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文武圣> 第二章 一百五十斤力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一百五十斤力气(2 / 2)

《仁政》是孟子所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之一,虽然不在四书五经的书目之内,不过这本书是孟子的学生唐公编录。

当初整个东南大半都是唐公的门生,甚至隐隐形成了一个流派,东鹿城的书院院长便是唐公的后人。

不过《仁政》这本书讲的是民贵君轻,与大明的主思想一度产生了碰撞。

大明之所以兴文风,不仅因为学武之贵,乃是大部分的武者都挂名在武院之下,与皇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寻常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武者。

“乡试毕竟只是地方的考试,谁知道主考官们会不会去刻意讨好那位唐公的后人,琢磨琢磨总归是没有错的。”

唐公在这本书里面讲,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有意思。”

徐青顿时觉得耳目一新,当今的大明圣上一向认为武安天下,所以将大部分的武者紧紧握在了手中,满朝的文官虽然有着宰相和书院的庇护,不过地位还是普遍低下。

所以当今圣上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除了对书院还有几分忌惮之外,可谓真的是掌握了整个朝野。寻常的官员别说推翻,就是忤逆圣意那都是不敢的。

“虽然这位圣上强势了些,不过大明也迎来了盛世,也算是件好事。”

据说这位圣上六岁习百家,九岁书文章,十五岁的时候便展现了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在与几位皇子的竞争中得到了朝野几乎所有百官的支持。

“恐怕当初支持他的几位文人早已经生出悔意了。”摇了摇头,徐青继续向后翻去。

书中大部分是孟子的思想,唐公留下的话语并不多,还有一句就是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jīng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这句话倒是不错。”徐青在心中赞叹了一句,“我徐青便是不安于现状,文以安邦,武能动世,那才是真正的圣人境界!”

这个时候,一阵细微的声响突然从楼下传了过来。

“后堂只住着我和父亲,这么晚了,不知是谁来了?”徐青随手披上一件衣服,推开门,穿过铺满月光的青石板走廊,到了后堂的正门口。

“徐易,别说我不给你面子,五千两银子,真的是顶天了。”

突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徐青一怔,停下了脚步。

父亲熟悉的声音传来道:“宋兄,别说这家酒楼至少值一万两,祖上的产业,就是三万两我都不会卖的。”

徐青隔着窗户偷偷望去,只见堂内站着一位陌生的男子,身形臃肿,小腹微微隆起。

脸上却是带着几分不羁和轻狂的神情,摇了摇镶金的纸扇森然说道:“徐易,大半夜的,我宋大鸣是给你面子才来商量,你去打听打听,我宋家是什么地位?你徐家,又是什么地位?”

我宋家,是什么地位?你徐家,又是什么地位?

隐晦的威胁随口而出,站在一旁的父亲脸sè一沉,华服下的双手一紧,冷声道:“宋大鸣,你不要太过分了。”

宋大鸣瞥了他一眼,有些嘲弄地说道:“徐易,你可不要给脸不要脸,你这个被苏家赶出门的窝囊废姑爷,和你儿子一共两个废物,占着这么大的酒楼,也不嫌愧疚?”

徐易的脸sè豁然一变,浑身散发着一股冰冷的气势,怒道:“送客!”

宋大鸣被徐易突然爆发的气势一震,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丝忌惮,眼前的这人毕竟是高级武生,若是真的起了冲突,恐怕瞬间就可以撕裂自己,想了想,讥笑着说道:“徐易,下一次,就不是我一个人来了。”

不满地拂了拂衣袖,看到了门口的徐青,宋大鸣冷哼了一声,转身悠然离开了酒楼。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