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夜,在曹州城外的小道上,一行数十人急忙赶着路,有老有小,清一sè的夜行衣,没有人说话,也都没有人骑马,似乎走路都怕有声音,轻轻的,而又快速的。在一行人中前方和后方的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手中都有武器,除一人持长枪外,所有人手中所持的均是战用大刀。
一行人走了许久,早已看不见曹州灯火,突地那为首的人做出了一个停的手势,所有人停了下来,为首的那人持枪上前,前方黑暗中走出几个身影,来到他身前行了一礼,道:“禀将军,一切已准备好!”
那被称作将军的人点了点头,道:“快,把所有人都接上去。”
所有人快速前进,来到江边,那里有几艘小船等着,渡江之后,一个妇人和一十六七岁的少年上了马车,其余的人都骑上马,扬长而去。
东都开封,梁太祖朱全忠与宰相敬翔坐于亭中下棋,今天rì他兴致不错,一小太监在亭外道:“启禀皇上,张将军门外求见。”
朱全忠略迟疑,看了敬翔一眼,敬翔起身告辞,朱全忠却让他留下,敬翔只好站一傍。
这个张申仪是自己派往曹州监视李祝的,怎么今地跑来作甚?朱全忠心里想着,对小太监道:“叫他过来。”
一会儿小太监领了张申仪进来,“启禀皇上,张将军带到。”
“末将参见皇上。”张申仪跪在地上道。
“起来吧!”朱全忠头也不回,又对那小太监道:“你下去,朕和军师,张将军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可打扰。”
小太监谢过退了去,朱全忠才转过身:“说吧,有什么事。”
张申仪满是紧张,手心里全是汗:“回…回皇上,那薛吉穆扇动部下作乱,带着济yīn王不知去向。”
“什么!”朱全忠大怒,棋盘被掀翻,张申仪吓得扑得又跪了下来:“皇上息怒,末将已派人暗地追查,必将此贼拘捕归案。”
“你是干什么吃的,一个rǔ臭未干的小孩都看不住,养你何用。”
“请皇上恕罪!”张申仪吓得发抖,不热的天气他竟然全身是汗,冷的。
“皇上不惊慌,且先听张将军说完。”一边的敬翔说道。
朱全忠能有今rì,敬翔功劳不小,曾在自己成霸业时给出不少良策,自己一直称他为军师也是为了时常提醒自己多听他的意见,当下缓下气道:“我如何能不惊慌,若那李柷被反贼拥立,他们这下不就出师有名了,大梁不就成了被各王讨伐对象?”
“臣认为济yīn王如今已不足为患。”敬翔说道。
“朕担心的当然不是他,他若有本事,也不会失了江山。在位之时都保不住,现在有怎么能复国,朕担心的是他若被人拥立,那样后果可想而知。”
“臣认为济yīn王不会投向任何一方势力。”俗话都说皇上不急太监急,就算敬翔不是太监,但做为臣子,看到朱全忠着急,敬翔却还是不慌不忙的,实在不该。
“何出此言!”朱全忠问道,眉头轻皱,也许心里多少对敬翔的安然若素有不满。
敬翔作了一鞠,道:“皇上多虑了,请皇上想想看,若济yīn王李柷投奔各将王中的一位,会如何?”
“那他当然召集各路反王来讨伐朕,夺回他李家的江山。”梁太祖有些不耐烦,但敬翔在他身边的时间也不是一两天的事,知道他一定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事,恼的是他有话却不快些说出来。
敬翔道:“不错,但是却不是李柷召集,是拥立李柷的人。”
梁太祖:“这有何区别?”
敬翔没有直接回答,说道:“李柷无论投到任何一势力中,他们都会拥其为帝,然后名正言顺起兵讨伐大梁,甚至学汉末曹cāo,不说我大梁现今兵强马壮,可与其一战,争夺天下,且看鹿死谁手。就算是我大梁不敌战败,李柷也不可能真正复李唐,只会出现第二个大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