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金仙武帝> 第十二章 皇帝封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皇帝封赏(1 / 1)

元人莫名其妙地没有再攻击,许尧在新安城也住得舒心。不久就传出消息,说是元人的河套之地被大齐派兵给抢了几十万牛马羊,凡是男的,不论老幼,一律被杀,几万人魂归长生天,在北方镇守盛京首都的大将耶律风气极,有没有多少兵,只好把巴布尔召回。

据说元人在西方十几年前就灭了大食,把安拉的子民按在马蹄下匍匐。现在和天主教百万联军战斗,虽然艰苦,却也是屡战屡胜。而铁木真亲自率军西征,“要把上帝征服”,历史上他被称为“成吉思汗”也是在打服天主教世界后得到的称号,意为“全天下的大汗”、“全天下的王”。现在他还没有得到这个称号,百万大军正在进攻。

北方的盛京和河套大牧场虽然重要,却也只有十万大军,而且主要驻扎在大部落里,所以没有及时的拦住大齐国的人马。耶律风虽然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但还不敢把铁木真的老窝给丢了,只好放下屠刀安分点了。

二十天后,许尧在一处院子里,意志如海浪浮舟,起伏上下,马步如弓,身子颠簸。在练功之中,腿部前肌后筋拉伸,吞吐力量。这是马步,真正的马步。一般人练马步,是扎住一个姿势,就不再动了,那是死马,是外行的练法。腿部收发劲气,身体如浪起伏,是活马。活马更能练出腿力,也更费力气,更要吃苦,所以外行要扎死马,因为不想成为武术大师的人,吃不起那种苦。

“武术分为内功、练法和打法。练法是各门各派各家族并不重视的,因此江湖中练法有很多,各种桩法、动作技巧很常见。但是打法和内功都是不传之秘。所以天域道主不要为难我。”韩超义在一旁说。

许尧边练马步边说:“韩将军既然这么说了,我自然不会强人所难。”许尧近来都是在和韩超义学武功。学的越多,他就知道国术的博大jīng深。在现代,有不少人以为中国武术的实战xìng不强,不如跆拳道,其实是绝对错误的。国术的打法凶狠无比,像是打眼敲穴,踢下yīn和砍颈喉,绝杀之术不在少数,但是国家不想要民间多武术高人,他们想要老百姓都像绵羊一样温顺,所以真正的打法很少流传出来,实战xìng当然不怎么样了。而且武术一般讲究门派,讲究师承,不是随随便便学得到的。

在武林中,打法和内功很机密,练法很普遍。许尧有了点常识。这才知道练法的定义很宽广。能锻炼体魄的技术基本都是练法,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和扎马都可以归为练法。许尧在练了二十年武功的韩将军指导下练了二十天,把体魄的潜力挖出来,体魄大变样。

“韩将军,我现在全力一拳有三四百斤,爆发体力腿力五百以上,在武林中是个什么地位?算高手吗?”许尧问道。

“额……”韩将军无语了,你练武不到一个月,就想成为高手?那高手是满地跑的货sè吗?他明言道:“还不能称为高手。在江湖上,一般把能够把一门功夫练到随心出招,力量三四百斤的武者称为二流高手,凝练了自己的拳意,拳打雷音的高手称为一流高手。你空有力量,还不能称为高手,算是武学入门。”

“拳打雷音?”许尧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武道高手,力量达到拳脚千斤,爆发起来,招招带有炸响,就称为拳打雷音的境界。像这样的高手,在武林中仅次于宗师,也是很少见的。”他解释说。

韩超义这么一说,许尧就知道了。现代有那么几个拳王高手,爆发出拳的话,会打爆空气,造成闷响,一个个堪称是人间兵器,出拳速度接近音速。想来他们就是有一流高手某方面的素质了。

“这就是拳打雷音啊!的确很让人惊讶,我见过不少人,都没有这种本事的,韩将军和牛将军有这样的功夫吗?”许尧好奇地问。

韩超义道:“那还没有。牛将军很接近这个境界,但是他的爆发力和技巧还不够。至于我,也还差不少,爆发拳劲连六百斤都达不到,四十岁前能达到就谢天谢地了。”

许尧装作一副过来人的摸样说:“我看将军是军务太多,功夫已经落下了。”

“确实如道主所言。我有愧于义父的教导。”韩将军叹气一声。

他的义父许尧可听说过,就是老将韩世忠,曾经的大元帅,经历过三十年前帝国剧变的将军。现在有七八十岁,从不问世了。当兵的常有暗伤,体魄受到折磨太多,一般是难以达到武道之巅峰的,不过韩超义还不到三十岁,也没有受过重伤,如果静下心来,苦练个三四年,还是很有希望的。内功要按部就班,但是外功体魄若是狠狠的练,不到十年就有可能达到一流的地步。有很多名门的核心青年,吃得起万般辛苦,二十来岁就功夫达到一流高手的程度,只不过内功不及老牌一流高手罢了。

此时,忽然牛皋风风火火的闯过来,大喊:“韩副将,道主先生,都快跟我走,朝廷钦差下来嘉奖了!哈哈,这是武兴帝登基以来首次大胜,皇上肯定不会吝啬奖赏的。”

二人跟他一起来到新安城外,就见到笙旗飘飘,一个队千人的羽林军和十几位骑马的文官太监在。一辆辆马车上装满大箱子,明显是金银。

“你们谁是牛皋军长,谁是韩超义副军长,谁是天域道道主先生?”领头的是一位年轻公公,叫做赵高,是武兴帝的心腹,也是一位内务大臣,但是不是什么jiān臣,而是个正直不阿,不贪勤勉的官,好评和明朝的郑和太监有一比。

“回钦差大人,末将是牛皋,这位是韩副军长,这位是道主先生。”牛皋一一指出来。

赵高看了看许尧,怎么看他就怎么不想道士,但是他也不会无礼到直接说出来,天龙海商昌盛,他见过的域外奇人多了,天龙的奇人也就不奇了。“好,你们行礼吧,咱家御前承秉太监赵高宣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牛皋和韩超义行了军跪姿势,许尧则是仅仅一个鞠躬。赵高皱了一下眉头,并没有说什么,宣旨道:“奉天承运,武兴帝告曰:神武前军于十二月大胜元军,斩首过千,功劳甚大,朕心大慰,牛将军实乃国之栋梁。念及前军将士用命,不可不赏,特赐十万白银,另有七十五位捐躯勇士赏其家属七千五百银币,牛将军寻其家属告之。天域道主先生救民于危难,仁慈大善,赠银币千枚,天天蚕丝道衣一件,请入宫与朕一叙,当面致谢。钦此。”说什么当面致谢,不过是幌子,求长生之类的是真,这是贤明皇帝与昏庸皇帝的通病,甚至是所有皇帝的通病。秦始皇求过,唐太宗求过,乾隆也求过。

“谢皇上――”三人同起身来。赵高近前来递上圣旨给牛将军,说:“恭喜将军立此大功啊!”

“同喜同喜,都是托皇上洪福!”牛皋打官腔的功夫不赖,难怪能当上一军之长。赵高又向许尧说:“道主先生果然气质非凡,道骨仙风。皇上把安帝的三件天蚕道衣中的一件赐下,意义非凡啊!”

许尧问道:“安帝陛下的三件道衣之一?”

“不错,”他说:“天蚕极难养成,安帝用二百余人养宝蚕,耗时十年才制成三件道衣,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是万金难买的至宝。安帝出家造化道,带走两件道衣,宫中仅余的一件就是它了。”一听就知道,安帝迷信鬼神,而且是个很怕死的皇帝,李纲能在他在位的时候改革成功,国家迅速强大起来,是个奇迹。

说着赵高从手下小太监手里接过来一个纯银小箱子过来,亲手递给许尧。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