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洪荒记事者> 第六十七章 灰色天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灰色天劫(2 / 2)

躲在草垛里,他突然发现竟还有一个乞丐在那里躲着。乞丐没有看他,只紧紧的盯着他手中的糙面馒头。而他却一眼看到了乞丐手里的那个破碗。

破碗很脏,但他在前世做博主的时候,研究过一点古玩。虽然只是皮毛,可恰恰他知道那乞丐手里拿的是一个宋朝的紫斑碗,价值连城。

胡徒看那乞丐的眼光,在想到自己的身体,若是他过来抢,自己也没辙。不如,和他换换。

“老哥,小子的这个馒头可以给你。不过有个条件。”

“小子真识相,说吧,只要哥哥能给的,都给你,当然衣服除外。”那乞丐裹了裹明显比胡徒的那身强得多的烂衣服,说道。

“不敢,小子想用这个馒头换你的那个碗。”

这个破碗?那乞丐莫名其妙的看了看他,直接就给他扔了过来。胡徒接住后,就将馒头给了那个乞丐。

就这样,那个乞丐迅速的吃光了馒头,蒙头睡觉了。胡徒看着手中的碗,心里默念道:

“我胡徒就是变成一个乞丐,也同样做一番大事业。老天爷,可千万要保佑呀。”

看这碗的成色,起码有个数百年的样子,不像是他现在所处年代的产物。也不知道这乞丐从哪里弄来的。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手里的这个碗不敢说价值千斤,但能换百两银子够他创业就可以了。他虽然身残但脑不残。好好谋划着,同时拽着干草往肚子里填。用yy替代那恶心的食物带来的发霉的味道。

红军过草地,不是吃草根吗?他吃的还是干草呢,比草根还要好些。

大雪过后,他没有管那个乞丐,柱起拐杖就往地主家走去,他要讨着饭到城镇去。只有文人才识货,土地主可不行。

到了王家的大院门口的时候,却发现那里竟然施粥,这么好运气?不管了,他端着碗排了队,领了粥,喝下后,就坐在旁边听大家唠叨。

这里是山东滕县盖村,村子里的大地主王辅仁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善人。而年代并不是他想象的盛世,但还算太平,是明崇祯年间。他不用去城里了,到那里,他一个乞丐恐怕敢流露出一丁点的有钱迹象,只有死路一条。

等到众乞丐散了,王家收拾东西时,胡徒凑了上去,编了一段话说道:

“还请小哥能传个话给王家老爷,就说故人之后有访,还望接见一下。”

看着这个大胆的乞丐,小丫鬟犹豫了半天,方跑回去通报去了。王家不愧是当地有名的善家。不嫌他残疾和脏乱。先把他弄到一个院子里洗涮了半天,还给那些旧创敷了药。给了他一身旧棉袄穿上,领着他见了老太爷。

他拄着拐杖,走进一个房间,见到房间里的主人,先施一礼道歉道:

“小生胡徒向老先生道歉!”

老太爷一脸讶异,问道:

“此话从何道来?”

“小生并不是老太爷的故旧之子,却以此为幌,见到老爷,应该先道歉。”

老太爷哈哈哈大笑道:

“看你谈吐不凡,想来也是书香门第子弟。无妨,吾等书香世家均为友家,你也算故旧子弟。却不知为何落得如此境地?”

“唉,家里也算有些余粮,可惜被县官陷害,小生只好流落他乡了,只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存身而已。一路乞讨,只有在盖村才发现有王家善人,故而才萌发了落脚之念。小生观王家施舍不停,不由想到小生这些年的痛苦遭遇,愿为王家出一份力,救助更多的乡亲。另外,有了落脚之地,出点主意,尽一份力,也算不埋没家父从小教授的诗书文章罢。”

胡徒没有停留继续说道:“小生别无长物,却随身有一个宋朝民窑出产的青釉紫斑碗,此碗不敢说价值连城,却也能换百十银两,可救助千百急需救助的乡亲,还望老太爷可以一观。”

老太爷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他。胡徒也镇定异常,最终,得到老太爷的允许,暂时留在府上,教授孩子们一些课业。他的碗,老太爷也没要。

就此,胡徒留在了王府。他不甘寂寞,在教授孩子课业的同时,开始创造桌椅板凳、酿酒、改良农村的器具等等,做着一般穿越者做的事情。

山东百姓自古民风强悍,胡徒自从知道自己投生到了明崇祯年时,就有了想法。他虽是一个残疾人,但也未必不能当皇帝。于是乎,贿赂当地贪官,开药铺、粮店,偷炼钢铁,研发枪支,聚集了一帮无家无业的汉子,识字、练兵。王家也成为了他忠实的附庸,多名王家子弟跟随他走南闯北。

他娶了王家偏支的一个姑娘为妻,育有一子,在闯王起事时,他派多名手下混入其中,谋夺兵权,待闯王打进北京,推翻明皇后,他留守边关,埋伏了清主力和吴三桂,顺势杀入了东北。他的儿子胡斐,带领一支精锐直接杀入北京,里应外合灭了闯王,夺取了明清的江山。

可惜,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远征东北的路上,胡徒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