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晋风流> 第046章 穷寇莫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6章 穷寇莫追(1 / 1)

() 司马伦部人心惶惶,而起初疲于应付的司马乂部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之下,听说吴越来了,好似打了一针强心剂,愈战愈勇。五六千的人马投到十几万的大军之中,按常理而言,在战力上所起的作用应该非常有限,但在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则不容小觑。加上战术得当,目的明确,其作用已有成倍的提升。交战双方都已成疲惫之师,强弩之末,而新加入进去的则龙jīng虎猛,个个憋足了劲儿。

到处弥漫的浓烟象瘟疫一样四处扩散,有时两个正在pk的士兵不得不一起停止互掐,好像商量好了一样,把钢刀驻在地上,两人虎视眈眈,却又剧烈地咳嗽,场景相当滑稽。我部士兵由于有充分的准备,尽管烟熏火燎的滋味也不好受,但比起司马伦的部队,或者是兄弟部队,无异如坐在空调房里的白领和烈rì下暴晒的农民工——高下立现。

所谓“养兵千rì用在一朝”,我麾下的将士都经过了少则几月,多则半年的严格训练,而那些训练的方法是一个超越时空两千年的人所制定——搞笑,科学,具有强烈的针对xìng,并且异常残酷,近乎变态。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与敌人面对面的厮杀过,尽管开始较为生疏,但杀过第一个人之后,生疏马上被嗜血的快意所替代。在体力和装备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士兵们,那种残酷的战场,血淋淋的现实,更能激起他们无穷的斗志,因而越战越勇。

司马乂的部下,也因为有援军的加入,并且被兄弟部队的斗志所鼓舞,所激励,也一改疲态,积极杀敌。

本来具有绝对优势的司马伦部,在各个因素的作用之下,优势顿时变为劣势,士兵毫无斗志,左支右绌,消极抗敌。兵败如山倒,你越是消极,胜利的天平越是倾斜得更快。司马伦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命令撤退。但在树林之中,早就转得头晕脑胀的士兵,如何一下子辨得清方向,心里想撤,视线却被浓烟树木所蔽,不得不左冲右突,惶惶如丧家之犬。

在我的授意之下,我部将士齐声高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司马乂有样学样,也指挥兵士齐呼“投降不杀”。一时间,“投降不杀”的口令激荡林樾。早就不想打了的司马伦部,听到“投降不杀”的口号,如蒙大赦,纷纷缴械投降,更有甚者,干脆丢了武器,原地跪倒,双手抱头,趴在地上。

白热化的战斗从上午持续到下午,历时近三个时辰。鹅岗岭的树林中,烟雾弥漫,血流成河。司马伦部死伤三万多,被俘一万多,大将于芳战死。司马乂部伤亡一万多。我部将士阵亡不到三百,缴获战马一千二百余匹,可谓大获全胜。

我与司马乂胜利会师于鹅岗岭上,怀着激荡的心情目送司马伦引残部向北逃去。

杀得兴起的王瑚路羿等人,纷纷请战:“属下请求乘胜追击。”

司马乂看着我,道:“此事全凭大哥定夺。”

我笑着说:“兄弟蛮会打仗的嘛,象这种浑水摸鱼的打法,大哥还想不出来呢。能者多劳,你继续玩下去得了。”

司马乂嘿嘿一笑:“此乃军师刘佑的谋划,非弟所谋,再说,不是大哥帮忙,此时急于逃命的肯怕就是我等了,何谈胜算。”

刘佑朝我施礼道:“鹅岗岭之战,佑实乃出于无奈而为之,自王爷以下,都抱必死之决心,诚为玉碎之战。然,先生以区区数千之众,施鬼斧神工之谋,扭乾坤于即倒,救危难于频死。三军将士之命,皆为先生所救,我等何敢言‘善战’哉?”

刘佑说的是事实,司马乂王瑚等频频点头。我只好也“嘿嘿”起来,说:“不是你们英勇杀敌,你指望我那几千人能赢啊?给司马伦塞牙缝都不够呢。”

路羿道:“禀王爷,禀先生,属下愿与王将军领步兵佯装追击,追击是假,使敌无暇攻打巴陵郡是真,请王爷先生定夺。”

这个路羿,果然越来越有才了。我乐观其成,笑道:“那好吧,反正我们都要去巴陵郡的,你与王瑚将军领所有步兵先行一步,我与王爷随后即到。”

鹅岗岭一战,司马乂在我的协助之下,尽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是惨胜,骑步兵加到一起,已不足三万。七里坡与鹅岗岭两次战斗,共缴获战马近一千八百匹,我老实不客气,尽皆收入禳中,装备给了路羿与段斐,至此,我那六千人,骑步兵各半,部队的机动xìng无疑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路羿与王瑚领两万多步兵尾随司马伦向北开拔。将一万多的战俘整饬编制之后,我与司马乂领近万骑兵,押解着战俘也向巴陵郡方向进发。

拂晓时分,两路兵马先后抵达巴陵郡。司马伦部并未停留,连夜渡江北上,灰头土脸的回去了。我也不再追击,毕竟我方并未占据绝对优势,想一口把司马伦吃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吃掉了,也必然会招致北方zhōng yāng政权及各诸侯王的群起攻之,到时势必自乱阵脚,疲于应付。

此前一天,其实谁也没轻松,我们忙于行军打仗,巴陵太守刘蒙也忙的焦头烂额。原来,我在州陵城做的好事,被饥民到处传播,说是找到巴陵郡的吴越,就不会饿肚子。所谓狗急跳墙,人饿急了,管他消息的来源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真有其事,便不加思索地,一股脑地往巴陵郡蜂拥而来。到达巴陵郡外围,却发现有大军围城,不敢进城也不能进城,一待大军撤退,巴陵城内已是饥民遍地了。

好在有情报司的人穿针引线,将详细情况告诉了刘蒙。刘蒙没奈何,总不能吴越前脚刚走,你就不给人家面子了,到时要是他姓吴的赢下了这场战争,可不好交代。有鉴如此,刘蒙果断开仓赈灾,心里却不是滋味:东西是他刘蒙的,恩泽名誉却记在了吴越的头上。

在城楼上眼见司马伦近十万的大军,溃逃时已不足一半,并且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再到路羿王瑚率部进城,刘蒙暗暗庆幸自己所作的决策。赈灾劳军双管齐下,刘蒙累着且快乐着,看来投靠这人是不二的选择。

有这个想法的并非刘蒙一人,司马乂更加坚信,在我的协助之下,杀兄之仇,指rì可报。刘佑王瑚更是五体投地,唯马首是瞻。

当晚的庆功加分赃会上,司马乂首先发言,详细介绍复述了战事的一切经过,最后道:“此次以少胜多,全赖大哥吴越先生的功劳,所缴获的一应物质、战马、俘虏等,尽归大哥,乂不取分毫。”

我有点吃惊,司马乂想依仗我为兄复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谁能没有野心呢?他司马乂能确信我没有非分之想?司马乂尽管年纪轻,但为人见地不在成年人之下,更加上旁边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刘佑,有一个骁勇善战的王瑚,且二人都是忠心耿耿,复仇恐怕只是表面,而夺取权力,夺取更大的权力,应该是司马乂王爷的终极目标。司马乂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之下,不是忙于为自己补充兵员,却不取分毫,将极为稀缺的战略物质拱手送人,确实颇费思量。

我的疑虑也仅仅是一念之间,依然面不改sè,依然是我的招牌伎俩——插科打诨,玩世不恭,笑嘻嘻的,说:“老弟,你这是害你大哥我呀,你明明知道我靠借钱度rì,上次借你的四千万,加上上江邑一年的租金四千万,共计八千万,都还没还上呢。再说了,我的兵都是雇佣兵,是要俸禄的,六千我都嫌多了,你还往我手里塞,我到哪里借钱发军饷?”

魏晋时期的军力来源都是些走投无路的农民,只管饭,是没有俸禄的,即使有,也限于军官级别,并且低得可怜。而我那六千人,每人每月都有一千文俸禄,没打过白条,都是真金白银的现金支付。这还是普通士兵,军官的俸禄就更高了。为此,上江邑财政一度捉襟见肘,后来,通过借贷,成立商务司,特别是去年十二月初一rì成立了华夏银行,可以自主发行货币了,才缓过气来。

我貌似在开玩笑,但每宗每件都是事实,借钱是真,租金是真,昂贵的军饷负担也是真的。在座的人除了刘蒙不太清楚以外,其余的人都是有一本帐的。所以,尽管我的口气是在开玩笑,是在哭穷,但大家绝不会认为我在虚情假意,半推半就,yù拒还迎。毕竟战争年代的兵员战马,粮草辎重等,都是宝贵的财富。

司马乂深有感触地说:“我知道大哥养兵有难处,但大哥是为乂养兵,这一万多战俘的一应俸禄粮草,大哥不必cāo心,乂自会安排调度,大哥帮我cāo练就行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