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人生若只如初见II> 第五十三章(端午节第三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端午节第三更)(1 / 1)

那天我跟着甘肃人,在那条街道上推销了整个上午,到中午2点才找到一家抄饭摊位,吃的肯定是最便宜的,加鸡蛋的抄饭卖2块五,我们吃的是两块的那种,那个抄饭老板本来准备不做的,推托说挣不了几个钱,最后被甘肃人一阵语言强jiān,从了。

我们俩蹬在附近的一处荫凉底下,都不说话的扒着饭,说实在的,这样的培训,我感觉都快坚持不下去了,甘肃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沉闷,脸皮厚,或者说已经没有脸皮了,这是我整个上午得到的一个经验。

搞推销的,都是一群没有脸皮的人,如果你要脸皮,那就等着饿肚子。搞推销的很苦,这让我改变了一向视他们为苍蝇的观点,至少,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

付饭钱的时候,我抢在甘肃人前面,硬是帮他付了钱,他却一个劲的推托,最后从口袋中翻出了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递在我手上。

下午我继续跟在他后面,走家串巷的一家家敲门推销,相同的是每次的结果,都是双手空空出来,不同的是,下午的太阳更残酷了,老子都扔掉了三个矿泉水空瓶子,甘肃人没有舍得花一元钱买一瓶水,中间我记得在向人推销时找一家还算和蔼的老太太讨了一碗水喝。

真的,我由对他的最初的鄙视,到现在的佩服,再到尊敬,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这么吃苦,做哪一行都能成功,而他现在做的这行,或许他会,或许永远也只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推销先锋,在挣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同时,被上面几层的领导剥削着,而这一点,他可能知道的。

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果是我,会选择前者,若有天下真有‘第八号当铺’,我愿意用自己30年的寿命,典当前30岁的成功。而他选择的却不是后者,只是默默的承受着,一直到路的尽头,而事实上,他走的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

我准备跟他三天的,可惜还是没有坚持下去,第一天晚上回去时,嗓子因为上火痛得厉害,最后不能抽烟,不能吃饭,就连呼吸涉及到的轻微波动都引起一阵撕心的痛疼,这让我在第二天与他汇合后直接告诉了他我的想法,‘我不干了’

说完这句话后,我把刚买的一盒去火药塞到了他的手中,被8月的太阳烤了一天,我就差点成了一个费人,我不相信,他整个夏天都要在烈rì的照shè下度过,会不上火?

当我艰难的从疼痛的嗓子中挤出这句话时,甘肃人仿佛早已意料般,一声不吭的把我带到了一处空旷的废品回收场门口,“我从见到你们两人的时候就知道,你们一定坚持不了多少,最多半天,或者一天,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你居然坚持到了第二天,其实我没有必要让你们做到我这样下贱的地步,推销需要很多的技巧,我现在也没有掌握多少,譬如我们武汉分公司的王经理,当我掌握到他那种地步时,就成经理了。”

让我有点诧异的是,甘肃人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包烟,两元一包的那种,我rì,至从我大学毕业后,就在也没有抽过2元的烟了,一个上班人士,有工作收入的人,居然抽着连大学生都不屑一顾的烟。

甘肃人递给我一支,看到我摆手后,快速的把那支烟收了回去,好像很害怕我接过去一般,我能够理解他的心理,对于一个连一块钱的水都舍不得买的人来说,2元一包的香烟,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发给人一支,他就少了一支。

我还是忍不住了,把刚才的想法说了出来,“你有没有想过,换一份工作?如果像你这样吃苦,做什么都能成功的,”

“成功?”甘肃人鼻子哼了一声,一圈浓浓的烟雾喷了出来,“现在的就业环境你也不是不知道,连你们这些大学生都找不到饭碗,我辞职后,如果在短时间内找不到一份工作的话,我在农村老家的老婆和两个女儿,都要饿死,如果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能爬到他那种位置的。”

我知道他口中的那人就是武汉分公司的王经理了,心中一时语塞,之前想好的充分理由竟然一个都说不出来。

“你还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跟了我半天,还没有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这样吧,我讲一个故事你听。”其实他不知道,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虽然短短的一天,我的心理却是发生了几次改变。

甘肃人目光眺望着远方,有点深沉,“在浙江的一家梳子生产场,因为经营不善,正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老场长看着几百个吃饭的嘴,最后下狠心,变卖了自己的房子,以高薪的方式招聘来三个销售经理,他们三人中只能留一个,考核的方式就是在一天时间内,谁能通过合法手段推销出去的梳子多。”

“第一个销售人员很有口才,硬是在附近的一家寺庙里找到了一个和尚,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理由是经常梳头能促进头部血液的循环,这样脸部的皱纹就少一些,头脑就会灵活许多。”

“第二个销售人员也是找到了这家寺庙,他找的是寺庙的方丈,从寺庙形象出发,强调在每一位佛像面前都应该放一把梳子,供前来下拜的香客使用,佛主面前是不容许任何的污垢和不整洁因素存在的。方丈听着觉得有理,寺庙一共有三樽佛像,于是他卖出去了三把梳子。”

“第三个人同样是找到了这家寺庙,进门后就直接找到方丈询问‘你知道为什么寺庙的香客少吗?连佛像破旧了维修的钱都没有,是因为缺少广告宣传的缘故,如果能花最少的广告费,达到宣传的效果,让更多人知道这家寺庙,那么前来拜佛的香客就多了,自然香油钱就有了,佛像就有钱得到了维修。’方丈一听有道理,准备进一步询问采取如何的广告方式时,第三个人马上拿出了推销用的梳子,‘如果在前来上香的每一位香客手中多收一元钱,在他们上完香后赠送一把梳子,我想香客们不会因为被多收了一块钱而生气,反而因为多了一把梳子而兴奋不已,我们在这把梳子的正面刻上寺庙的名字和地址,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自然前来上香的人就多了。’方丈听完有点心动了,第三个人马上趁热打铁的说道‘一把梳子只需要一块钱,如果你一次xìng购买100把以上的话,我还能给你8则的优惠,而这一块钱是出至香客的手中的,不用寺庙花一分钱,同时梳子正面的广告字样也由我出资来做,条件是在梳子的背面刻上我们场的地址和销售电话。’”

“第三个人第一天就销售出去了100把梳子,而且因为寺庙香客的慢慢增多,梳子的rì销售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于是第三个人留了下来,一年后,他接替了厂长的位置,而他们场,因为他的到来马上扭转了亏损的局面,后来成了该县的龙头企业。”

“故事完了,但里面的道理却可以更深一步挖掘,想像一下,如果那次前来应聘的有四个人,而最终留下来的也是第四个人,你知道他的推销方式吗?”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