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郭护卫见过耶律将军之伤否,如若见过耶律将军之伤,想必会对宋军中的那员老将有所了解!”
郭品行走江湖十数年,凭手中一口天星宝剑打遍天下无敌手。视天下英雄为无物!此时被赵梅安言语一激,乃曰:“吾今夜定入宋军营中,取那老将首级献于元帅!”
完颜宗旺虽知郭品武功高强,但闻赵梅安之言后,担心郭品有失,遂曰:“郭护卫不必夜入青州,但吾破城之后,那将必然被擒!”
郭品闻言乃知大元帅是担心自己斗不过那将,乃暗思曰:“看来大元帅还是不了解吾之能,待吾今夜入城将那将首取来,让汝等知吾之所能。”遂曰:“大元帅所言甚是!”
郭球在旁思之良久,乃谓众将曰:“青州城防坚固,又有重兵把守,若想破城实是不易。但吾军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面,令彼军难矣调度,也未必不能破城而入。”
完颜宗旺曰:“军师所言甚是,明日吾军就集中兵力攻其北门!”
商议已定,众将遂各自回营寨准备攻城器械,犒赏军士,于次日攻城!
却说,是夜二更!郭品换上夜行衣,背上天星剑就往城中去取雷大海首级,以彰显其能!
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见城墙不过四丈来高。城楼上守军无数,火光通明。乃潜至城侧角落处,飞身一跃,于墙上一借力,便如同鬼魅一般越过了城墙。其轻功之高,世所罕见。
入城之后,抓一巡夜军士打听得军营方位。遂施展轻功径往军营而去!但见军营内楼阁众多,灯火通明,守卫森严。
品遂飞身跃上屋脊,从屋顶上进入军营。四处寻找宋军主将卧房。察看了数座楼阁,亦未寻见一员宋军主将,看看天色,已到卯时。乃于营中擒得一小校,问曰:“汝军营中主将在何?”
小校答曰:“吾军中主将不在军营中,乃是在兵马司府衙议事!”
郭品问曰:“兵马司府衙在何处?”
小校答曰:“在城北大街!”
郭品打听得兵马司府衙之所在,起手一掌将这小校劈死!即刻施展轻功跃出军营往城北大街而来!
郭品轻功极高,未出半柱香的时间已赶到城北兵马司府。只见兵马司府衙内也是守卫森严,楼阁众多,宫灯照耀如同白昼。
郭品见前门有数十名大汉守卫,遂绕到侧面围墙下,飞身跃上屋脊。四下里一看,只见南首大厅内有人影晃动,厅外有亦有四名大汉戴刀守卫。遂从屋脊上绕到南首大厅的屋顶上,揭开瓦片暗窥,只见厅内有数员武将议事。左侧上首坐着一名年老的将军,甲胄鲜明,腰间挂一柄宝剑。其余诸将均是中年或青年。
郭品暗思曰:“看来打伤耶律雄奴之人就是这位老将军了。但此时厅内有数人均是武将,个个武功不弱,且门外又是守卫森严,一时难已下手!吾虽找个时机才好!”拿定主意,遂伏在屋脊上等候时机。等到卯辰之交,天色已经泛白,已经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要天亮了。可厅内众将还没半点要散去的意思。
无耐之下,品遂将屋顶瓦片盖上,只得先行离去。不然天亮之后再想顺利出城就有麻烦了!出城之后,迅速反回营帐中睡了片刻,忽闻营寨中军号响起,遂赶到中军大帐内参于议事!
完颜宗旺吩咐众将曰:“汝等巳时准备攻城器械,午时攻城!”
众将得令,各回所部,令军士饱食轻装,准备器械!
午时许,金军于青州城下集结数万大军,携带攻城器械严阵以待。
城内宋军见金军阵容严整,旗帜鲜明。鹅车,天梯,发石车等攻城器械密集,心内皆有惧色!忽见一将跃马前来,大呼曰:“叫汝城中守将李宣答话!”
李宣闻言答曰:“某便是李宣,来将有何话说?”
那将大呼曰:“吾乃大元帅帐下大将完颜杰是也!特奉大元帅将令前来劝降将军。若将军肯献城纳降,一则可保全城百姓免遭涂炭,二则可保将军官爵位不丢!若将军执迷不悟,据城守险。待到城破之时将军悔之晚矣!望将军三思!”
李宣闻言大怒曰:“汝等金人皆是无信义之辈,尽行残狼之事!吾等全体将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若守不住此城,有死而矣,决不会降汝金人!汝回去转告汝军元帅,让他攻城更是!”
完颜杰曰:“窃闻识时务者为俊杰!望将三思而后行,免至后悔!”
李宣大怒曰:“勿须多言,吾全体将士誓守此城,汝回去领兵攻城便是!”
完颜杰还欲再劝,李宣在城楼上见完颜杰不走,还欲劝说,乃大怒。遂于城楼上拈弓搭箭一箭射向完颜杰面门。完颜杰差点中箭。方跃马离开。
完颜杰回来谓完颜宗旺曰:“宋军不肯献城纳降!”
完颜宗旺遂下令攻城。将令一下,喊杀声如山崩地裂,数千金军推鹅车,发石车,扶天梯往城墙边来。
宋军见金军靠近城墙边,遂将滚木雷石往下猛砸,煮开鱼油往下猛倒。
金军遂用数十架发石车住城楼上架石猛打,城楼打塌多处,军士打死甚众!
金军从午时攻城到申时,只见城墙边死尸成堆,血流成河,死伤数千人,仍攻城不克。
完颜宗旺在将台上见金军伤亡惨重,宋军守城顽固。遂下令暂退,从长计议!
李宣等将见金军退去,乃于城楼上商议对策!
张政曰:“金军人多势众,发石车威力无比,天梯多次架上城楼,吾军伤亡甚大。若金军连续攻城,吾等又没有援兵来助,定然守不住此城!”
众将闻言皆不言语。李宣思之片刻,乃曰:“若吾青州城破,金军定然会向安泰州推进。既然朝廷一时没有救兵调来,吾等可往安泰州求助。若能从安泰州得到一万援兵,吾等就可以将此城守三个月不成问题。吾等只要能拒住金军两个月不能向南推进,金军定要后撒!”
邓敏曰:“李将军所言甚是!吾素知王教头与安泰州知州刘大人有旧,将军可作一书,说明利害关系,令王教头带往安泰州面呈刘大人即可!”
李宣遂作一书,令王世杰带往安泰州面呈刘大人。
王世杰虽左肩有伤,亦不推辞,带上书信骑快马出南城门往安泰州而去。
从青州到安泰州不过一日半的路程,王世杰快马加鞭,只一日便赶到了安泰州!将李宣之书信交于刘大人!
刘大人亦是朝廷主战派人士,读信毕,乃与宣武都尉柴表商议。柴表却是朝廷主和派张邦昌之亲信。柴表曰:“吾安泰州不过万余兵马,青州也不过万余兵马。若将吾安泰州之兵马调往青州为援。倘若仍守不住青州,而金军破青州之后又往南推进!那时汝吾如何向朝廷交待?”
刘知州曰:“柴将军所言甚是!不过吾安泰州的万余兵马也是朝廷所有,若能调往青州为援,与青州军合成一军,可大大加强青州的守城力量。此围魏救赵之计也,若柴将军不肯调兵支援青州,待到青州城一破,金军必然向吾安泰州推进。待到那时,试问将军部下一万余兵马能守住吾安泰州否?”
柴表曰:“话虽如此,但若要调吾安泰州兵马,要有朝廷将令方可。若没有朝廷将令,请恕下官难以从命!”话罢,起身离去!
刘知州无耐,思之片刻,忽然记起山东路宣扶使严大人就在安泰州馆驿。乃带王教头一同前往馆驿见严大人。
经严大人从中周旋,柴表方答应出兵二千支援青州。遂命部将李芷,安乐泰二将领兵进青州为援。
二将临行时,柴表又密令二将曰:“汝二人可沿路慢行,推迟数日再往青州!如青州城已破,汝二人即刻领兵反回便可!”
李安二将领令而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