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囚徒传说> 卷一地球篇 第三章北宋奇书(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一地球篇 第三章北宋奇书(上)(2 / 2)

他这样挟持人质就完全断绝了自己的后路,同时将所有公安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身上,让我可以有机会可以逃脱。

“放下武器,释放人质,不要做无谓的抵抗。”jǐng车顶上的扩音器中响起了嘹亮的声音,同时每一辆jǐng车上下来三个手持枪械的公安,黑洞洞的枪口一致对着锁猴他并不健壮的身体。

锁猴没有理会公安的话语,将售票员挡在身前,扯着哭哭啼啼的售票员慢慢向后面玉米田中退去,歇斯底里的喊叫着:“不要过来,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客车上的全部乘客都趴在窗户边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着实让人吃惊,驾驶员更是跳下车来到jǐng车边对jǐng察哀求着什么,从他的话语中我断断续续听见“救救妻子”之类的话,也许那个售票员就是驾驶员的老婆。

锁猴还是没有放下水果刀的意思,继续向后走,而将近二十个实枪菏弹的jǐng察也一步步逼近。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锁猴的身上,我这个“无足轻重”的人当然也引起不了大家的注意,甚至连我走到车门前并且跳下车,车上也没有一个人看向我一眼。

在后退的过程中,猛然间售票员一个被一块大土块绊了一个趔趄,锁猴反应不及,眼睁睁的看着售票员摔倒在自己的面前,惊愕的表情在他“鞋拔子”模样的脸上凝固了,而自己的水果刀则在售票员的脖子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伤口。

“砰、砰、砰、砰……”密集的枪声立刻响起。

当我登上另外一趟去沛县的大客车,我回首望去,锁猴瘦小的身子直挺挺的倒了下去,包围的公安则立刻扑了过去。

我将头深深埋进了自己的臂弯,不争气的泪水顺着眼眶“哗哗”的流淌下来,我发誓自己不会再流一滴眼泪,我又一次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现在社会满目皆是重钱重权的人,为了一个利字也许会把自己的妻子女儿推进火坑,更别说自己的朋友兄弟了,像锁猴这样重情分讲义气的人实在不多了。

两个多月以后锁猴就会有自己zì yóu的生活,最后一天在采石场和他一起干活时,我听说他出狱后准备做小买卖娶一个媳妇,可是他为了老大选择了越狱;也许他可以继续的活下去,即使在高墙林立的监狱里,他可以依旧是那个xìng格开朗活泼的锁猴,可是他为了不连累我,选择了走极端――胁持人质,吸引大家注意力,让我可以从容离开。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不存在那么多的也许,现实就是锁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而且在世人眼中是非常不光彩的离开了,小买卖和媳妇也成了他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

哭过了,泪干了,生活依旧要继续下去,我没有任何的后路可以退却,只有尽快完成锁猴的心愿才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我用袖子抹了一把自己的脸,摊开了自己渗满汗水的手心,这张锁猴生命最后时光留给我的纸条显得格外沉重,我小心翼翼的展开纸条,上面是锁猴极其潦草的字迹,我一边看一边琢磨同时结合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总算是弄清楚了字条上的两处地址,其中一处是徐州市区的一个小区。

至于锁猴的家则是离前程子庙不远的龙固镇上,怪不得老大李遵义和锁猴关系那么好,也许他们从小就认识。

纸条上最后则留下了三个艺术字“索拉旺”,不用说一定是锁猴的真实姓名,我默默的又念了几遍,然后郑重的把纸条塞进了自己的口袋,这是索大哥的遗物,我一定会好好的珍藏的。

剩下的旅程倒是平淡了许多,除了少许的颠簸就再也没有发生其他的意外事件,我闭上眼睛,脑海中始终定格在一个画面上,那就是锁猴回头望向我的最后一眼,包含了几许无奈、几许留恋、几许迷惘,但是更多的是坚定与义无返顾,也许多年以后回想起这个画面,犹如刚刚发生一般,在我的记忆中刻下永久的烙印。

到了沛县,我又换乘了一辆小公共汽车,晃晃悠悠个把小时,我终于踏上了前程子村的土地上,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下午。

遇到一个过路的村民,我报出了李遵义的化名李华鸣,他遥遥的指向村中最右边的一间不起眼的土胚房。

我来到那间土胚房前,土制的围墙已经长满了青草,看样子已经许久没有人住过,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因为这间房子确实偏僻到极点了,而且同临近的小楼房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周围没有任何人经过。我按照李遵义提示我的话,在斑驳的大门右侧围墙的缝隙里,摸出一块活动的土砖,两把有点生锈的钥匙正老实老实的躺在缝隙里。

我赶忙取出钥匙,随手把活动的砖块塞回原处,费劲的打开了同样有些生锈的大铁锁,进门前又回头看了一眼外面,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经过,接着走了进去,将木头门闩插好,还顺手推了两下,觉得很结实,而后走向唯一的一栋土房。

按照李遵义告诉我的,这间房子本来是村子里的一个老头的,老头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有一次被一辆顽皮的小孩骑自行车撞伤,昏迷不醒。

当时还在隔壁村上初中的李遵义恰好路过,背着老头跑了七八里地送去了医院,等到老头出院后,又经常看他,老头觉得李遵义不错硬是要求收李遵义当干孙子,李遵义执拗不过只好化名李华鸣认了干爷爷,老头对李遵义也深信不疑从来没有怀疑过李遵义,其实只要有心人就可以知道,华鸣正是化名的谐音。

老头在收了李遵义做孙子后半年就去世了,留下了这间土胚房子和一本祖传的书,也就是我现在要寻找的书。

村子里面的人也知道老头认了一个叫做李华鸣的孙子,根据老头的遗嘱,房子也成了李遵义的。

这些都是前尘往事了,回忆起来令人唏嘘不已,如果不是李遵义见义勇为救人,就不会有认干孙子继承房子和书;如果没有这一本神秘的书,李遵义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本事,当然也不会失手伤人被判刑;如果没有在监狱里遇到李遵义,那么我只能在高墙之内“享受”我的牢狱生涯,唯一能做的就是望天心叹,报仇的事情也只能是白rì做梦。

我从厨房里找出一把同样生锈的菜刀,迫不及待的在唯一的一间卧室床铺下挖掘起来,没过多久一个jīng制的小木盒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小心的用手拨开土,轻轻的捧起木盒揭开盖子,一本似纸似绢的书重新见到了天rì。

我取出书缓缓吹掉上面的灰尘,默默的念着书本上面的字:“恨天诀。”看见上面的字,我的心头不禁一颤,好霸道的名字,顾名思义,连老天都恨上了,一定是厉害的东西;而且字体气势逼人,仿佛不是用笔书写,而是用极其锋利的剑刻在书上一般,力道肯定可以入木三分,我曾经也临摹过一些书法大家的字帖,能写出这样的字的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现在觉得那些书法大家的字,圆润有余锋利欠缺。

我顾不得洗去手上的污泥,立刻翻开书页,入手之处光滑细腻,微微透出丝丝凉气,我实在想不出这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除了有些发黄,并没有任何的损坏。

既然是别人祖传的东西,那肯定有些年头了,第一页的简介果真验证了我的猜测,落款的rì期是宋真宗天禧五年也就是公元1021年,距离今天2007年已经将近千年的历史,那个时间正是北宋各个行业飞速发展的时间,从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到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耕地增至5.2亿多亩,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北宋的造船、矿冶、纺织、染sè、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都超过了前代。商业市场打破了旧的格局,大小城镇贸易盛况空前,纸币的出现及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许这种非纸非绢的纸张就是一个大富人家所拥有的,我不再考究纸张的来源与质地,赶忙翻看下面的内容,现在的我如同吃到糖果的小孩,根本经不起任何的诱惑,一心想要更多甜蜜的东西,我的眼睛已经无法离开这本书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