……主公,这样似乎……”
“晓尹先生,您只管大胆去部署,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不要怕,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还可以随时询问仲德先生。”
“是,主公,映必不辱使命!”
“好了,这里的火把好大的烟,这个眼睛都呛的难受,赶快散了吧,大家都早点休息,明rì一早出发。”
“是,主公!”
众人散去,赶紧把火把给灭了,这松油火把到是挺明亮的,可惜就是烟太大,把眼睛熏的受不了。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夜间照明的物品,一般都是用火把。因为烟太大的因故,普通家庭也都是不用的,还有个更主要的原因是:火把是明火,而且火苗还比较大,极易引起火灾,所以这个时代的人都是rì落而息,太阳下山就休息了。嗯,这里面就蕴藏着很大的商机,回去后好好研究下,把蜡烛搞出来。
“山阳郡,在秦时首置昌邑县,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置山阳国,治昌邑县。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仍治昌邑县,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昌邑国复改为山阳郡。王莽时改山阳郡为巨野郡。东汉复名山阳郡,仍以昌邑县为郡治。”程昱边走边说,如数家珍。
“呵呵,仲德先生对这里的人情世故都很熟悉,如数家珍。”
“不敢,主公,此地距离中原之地不远,土地肥沃,人口也是众多,乃兵家必争之地,但是此地又因为地势开阔,无险可守,极易遭到打击,所以,我对这里一直是比较关注,多收集了一些这里的各种资料。”
“兵家必争之地,又极易遭受打击,那么,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拥有这里其实就是在招惹杀身之祸,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是的,主公,除非是拥有很强的实力,把这里作为后方的粮米产地。要不然,谁在这里都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那,仲德先生,您看我们应该如何动作?”
“回主公,现在虽然天下已显乱象,但是毕竟还没有什么明显的迹象,我们应该是先寻找地方安定下来,发展实力,积蓄名望,待天下一旦有事,我们就可以趁势而起。”
“先找地方安定下来?先生您看,何地算是可以安定的地方?”
“主公,现在可以安定的地方其实随处都是,在我大汉的疆域之内,物丰民富,只要经营得当,首先取得人和之势,就可以积蓄力量,待到天下乱起之时,只要主公趁势而起,顺应天时,再寻找地利之便,到时候,主公的天时、地利、人和,何愁大事不成。”
“呵呵,仲德先生一席话,芳受益匪浅,只是,先生也知道,我家族属寒门,名望甚浅,这如何是好?”
“主公现在不就是在积蓄名望吗?”
“哦,呵呵,仲德先生……”
“报!――”
“报上来!”
一骑马迅速上前:“报主公,前方已经距离敌人不远,就要与黄巾贼接触,郭先生遣小的前来询问,主公是否到前方观阵?”
“仲德先生,一起到前方去看看,如何?”
“听凭主公吩咐。”
“好,传令晓尹先生,让他全权调遣兵马,部署对敌。”
“是,主公!”
“仲德先生,我们到前面去看看吧,说起来,这是晓尹先生的第二次全权对敌部署,第一次是在齐国临淄城下,为了解临淄之围,不过那一次还有个幽州的邹校尉所带领的五千兵马相助,晓尹先生也只是作为伏兵的一路,这次,是他一个人,我们去看看晓尹先生的排兵布阵!”
“好,去见识一下,主公请!”
前方,已经可以看到敌人的阵势,不过,怎么看,也看不出什么军队的迹象,却更像是逃难的流民。
这面,郭映已经把部队摆开,排出了阵势:前后两个阵势,前面的阵势人比较多,后面的人比较少,也是排成了整齐的阵势。太史慈的骑兵则在四周散漫的缓缓跑动,很显然,骑兵不打算投入攻击。
“主公,我这里已经布阵完毕,前方两千五百人,作为主攻,后方一千人作为预备。请教主公,还有什么需要布置?”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