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就得有效果才行。渐渐的,张兵摒除杂念,呼吸平稳下来,仿佛不觉得热了,双腿更加有力了。
当再次感觉到累时,竟已经是一个半小时之后,身体疲惫,精神头却是非常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不苦。想想当年两万五。
用各种语句鼓励,但也得停下来歇口气,恰好前面有一个商店,店前有一个小院。摆放了些桌子,有不少村民聚集在一起。
张兵索性过去歇脚,也看看有没有搞到点钱。摇了摇头,这次到底是锻炼骗术。还是苦修呢?
没在说想,转眼他已经走进了院子。店老板或许是以为来了生意,正要招呼,可张兵已经转弯,到了旁边凳子上歇脚,全然没有直奔商店购买东西的架势,这人谁啊,看着面生,刚才好像是从公路那边走过来的吧。
张兵身上虽然没钱了,但是香烟还剩余了不少,昨天买的,他没什么烟瘾,一包烟还剩余大半,花了二十元买的,何苦来着,太浪费了。
这会摸出烟来,发给了几个男性村民,吞云吐雾起来,这气氛就不一样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开口问道:“小伙子,你这是打哪儿去?”
张兵确实有点风尘仆仆,回道:“到凤凰山,本来是骑自行车出来郊游,结果车坏在半道上了,又不想半途而废就走了过来。老人家,到凤凰山还有多远?”他还是撒谎了,生活不易,全靠演技啊。
“原来是这样啊,你们年轻人就是,还要骑自行车能锻炼身体,我们歇息都不够。”老人感叹了一句,又道,“到凤凰山没多远了,你走路过去,二十多分钟吧。”
张兵自然大喜,不出意外,今天就能上山,可到了山上吃什么?草根树皮能顶顶吗?
“老人家,那凤凰山是张献忠的殉难地没错吧?”
“我就说嘛,你去凤凰山肯定是为了看张献忠的遗迹。可你走错路了,你要是乘大巴走大公路,二十多分钟就能到,来凤凰山旅游的,一般都不走这边老路。”老人解释了一番。
一旁吸烟的村民也参与了进来,一小会后,张兵不由诧异起来。
在此地两百公里外的北斗,张献忠的名声可不太好啊,传闻有屠杀无数老百姓去填大桥的根基,又传闻杀光了之前北斗的原住民,基本把北斗给屠空了。
包括其余蜀地,基本上,张献忠都没有好名声。
可在这里,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成了抗击清政府的伟人,是值得尊敬拥戴怀念的大好人。
当地政府在八十年代,就把凤凰山给保护了起来,封山育林,培修道路,树立碑记,修建水池,并且在县文化馆专门设立了张献忠专区,还把凤凰山申请成了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经逐渐建设了旅游圣地。
如果这些只是为了发展经济,巧借张献忠的名头。
但民间的传闻就做不得假了,张献忠曾将战斗中获得的胜利品,如粮食、衣物、金银等当众发给贫苦农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穷人来到凤凰山,有衣穿、有粮吃”的说法。
而在近代,行乞者也多爱到凤凰山观望,晚上还喜欢凤凰山一处石洞过夜,希望能沾染好运,下一场多乞讨一些东西。
这完全是反差级别啊,张献忠完全成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表率啊,如果不是中箭身亡,造反还不得真的成功了?
而这也完全与张献忠在别地的名声相反,要说是张献忠的坏名声,那简直难以启齿,说出来都觉得是大罪过,比屠杀强过百倍。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真的太难查证了,而这才短短三百多年,反过来,更早的历史呢?现在流传的,能有多少真实性?
笑了笑,他研究这些完全没意义嘛。
如果说在北斗,只是疑似张献忠出现过,那在此地,基本可以百分百证实了,因为出土了很多相关的文化,现今陈列在现文化馆内。
也怪张兵来之前准备不够充分,不然就应该先去文化馆,尔后才到凤凰山。现在只好先上山,回去在县城里。
凤凰山的海拔只有400米出头,山并不高,但是占地却非常庞大,足足有三万多亩地,北斗凤凰山与其相比,就是袖珍版了。
张兵听到这里,觉得要是没点银两,到了山上还真熬不下去。
故此,就把话题给跑偏了,扯到风水上面,胡吹了一番,最后败退,这几位村民比他还能吹,什么谁谁最近挂了,天上还掉了陨石,这不是神话故事吗。
莫非这些乡民已经被迷信毒到了一种境界?
出师不利啊,没敢在耽搁,谢过之后继续上路,香烟还剩下五支,要省着点了。
一边走,一边思考张献忠身亡的过程,他查到的资料上面说,当时是因为张献忠手下一个大将叛变,投靠了清军,而当时清军的领头人,是鼎鼎大名的鳌拜,这位可是把少年康熙压得喘不过气来,鳌拜不死,康熙也无法牛x。
而当时,张献忠为了表明抗击清军的决心,尽杀妻妾,连最小的幼子也没放过,一并杀之。带着所有的军队,一路冲到凤凰山处扎营。
不料清军在叛将的引领下,突然杀来,而那位叛将还在对战中,指出了张献忠本人,尔后,张献忠就成了目标,不幸中箭身亡。
张兵所疑惑的,就是那一名幼子,按父亲张謇的说法,那幼子并没有死,而是被秘密护送了出去,保护了起来,最终传到了张兵这一代。
这听起来,就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但发生在张兵自己身上,就不好说了。
但一想到家族寿命大限,张兵又不得不认真对待,宁可信其有。就如那卖核桃的中年老板,世事无常,如果不去争取,也就没有发言权。
凤凰山终于到了,虽然张兵依旧没搞到钱,但不影响他此刻的心情,三百多年前,张献忠率领十万大军,与清军豪格、鳌拜等将领激战,最终遇难。
想想张献忠斩杀过两位明朝王爷,还逼死过两位,横跨武蜀两地,最后却没扛过清军。这到底是吴三桂的错,还是清军当时的气运太强了?这里面是否牵扯到了龙脉?
ps:今天就这一章了,明天会三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