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工三国> 三十五章 伊籍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五章 伊籍来了(2 / 2)

“是,主公!”

又走了一会,荀玉从后面骑马追了上来:“主公,听说前面发现了黄巾贼?”

“对,前面两天的路程,嬴县,斥候还在进一步打探,子义通知到你了?”

“回主公,通知到了。”

“有什么想法?”

“回主公,我能有什么想法,打仗自有晓尹兄和子义、胡勇他们,我和伯机兄只是管好粮草辎重而已。”

“呵呵,?生先生,这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xìng你也是知道的,对了,我教你的那些数字,现在可以熟练使用了吗?”

“回主公,我已经学会使用了,伯机兄见我使用,也在学。”

“您看伊籍先生如何?”

“回主公,伊伯机雍容风议,这两天我们一直在一起,我发现伯机兄擅长辩论,有急才。”

“哦,擅长辩论?”

“回主公,这两天我很伯机兄在一起感觉很不自在,经常被他说的无以为是。”

“哦,哈哈哈,?生先生怕了?”

“回主公,到不至于怕,只是感觉不自在。”

“呵呵,老被人说的哑口无言,是要感觉不自在的,?生先生,你有什么想法?”

“回主公,还是那句话,我能有什么想法,只有多学习罢了!”

“好,?生先生,你的这个态度太好了。多学习,说的好呀。学习可以使人进步,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主公,孔子此句似乎不是这么解?”

“哦,?生先生教我?”

“回主公,孔子此句原是说: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

“哦!受教了,那后面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是什么意思?”

“回主公,此句是要联系上句的,是说: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下面还有一句,应该联系起来一起理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这句吗?”

“回主公,正是此句。”

“请?生先生一起给我讲解!”

“回主公,……”

“等等,等等,?生先生,你一开口就是回主公,累不累呀?以后这句话省略掉,好吗?”

“回主公……”

“还在回主公,咱们这是在聊天,又不是正式场合。”

“这……回主公,礼不可废!”

“我……i服了you!”

“主公,您说什么?”

“啊,没有什么,请?生先生继续给我讲解吧!”

“回主公,此句是说: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不应该是君子才具有的品格吗?”

哦,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不应该是君子才具有的品格吗?

这是孔子在推销他的学说,后人的解读却是另外一层意思了: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报主公!”太史慈来了。

“什么事情?报上来!”

“回主公,前方十五里有片密林,适合扎营避暑,特来请示主公!”

“好,打探好地形,多派斥候周边巡视探查。”

“是,主公!”

“主公,玉告退,去安排扎营事宜!”

“好,辛苦?生先生了。”

十五里,说远也不远,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到了,安排好了乡勇后,各个部曲长都迫不及待的围拢过来。

等荀玉和伊籍过来,人就都到齐了。

“各位,看来是都得到消息了,我也就不多说了,先请子义说说斥候探查出的情报吧。”

“是,主公。刚才斥候又传回消息,据斥候初步探查,黄巾贼在嬴县周围大约有万人左右,主要是猬集在嬴县县城的南门附近,东门和西门附近也有黄巾贼,但是人数不多,只有千人。看旗帜嬴县县城还未丢失,斥候正在想办法进城与县令联络。”

“好,基本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说说吧,下面我们怎么采取行动?”

“主公,打就行了,黄巾贼人数不多,才一万人。”

“是呀,二少爷,打就行了。”

“晓尹先生有什么意见?”

“回主公,我看还是再等等,请子义的斥候再探查清楚些。不过,黄巾贼一向没有什么战斗力,只要计议妥当,应该可以很容易取胜!”

“此处距离嬴县还有大约两rì的路程,这两rì就烦子义仔细打探黄巾贼的动静,越详细越好,虽然说黄巾贼的战斗力不高,但是也得有些防备才好。”

“是,主公,明rì慈将亲去打探。”

“对了,子义,你的斥候现在可以呀,居然可以到两rì路程以外的地方去打探情报!”

“回主公,其实这些全赖主公的马镫,乡勇们学习马上搏杀技巧都很快,自然出去的夜就比较远。”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