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阔海城地处东方,盛产匹段茶叶,百姓生活富余。距城西南边十里处,有一座三清山,山上有一宗派,名曰三清宗。当年老子骑驴出函谷关,路过三清山,见山上仙云缭绕,鹤啼鹿鸣;又见青藤附葛,松茂树长。一时心喜,在三清山流连了半年,收下一个弟子,那弟子本是一个樵夫,当时在深山中斫柴。突然脑后一阵狂风,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只见一只斑斓吊睛大虫从岩间一跃而下,声威震天,口水涟涟向樵夫逼来。樵夫不惊不忙,扔掉斧头。那虎大吼几声,竟自转身去了。老子问樵夫:“为何虎来不避,束手扔斧。樵夫道:“我一生未做负心之事,善者自有天助。虎也是有灵之物,又怎么会乱吃好人。我也是仗着胸中正气,方不惧世间猛兽。”老子大笑三声,说道:“看你骨骼清奇,丰神异彩,又兼有天地之浩然正气。修道之人应当如此。你可愿意拜我为师?”樵夫点头不迭,欣然同意。遂弃了斧,与老子同归三清山。赐法名玄玄子。半年后老子得道,白rì飞升。谓玄玄子曰:“你可在此山中立一宗派,传道于rì后有德之士。当年我于函谷关写下一本《道德经》,便赠与你,传于后世。”老子上居三清天后,玄玄子用无上法力,在山上开辟出一个洞府,又搬来一块三十丈长,十丈宽的巨石,上书无为三清道宗。自此在三清山开山授徒,捡七侠之士,挑五义之人。门下弟子专一除魔卫道,无为三清道宗之名红极一时。山下百姓有颂三清宗者,歌曰:妖魔怕,鬼神惊,无上道法显威灵;一门下,有志士,三清道宗破浮尘。可惜万物盛极必衰,阳极为yīn,yīn极为阳,天道也。自玄玄子创派一千五百年后,三清宗内部不和,门下弟子纷纷出山自立门派。其中以四派为尊。为:东方三清宗,南方天龙谷,西方佛法寺,北方修罗教。因四宗开派祖师皆出于三清宗,是故一本五千真言的《道德经》便成了四派争抢的宝物,无奈最终却是不知所踪。当时四派争斗不断,门下弟子死伤无数。遂结下盟约,四大派互不侵犯。但暗地里并不松懈,不断派遣门下高手,勘探四方险地。以致各派jīng英凋零。三清宗经历了三任掌门,如今第四任掌教乃是一个名叫李道通的人,法号道虚真人。修为绝顶,鹤发童颜,清清非凡人之态,飘飘有神仙之资。
这三清宗每一纪开门收徒一次,三月三rì那天,阔海城内便张灯结彩,檐挂锦缎,敲锣打鼓的迎接三清收徒大典,是为当今第一大盛事。
话说阔海城内有一小丐,名唤柳成风。幼失双亲,得一老太婆收留,长至十二岁,太婆一命归西,呜呼哀哉了。柳成风上无遮雨之瓦,下无立锥之地,只得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rì,柳成风肚中饥饿,寻思着找个饭头。偷偷摸摸的溜到一家馒头店。店伙计正在里头和面。柳成风掀开蒸笼盖,正要下手。伙计眼尖,早看见有乞丐偷食。拿了擀面杖,蹑手蹑脚的靠近,狠狠的一棒劈下,口里连骂:“好你个臭要饭的,竟然偷到爷爷这来了,偷你爷爷的,偷你爷爷的。”边骂边打。柳成风吃打不过,跌在地上乱滚。店伙计仍不肯住手,收了擀面杖,抬起脚就踢。嘴里兀自重复着:“偷你爷爷的!偷你爷爷的!”店小二打的正欢,突然一个白衣青年走了出来,推开伙计,扶起柳成风。问他哪里受伤了。又将伙计说教一顿:“你已是及冠之人,男子汉大丈夫,如何却对一个小孩子使手段?做人做事须凭善心,见他可怜,施舍几个馒头又怎样?馒头值几个钱,白去几个难道就会要了你的命?快包十个馒头来。”店小二本是个欺善怕恶,有nǎi便是娘,有钱便是爷的主。如今被一个白衣秀士抢白,又怎敢回言?当下连声说:“是,是,小的马上就去。”用荷叶包好馒头,交给白衣秀士。白衣人对柳成风说道:“看你这么小,生活必定无以为继。这十个馒头,你先拿去吃。马上就是三清盛会,我给你一件东西,你交给其中的一个麻衣老者看,他便会让你在三清山住下。切记,切记!”说完从腰下解出一块玉佩,共馒头一起交与柳成风,飘然而去。柳成风感激涕零,连忙跪拜恩人不提。
那店伙计见状,还要赶出来抢,柳成风收好玉佩,爬起身,抱着馒头一溜烟的跑掉了。柳成风回到家,这那里像家,只能说是破屋而已。这屋:谢了半边顶,塌了半边墙。棍子支着腰,肚里没油水。稀啦啦一堆茅草,零散散几个土罐。煞是荒芜,怎一个破字了得。
柳成风坐在茅草堆里,放下荷叶包,拿出玉佩,见那玉佩面上刻着几个字:无为三清道宗荆元。背面是老子骑牛图。柳成风将玉佩贴肉收好。一摸脑袋几个大包,疼的龇牙咧嘴。口里骂道:“狗眼看人低,等爷爷成了仙人,看爷爷不好好教训你。”又道:“还有半个月就是三月初三了,我还是不出去的好,若是掉了玉佩,那可就了不得了。嗯,不出去,做猪算了。”遂在破屋里专心睡觉,不饿不醒,醒了就吃,吃了就睡。每醒一次便咬一口馒头,喝一大罐凉水。撑的饱了再接着去睡。
时间荏苒,光yīn迅速,转眼便是三月初三。柳成风的十个馒头也吃的jīng光,便起身,锁好门窗,往三清山而去。山路难走,行人众多,别人父母都是将儿女背着上山。独柳成风一人,手短脚小,在山道上如蚂蚁般慢爬。遇到陡峭的山脊,便手脚并用。俗话说: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忽然从一峻岩上摔了下来,腿跌破了皮,流血不止。本来是不哭的,后抬眼一看,见后面上山的人对自己视若无睹,一个也不见来扶的,又看到别人都是父母背着的,只自己孤苦无依,命途多舛,便号啕大哭起来。行人见了,哈哈大笑。当中一个黄胡子的中年人斥道:“你个小叫花子,这欢天喜地的rì子你哭什么?哭你就能有钱,就能飞上山去。泥鳅也想爬上天,做梦吧。快去别处哭去,别在这碍眼。”又有一个黑衣青年接道:“不是泥鳅,是癞蛤蟆,他是癞蛤蟆躲在yīn沟里妄想吃天鹅肉哩!”众人听了大笑,整个山道上悠扬着‘荡气回肠’的笑声。柳成风恨极生怒,起身用破袖子擦去血污。也不理众人戏谑的眼光,径自朝三清山爬去。三清山神仙胜镜,已破身泄了元阳元yīn的人不能进山。众人送儿女到了山腰便转下山去,在山脚等待。
到了山腰上,看看手脚都已磨破了。山腰上有一场地,巨大无比,方圆约有千丈。早已站满了人,一个个新衣新靴,谈笑风声,喜气洋洋,好不得意。再一看自己,衣裳褴褛,鞋露指甲,遍体生虱。柳成风虽然年幼,却也知耻。走到一个少人僻静的地方坐下,背对着众人暗自伤神。突然一阵香气袭来,柳成风回头一看,这一看不得了,把柳成风惊的顶门上去了三魂,脚底板散了七魄。只见面前站了个穿紫依的少女,这少女生的怎样:肤白胜雪,眉若杨柳,眼如chūn杏,挺挺瑶鼻,樱桃小口,真个是沉鱼落燕赛西施,闭月羞花胜貂蝉。少女向柳成风微微一笑道:“我能坐这里吗?我不习惯人多的地方。”柳成风说不出话,呆了半响,少女又问一遍,柳成风方才醒悟过来,点头不迭。这时,走来几个身着华服的少年,当中一个领头的黄服少年一脚踢翻柳成风,对紫衣少女说道:“紫依怎么跟这叫花子坐一起,我带了许多解渴的东西来,就在那边,我们过去喝吧。”紫依扶起柳成风,对少年说道:“不用了,我不渴。”又问柳成风有没有受伤。柳成风自觉丢了面子,却又不敢反抗,无奈甩开手,灰溜溜的跑了。
世间之人,欺善怕恶的多。欺软怕硬的多,贪小便宜的多,眼界浅薄的多,不过有坏便有好,而且恶人自有恶人磨。做坏事的就算明里逍遥,暗里也要遭殃,冥司最是公道。劝君多行善举,莫为恶事。
好了,废话少说,这一章便讲到这里。不知柳成风此次三清山之行作何结果,有分教:道法重缘不可求,平沙秋雁可成侯,一朝遂却凌云志,江湖小丐也成龙。yù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