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完了在几大世家之间的奔走游说,时间已经到了冬季了。
在七大家族的首肯之下,其他各家也陆续答应下来,但是其中有多少诚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那些摆着世家派头,但行事小家子气的「豪族」们,杜维可说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虽然得了承诺,杜维却没有太当作一回事。
后来的消息也证实了杜维的想法:从各方管道得知,那些家族似乎想要私下集结起一股力量,大伙拧成一条绳,好对抗万恶的七大世家。
科举改制是挡不住了,但他们自有别的方法来应对。
于是,从考前几个月开始,长安城里大小客栈一律客满,里头住的除了一些较早到长安的士子,其他的都是长安世家派出来的家丁。
打压寒门的方法很多,让他们在长安无处容身就是个好方法。
王仁祈等人听了此事,却也无可奈何;对方明摆着不要脸面,使出了这等不入流的手段,但就世家的立场来说,又很难去指责什么。
不过,这件事却让杜维有了灵感。
在杜维的倡议、世家的出资下,几间专供学子食宿的会所,轰轰烈烈的在寒冬到来之前建立起来,配合上诸多的宣传手段,一下子成了所有清寒士子人人向往的居所。
甚至有些明明抢到了客栈,却仍是选择搬出客栈、来到会所,脑袋清楚的人都知道,会所之中尽是应考士子,撇开人脉不谈,光是学习环境就足够让人心动不已了。
同时,杜维也没有闲着,运用武后托管的资金,在长安城的商场上呼风唤雨;就像穿梭在长安大街小巷的人力车、公共马车,就是来自杜维设立的「长安运输」,其他还有像是交由西托管理,并且负责建造会所的「长安建设」,大大小小、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始运作,但一共也成立了十来间的「公司」。
而在武后的运作下,礼部、工部、户部,也连手推出「公司管理条例」;这一词并非首创,而是来自孔子之言:「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运转数人之财,就是公司的意义。
虽然工商之事一向不被时下的风气看重,然而这正好也给了杜维可趁之机,除了武后、武顺等自己家的资金,这回只有常山公主和王仁祈愿意象征xìng的参与进来,让杜维在第一个季度的收益,就狠狠的赚了一笔。
王仁祈当然是看在王琇的面子,但出乎杜维意料的,常山公主竟然也是为了王琇;杜维琢磨了半天,怎么这位公主三不五时的想上门来谈天?后来几次观察之下,才渐渐的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ww。ieng。>
简单说,大概就是百合花开之事。
还好公主不是没有进退的人,若不是杜维来自现代,只怕也不会想到这一块去,加上王琇一颗心牢牢的系在自己身上,只要公主没有逾矩,杜维也不会多说什么。
说到入股的人们,杜维当然不会忘记几位老将军,虽然依照从前的状况,几位老将军都是用各种理由给婉拒了;但这一次,程名振、契必荷力却让自己的夫人过来与武顺参详入股之事,杜维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这件事情仍是这么确定了下来。
忙完了科举等事,杜维总算是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这也才有时间和王琇、武顺好好聚一聚。
王琇已经怀孕三个月了,腹部已看得出些微的隆起,这让武顺又是羡慕、又是忌妒,不过转念一想,若是此时有了身孕,只怕还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才稍微平衡一些。
在新居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年,承德二年便在一片热闹下揭开了序幕。
杜维还是第一次过上这样热闹的新年;杨氏、武三娘还有王瑜三人,加上几人带来的婢女,以及杜维请来护院的退役女兵,加一加足足有数十人的规模,本来宽敞的宅子一下也变得有些拥挤了。
「六郎若是担心,咱们不妨把后头的几间宅子也盘下来吧!」
听到杜维的困扰,武顺顿时想起了盘算已久的这件事。
「盘下来?咱们的两间宅子已经占了整座永兴坊的一半了,难道要把整座坊都给吃下?」
杜维笑着摇摇头,轻轻拍了拍武顺的臀部以视薄惩,引来怀中女子的一阵痴缠。
根据学者推测,唐代长安住宅规模本来就不算小,如果算上功臣勋贵、或是受了恩赐的宅子,面积往往更是宏大;例如襄城公主宅,便有一百二十三平方千米,占了整座坊的四分之一。
自从杜维恢复了房玄龄宅邸的面貌,住房面积一下增大了数倍,如果再加上韩国夫人府的话,便已经超过了整座坊的一半了。
「不然咱们封了坊街?把两座宅子连成一块?」
武顺还不死心,介意身分的不只有王琇,武顺也是如此;况且「王琇」本人的身分已经不存在了,武顺却还得要不定时出现一下,参与一些贵妇圈的交际活动。
为了避免被说闲话,武顺才想出这个办法,况且这样一来还可以离六郎更近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说起来,只怕这方法行不通了。」王琇听到两人的谈话,笑着插口道:「听小桃说,后头的宅子正在施工,像是要把本来几间小宅邸打通,连成一间大宅……」
「喔?知道是谁吗?」杜维奇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