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神侠传奇> 第十七章 梦断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梦断江南(2 / 2)

九重朗声道:“扫灭群雄,华夏一统,天下方得安宁。”

智海双目生辉,道:“乱世必出英主。公子今后作何打算?”

九重慨然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大丈夫理应马上扫平天下!”

智海强捺住内心激动,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道:“公子胸怀大志,任重道远。老衲恳请公子马上搬入本寺,修身养xìng疗伤,博览群书,待机出山,即可建勋功立伟业!”

九重见盛情难却便说:“那恭敬不如从命。待我身体好转,还可帮助贵寺干些粗活。”

智海笑道:“不劳大驾。如果公子怕吃白食,倒有一事相烦。老衲闲暇之际,胡乱凑成半部残书,请公子校正。”说罢立即传来住持僧福云,吩咐他立即腾出一间净室,请九重安歇。

福云看了看九重脚前,为难地说:“佛门乃清静之地,公子你这……”

九重低头一看,鼻子都气歪了。不知什么时候,那条瘦狗钻了进来,卧在他膝前。本想挥手赶开它,但看它可怜巴巴的样子,心中又有些不忍,一眼瞥见福云鄙夷的神sè,不由对狗有些同病相怜,站起身道:“如贵寺不肯容纳小犬,我也告辞。”

智海婉言劝阻道:“公子不必cāo心,爱犬老衲代为豢养。”

九重在禅院住下,安心养伤,专心读书,受益匪浅。特别是智海高僧撰写的半部“国策”,全是讲历代兴亡,英主立国的,一下子把他迷住了。他反复研读,圈圈点点,常常通宵达旦。福云见他每天嘴一抹就啃书,白吃白喝,啥事不做,心里很不是滋味。起初只是说说风凉话,后来就克扣饭菜。九重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但一想到老方丈的知遇之恩,只得忍气吞声。

那时候,这个禅寺香火旺盛,游客如云。寺内外有很多做小买卖的,生意兴隆。山门前有个摆摊专卖大肉包子的张老汉,听九重是洛阳口音,便和他攀起乡亲来,还不断请他吃包子。九重很是过意不去,也常来帮他干点杂活。

一天,张老汉对九重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打算明rì回老家种地。我看公子寄人篱下,也不是长久之计。我这铺子啥都现成,你要是接着经营,好歹能混个肚皮圆。”九重饭量大,整天饿得肚子咕咕叫,心想:这个办法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就接受了张老汉的好意。

第二天开始,九重就在山门前卖起包子来。他按照张老汉教的配方调馅,味道鲜美。他自幼习武,天生神力有的是力气,面揉得到家,包子不破不漏。不久,赵记包子远近驰名,顾客盈门,蒸出多少都能卖光。一天下来,赚的钱还能喝二两。他不愁吃,不愁穿,心安理得地做起小买卖来。

这事传到智海耳中,老人皱起了眉头。他沉吟半晌,就把福云叫来布置一番。福云像得了圣旨,立马赶到包子摊前,说九重占用寺前地盘,要加倍征收租金。一交租金,九重每天二两老酒就不得不免了。隔了几天,福云又对九重道:“老方丈有命,让你每天孝敬他一笼包子。”九重吃惊地道:“这包子可是肉馅的呵!”福云大大咧咧地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叫你送你就送!”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九重每天蒸出的第一笼包子就被福云端走。一次,九重悄悄尾随到偏院一看,智海正拿热包子喂狗。士别三rì,乱目相视,那条丧家犬如今长的已是膘肥体壮、滚瓜溜圆。他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吃不完喂狗,就不管人家死活,原来以为你是个得道高僧,现在看来也是个无耻的小人。感激之情变成了满腔愤懑。他忍了又忍,才没有发作。

没有不透风的墙。全禅院的和尚听说老方丈带头开戒,一个个口水直淌。九重可遭了殃,和尚们你一个,我一个,连吃带拿,川流不息。他小本经营,怎么经得起这么折腾,很快连老本都赔光了。这时,他听说节度使郭威是个帅才,连打胜仗,便决心把铺子关了,投军报效。他想走前一定要给这群秃驴点颜sè看看,出出心中怨气,就买了二斤巴豆,搀入肉馅中,蒸了一夜包子。

天一亮,找到福云说:“往rì承蒙诸位照看,无以为报,蒸了些包子请全寺高僧都尝尝。”福云嘴巴都笑歪了,立即把包子发给僧人。

禅院可乱了套了,除方丈一人以外,和尚们一个个提着裤子往厕所跑。直拉得和尚们少气无力,面黄肌瘦。福云多吃了几个,差点见了阎王。最可怜的是那条黄狗,夹着尾巴,到处窜稀,臭味熏得善男信女们都捂住了鼻孔。九重携带着智海的半部国策,也不向他告辞,就远走高飞了。随后他送千里京娘,与柴荣郑恩结拜。

再说九重从军后,知兵善战、屡立军功,青云直上。后来,他成了后周的禁军统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智海闻讯,大笑道:“老衲慧眼识人,天下从此安享太平!”特地命全寺僧人诵经二天,为万民祈福。

后来,九重登基后,忽然想起他和山西禅院和尚的一段过节。特别是他以智海的半部国策平定天下,生怕那另外半部落到别人手中,再起风波,便以降香为名,进寺兴师问罪。

智海率领全寺僧人隆重迎接。九重见智海年过八旬,依然jīng神矍铄,便冷笑道:“出家人以何为己任?”智海声若洪钟:“宣扬佛法,普度众生。”

九重不严自威:“朕当年落魄贵寺,高僧缘何苦苦相逼?”智海坦然道:“龙困浅滩,不推波助澜,怎能腾空而起,叱咤风云!”

九重听罢此言,顿时恍然大悟,深深一揖:“高僧用心良苦,朕必当厚报。”智海捋着长髯笑道:“此非老衲所愿。圣上初登大宝,人心未附。如有用老衲之处,请明示。”

九重乘机说道:“愿借高僧另半部国策一阅。”智海当即命人把书呈上道:“老衲早想奉献圣上了。”

九重龙颜大喜,说:“朕当年错怪高僧了。福云还健在吗?”

不一会儿,面黄肌瘦的福云在两个小沙弥搀扶下进殿参见圣驾。九重笑道:“福云,一晃十几年,别来无恙?”

福云嘴一撇:“好什么啊!自从那年吃了御驾亲蒸的包子,上吐下泻,闹腾了几天。从此就伤了元气,经常害病。”

九重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他,便传旨道:“立即传来上等补品,为福云补养身体。”福云双手乱摇,说:“贫僧啥也不要……就是想……想吃万岁亲手蒸的大肉包子!”

九重怕提这件旧事,便岔开话题,问道:“朕的那条黄狗呢?”智海哈哈大笑,道:“老衲这就派人送进宫去。”

九重回宫后,打开智海的下半部国策仔细翻阅。原来里面讲的全是历代英明皇帝如何治理好国家的,他如获至宝,珍藏起来。为了答谢智海帮助他成就帝业,就传旨封智海高僧为大相国寺的护国法师,福云等僧众全部移居大相国寺,自此大相国寺为皇家寺院。

这正是:梦断江南投北汉,半部国策定江山。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