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授大唐> 第二十六回 农事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回 农事计划(1 / 2)

() 「自贞观以来,我大唐便分十道,三百余州……」

说话的,是一个文官打扮的老年人,只见他一面踱步、一面缓缓说道:「如今,我大唐东至登州、南至交州,以西更是在阳关之外的西州。幅员辽阔是前所未有,往来之际,绝非数月之间可以到达。」

老人走向苏义,直接但又不失礼的问道:「守仁可曾考虑详尽了?若真要按照你们拟订的……」老人顿了顿,皱着眉头思索着,但很快回想起来,又接着说道:「农事计划。若真要按照这个计划推行,耗费财力不说,等到计划真的完成,你说得消耗多少物力、人力?就是上头写的初步阶段,又要耗上多少时间?」

「许中书此言不然。」苏义扬声说道:「诚如许中书所说,此事耗rì费时,绝非旦夕之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更早议定,否则来rì只怕要后悔为何不早些定案?」

「苏侍郎。」一旁另一个白净面皮的官员插话道:「某想请问一事。诚如侍郎所言,此事耗rì费时,确实不宜拖宕太久。但是……」白面的中年官员谦恭有礼的说道:「某不明白,此时四境未稳、边患尚在,更何况北方诸道碰上了荒年,选在此时推行这计划,是否恰当?」

「那是许圉师,黄门侍郎。」坐在杜维身边的萧德,悄悄的对他介绍道:「许侍郎这一问,恐怕也是苏侍郎授意……」

察觉到背后有簌簌的细语声,苏义清了清喉咙,一旁的工部员外郎回头瞪了两人一眼,jǐng告意味浓厚。

「许侍郎。」体型肥胖,但为人宽厚的屯田司二当家,名为陆文的郎中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先行了一礼,才缓缓说道:「侍郎要问兵事,是否该寻任尚书?若问赈灾一事,不是得问卢尚书?若问屯田一事,如苏侍郎所言,此事影响深远,能快一rì议定,便能早一rì收成……」

「小子没规矩!」一旁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喝道:「还不退下?」

杜维正觉得奇怪,怎么会有门下省的人对工部官员喝斥,而且没有人说话?

「那是散骑常侍陆敦信,陆德明之子。」一旁萧德又凑上前来,悄悄的在耳旁介绍道:「也是陆郎中的伯父。」

杜维小吃一惊,悄声回道:「想不到陆郎中来头不小!」陆元朗,字德明,是太宗在尚未即位的时候,所命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想不到好好先生模样的陆郎中,竟然有那么强大的背景。

「嘘!」工部员外郎又转头过来,这回还对他们比了个禁声的手势,两人赶紧低下头来,装做用心聆听。

「陆常侍息怒。」被称作许中书的老人笑着劝解了一句,接着说道:「两位侍郎所言都有道理,依老夫之见,不如等到……」

眼见事情被导向工部众人不愿看到的方向,杜维正觉得有些挫折,却看到坐在工部尚书阎立本背后的虞部郎中,轻轻的在阎立本背上点了点,阎立本得到授意,突然「哈」一声的笑了出来。

这项农业计划,其实一开始只是杜维提出的,一个六年为期的计划。他的设想是将京畿道、关内道,以及都畿道各个州县的地貌特sè、气候环境尽可能的模拟出来,在长安附近规划一个大规模的实验田。

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杜维发现:胡人引进了许多新物种,都并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许多植物、水果、香料,据杜维所知,在后代都是普遍种植的,但此时却得依赖进口。

计划呈到苏义那里,他老人家沉思半晌,才开口说道:「此法大善,不如扩大到全国范围!」

又招来工部各司来讨论,讨论了许久,才拟出了这一项跨越农、林、渔、牧等领域,六年为一期、一共五期三十年的巨大计划。

实验田只是个开始,计划当中,包含了杜维提出的轮耕法、南方的桑基鱼塘等等。原先杜维觉得,北方可以发展的畜牧业,但是却被众人驳回。杜维后来才发现:古代人对于农业的重视,大大的超乎他的预期。如果能力允许,这些老人家恨不得大唐的每一块土地,都能种上稻米和小麦。

还好苏义对他还算看重,加上杜维解释了地力对作物收成的影响,才勉强让大家通过了「放牧、耕作、休养」的三地轮耕之法:首先,甲地放牧、乙地耕作、丙地休养。

待得来年,甲地有了牲畜留下的肥料,正好可以耕作;乙地在收成之后正该好好休养;丙地休养过后又可以用杂草放牧。如此不断轮转,便可维持地力、又尽到土地最大的价值。众人见了这方法有条有理,纷纷称善,一些原本有顾虑的官员,也觉得可行。

杜维其实并没有想过,会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他万万想不到大家如此热切,杜维的方案一呈上,想升官的、想留名千古的、或真正想做实事的,纷纷提出意见。

里头也是有些让杜维出乎意料的: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便被屯田司的郎中提出了雏形。若不是他,杜维也不会回想起这个好主意。

那是和轮耕类似,同样是利用生态的循环,达到最大化效用的耕作方法。用蚕粪喂鱼、鱼的排泄物来养桑,肥沃的塘泥还可以用来种甘蔗,甘蔗制糖后的渣渣又可以养猪,猪的排泄物还能再利用。如此一来,几乎是把所有环节都顾上了,可说是物尽其用的典范。

「阎尚书,不知道有何好笑之处?」许中书虽被阎立本打岔,也不生气,只是笑了笑,客气的问了一声。

像是见到杜维心中的疑惑,萧德又凑上前来说道:「哼,许敬宗这等趋炎附势之辈,绝对不敢对咱们尚书翻脸的……」说着,一面小心的看着前头的工部员外郎,这一回他倒没有生气,专心的看着前面的好戏。

中书令许敬宗,算是武则天早期的打手之一,历史上名声颇恶,杜维还是第一回见到身为宰相、位高权重的他。

「哼。」阎立本却不答话,只是哼了一声,扬起头来闭目养神。

杜维差一点笑了出来,和他一样忍着笑的人并不少,工部众人有的低头、有的看着天空,都是表情怪异,身子不住抖动。

「中书恕罪,阎尚书并无恶意……」苏义赶紧出来打圆场,试图缓解气氛。

杜维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会议。上回要制造船舰时,出席的官员都是技术官员,规模虽然庞大,品秩却是不高。

这回就不同了,工部全员到齐不说,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都有来人,连许敬宗这样宰相身份的,也列席其中。苏义私下对杜维解释:工部此次会这么做,主要是想避开一个环节。

「户部卢尚书?」杜维不解的问道。

「不错。」苏义点点头,沉声说道:「卢子余与几位将军友善,这些年北方局面又不稳,想必不会花太多心思在其他地方。」

「所以,得用点策略。」

杜维当下不以为意,如今在这大议会上,才头一回见识了什么叫做「官场」。

「不过啊,阎尚书还真是……」杜维摇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老长官。

「有他的一套。不是吗?」萧德露出会意的微笑,偷偷称赞道。

阎立本以画技著名,却无政治才干,工部尚书之位坐的安安稳稳,但想让他拿出什么建树,可说是难上加难。不过,也是有些好处,阎立本论身分是御用画师,连太宗都赞他画作为「神品」,这辈子只要不去谋反,安份守己的过rì子,就可以像坐电梯一样缓缓高升了。所以,让他来对付许敬宗的刁难,可说是再适合不过。

「但若中书令不顾阎尚书的面子,尚书恐怕也无可奈何吧?」杜维好奇的问道。虽然阎立本是个好人,但对他的能力,杜维仍然存有疑问。

「杜六郎。」萧德没好气的笑道:「你难道忘了苏侍郎的身分?」

「什么身分?」杜维倒真没听说过苏义有什么来头,好奇的追问道:「我怎么没听说?」

萧德张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杜维许久,看到杜维都觉得有些诡异了,才说道:「侍郎是隋朝宰相苏威之后……苏勖苏学士之子。」

杜维点点头:「那确实了不起。」原来苏义也是十八学士的后人?那还真是挺了不起的。

「了不起?」萧德恨不得狠狠敲下杜维的脑袋,但众目睽睽下,只得压低音量,说道:「苏学士尚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

「唔……」杜维大惊之下,忍不住低声惊呼出来,想不到苏义竟然是个皇亲国戚。

正巧前头许敬宗说道:「依老夫所见,还是让会同六部……」杜维此时冒出了一声惊呼,正好打断了他的发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