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宗即拜瑾泰宁军节度使。
15、罗弘信(836年-898年),字德孚,晚唐军阀。
投奔魏博节度使韩简、乐彦贞部,官至裨将。
888年,魏博军乱,乐彦祯被杀,其子从训在朱温支持下率军攻魏州。
众将士推罗弘信为帅,击败乐从训,被任命为魏博节度、观察使。
昭宗即位,封为豫章郡公。
16、王镕(873~921),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
王镕是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882年,王景崇去世,王镕继位为成德节度使。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封王镕为赵王。
921年,赵国发生兵变,王镕被杀。
17、李匡威(?
-893年),外号金头王,范阳(今běi jīng)人,唐末军阀。
卢龙节度使李全忠之子。
父亲死后,继位为节度使。
景福二年(893年),率兵援救成德军节度使王镕之时,被其弟李匡筹兵变夺位,只得逃往成德投靠王镕。
后来企图夺取成德,被王镕杀死。
18、刘仁恭(?
―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卢龙节度使。
本为原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在卢龙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曰“刘窟头”
。
后遭其子刘守光所废。
刘守光败于后唐李存勖,仁恭亦被擒处死。
19、王重荣(?
-887),唐末将领。
籍贯、字号均不详。
唐僖宗(李儇)广明初为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市,位晋西南隅芮城县西北)马部都虞侯。
黄巢攻入长安,他从河中节度使李都投降。
后以黄巢屡派使征调河中物资及士兵,他迫使李都叛巢,李都无奈乃出走,他遂为河中留后。
旋任河中节度使,他数败于黄巢军,乃与唐宦官杨复光联合,召河东(与河中,同为山西省永济县)李克用引兵南下,迫使黄巢军撤出长安。
以功升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宦官田令孜yù夺其盐池之利,他抗命不允,遂引李克用之兵进攻关中,致使僖宗再次出逃。
邠宁(方镇名,今陕西省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及甘肃省庆阳、环县等地)节度使朱玫立李煴为帝,后朱玫被杀。
李煴逃往河中。
他杀李煴,拥僖宗复回长安,887年(僖宗光启三年)他为部下所杀。
20、张全义(852—926),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
初名言,又作居言。
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
唐亡后,在后梁做官,主动请求改名,朱温赐名宗奭。
后梁灭亡后,归降后唐,为讨好新朝,去后梁所赐名,请准恢复原名全义。
如此趋附权势而反复改名,史不多见。
21、李罕之(842-899),河南河阳人。
唐末五代时军阀,生xìng残暴,绰号“李摩云”
。
历任郡侯、河南节度使府将领,官一直做到侍中(宰相之一),死在汴州。
此人也属于荆南成汭之流的人物,唐朝灭后又到梁朝去当了官。
22、王行瑜(?
-895),唐末将领。
邠州(今陕西省彬县,位淳化县西北)人。
23、韩建(855-912),字佐时,河南许昌人。
唐末割据军阀,以勤政爱民流名后世。
乾化二年六月,后梁朝廷内乱,人心动摇,韩建手下大将张厚作乱,将韩建杀害于衙署,时年五十八。
24、盖寓蔚州人。
祖祚,父庆,世为州之牙将。
武皇起云中,寓与康君立等推毂佐佑之,因为腹心。
武皇节制雁门,署职为都押牙,领岚州刺史。
洎移镇太原,改左都押牙、检校左仆shè。
武皇与之决事,言无不从,凡出征伐,靡不卫从。
25、敬翔(?
---923)同州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华yīn市西北)人,字子振,为五代后梁大臣。
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
乾符中,举进士不第。
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他客居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