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发现:此时的大唐并不需要这样的角sè。
事实上,大唐的巧工、匠师,并不缺乏创新的能力。许多杜维前所未见、或者彷佛似曾相识的物品,都在工部提出相关方案后,有如雨后chūn笋一般的冒出头来。
这也让杜维深切的省思一个问题:自己穿越来到大唐的意义究竟为何?
要像的穿越者一样,一下子就砸出火药、玻璃等等产品,他自问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那也不是当下百姓的必须品,更何况大唐的巧工良匠不计其数,岂是杜维一个普通大学生、又不是理工专业出身的人可以比拟的?
只不过这现状看来虽然火热,其实却禁不起什么打击。万一哪位闲着没事的大儒、或是自觉社会地位受到威胁的读书人,出来说句打压的话,哪怕现在发展的再怎么热络,恐怕马上就会前功尽弃了。
杜维希望能够护住这一点火苗,至少等到工业的发展稳定下来,整个国家也能从中得到庞大的益处。到了那时候,已经成熟发展的工业,就不是任何学派可以随意拘束、打压的了。
「对了,都快忘了这荏。」苏义说的兴起,突然想起了某事,拍了拍额头,对杜维笑道:「杨尚书对你那副字画很感兴趣,还特地向老夫讨去赏玩几rì……」
杜维脸上一红,当时他对自己的书法还颇有信心,理由是他曾临摹东坡先生的行书,以为可以像一样的吸引众人的目光。
虽然宋令文也曾教他习字,但时间毕竟不算太久,两人的分别又有些仓促,这让杜维还以为自己的书法已经可以出师……
直到杜维开始从军,有更多时间可以琢磨当代名家的字帖,又有家中的王琇、韩国夫人可以相询,对于书法一道才真正算得上略窥门径。
还好,苏义收了杜维的字画,感受到的是杜维的诚心诚意,对于那首「chūn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的禅诗很是赞赏,字画上的笔力并不成熟的这个缺点,也就没有这么在意了。
「后来,听说礼部缺了一个主事,杨尚书便老夫我问起了你……」苏义笑吟吟的说道。
虽然不提,但杜维可以想象,苏义想必是说了不少自己的好话,果然听苏义又接着说道:「你若是表现不好,那老夫的面子只怕也被你丢啰。」
杜维诚心道谢,但仍是好奇的问起礼部尚书杨思敬的为人。
苏义苦笑着回道:「这……老夫可不好说。」
看杜维一脸紧张,苏义会意过来,这才笑道:「别误会了,只是论起辈分,杨尚书还是老夫的姨夫……」
杜维点点头。
「嗯……总之,礼部事关国之仪礼,里头的气氛当然会拘谨一些,而且事务繁忙、又多是科举出身的官员……身为尚书总是得要有些威仪,才能cāo持起如此重责。」
「言下之意,您对科举出身的官员好像有些不以为然?」杜维在心里这么想,但嘴上不敢说出来。
「是,多谢侍郎教诲。」这才是杜维的回答。
苏义满意的点点头,见天sè还早、公事也聊得倦了,便开始和杜维闲话家常,但说来说去,话题却总让杜维感到如坐针毡……
这是杜维几乎快要忘记的一件事:苏义亲口许下,要将女儿嫁与杜维的婚议。
仔细想想,几年前苏义问了一模一样的问题;只是那时韩国夫人还一心一意的想要撮合杜维与润儿,让杜维一度为此尴尬不已。
但那绝对比不上此时的尴尬。
杜维这么想着,面上虽然仍和苏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心思却已飘去了正和女眷谈天的韩国夫人……如今他只唤她武顺。
正在谈天的武顺,好像察觉什么似的,不由自主的回头望了一眼。
「武大娘子怎么了?」苏义之妻年岁较长,又和武顺相熟,所以称呼上也就随意了些。
「啊,没什么。」武顺脸上一红,秀目转了回来,先向苏义的夫人告罪一声,才对本来对着自己说话的苏家娘子歉然一笑。
「姊姊。」一个面目清秀、但似乎太过瘦弱的少女,拿着手上剪裁的纸花,笑吟吟的对武顺问道:「您说,杜将军喜爱的样式,是不是这样子……?」
武顺连忙探过身子,细心说解一番,只是看着少女无忧无虑的笑颜,心中仍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