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秦始皇之死的另一个说法
“事实的证明,胜过人的证明,那历史的事实谁去证明呢?是人们写的那些史书吗?我们谁都没有亲临现场,见到过历史的真实情景。你想见到历史的真面目,除非有台时光机。我想,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青袍起身,从一面木墙里,拿出几只胎釉薄润的清朝粉彩瓷杯,为每个人倒了一杯鲜浓甜醇的北苑御茶。
然后青袍请大家坐下来,听他讲叙《搜神记》原本里,那个封存了几千年的关于秦始皇的神秘传说――
公元前215年,为了帮秦始皇求得长生不死之药,燕国方士卢生远赴东海求仙。
回宫后,卢生惊慌失措的跪倒在秦始皇面前,大呼:“陛下,大事不好了!陛下,大事不好了!”
秦始皇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卢生说道:“微臣求仙一路到达东海,在东海的尽头见到了传说中,大禹的弟子羡门,高誓两位神仙。原来羡门、高誓两位神仙住在一座可以在海里四处漂移的小岛上。岛上长满了透明如水晶状的各sè植物。植物的根部流淌着玉脂一般的溪水。两位大仙就在溪边小亭里下棋。我将陛下盖世功德向两位大仙叙说,并求赐长生不老药,以泽被苍生。哪知那两位神仙却面露愠sè,痛斥陛下乃天下第一暴君,屠杀无辜百姓,做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虽然澄清宇内,安定天下有功于世,但比起那无数条生命的无辜摧残,仍是功不抵过,必遭天遣。小臣我立即三跪九拜,请求两位大仙饶恕始皇罪过,‘如果要惩罚,就让我代始皇承受吧!’可我卢生好生相求,哪知两位大仙却并不领情,他们道:‘秦始皇的罪过岂能由你一凡夫微民来为他代过,你连为他受罪的资格都没有,天意早有安排了。’说着便将一卷纸交给了小臣,刹那间,小臣我便站在一艘海中漂浮的小船上。那岛,那仙人皆化作紫红sè云雾,飞散不见踪迹了。”
卢生声称:“回宫路上,小臣拿着神交给我的纸卷,一直胆战心惊,不敢翻开半卷纸,以亵渎了神灵的旨意。现在只有呈给陛下亲自过目了”。
秦始皇气定神闲的接过那卷纸,一打开,大呼了一声,“这是何意!”说完就将那卷纸狠狠扔在了地上。
卢生吓得头挨着地,小心的偏过脸去,看到那卷纸上竟写着一行字“亡秦者胡也!”
这时,宦官赵高上前伏在始皇的耳朵旁细声细气的说道:“陛下,我以为这仙人是在明示我们,将来危胁我大秦存亡的就是这‘胡’也,而‘胡’……?’
“胡是什么!”秦始皇暴目凸出的吼道。
“陛下,请息怒!”这时,臣相李斯上前奏道:“微臣认为,这胡可能就是北方的匈奴,自打陛下统一六国后,试想天下还有谁能够和我大秦抗衡,而只有这北方的匈奴甚是强悍,我们应当及早派军,消灭他们,以绝后患。”
秦始皇点头应予,便命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
在这次征伐中,秦始皇亲自率兵到前线,鼓舞士气。
秦军气势如虹,疾风扫落叶般的把个匈奴打得大败而逃。
匈奴军后来逃进了一片森林,正当秦军准备乘胜追击之际,忽然森林里树枝耸动,一枝长箭似惊雷闪电,正朝着秦始皇直线shè来。
那长箭如流星,所到之处,盾破盔穿。眼见前方的战士倒翻一片,不论用什么法子,也阻挡不了这支长箭。
秦始皇见此情景,心中一寒,便急忙拿出腰间那把泰阿宝剑,对着来箭,投掷了过去。
这“泰阿剑”是何等宝贝!乃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是八大名剑中的“威道之剑”。
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shè开来,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rì,似有猛兽咆哮其中,呼啸而至……
“啪”的一声,只见电光一闪,飞箭立时被宝剑削去后半截,哪知那箭头却仍没有停止,仅稍稍偏移了半寸位置,在秦始皇左臂上划开一条血红大口,然后扎入一名副将的额心上,纹丝不动了。
“好险!”秦始皇抚胸叹道,立即命人将左臂伤口包扎起来,班师回营。
回宫后,秦始皇的伤口不论用什么药材都无法愈合,而且伤口不断涌出黑血,伤势越来越重。
这时,秦始皇联想起“秦亡于胡”的预言,更是失魂丧胆,暴燥难安,把送来的宴食狂扔乱砸。
这时,赵高上前一阵劝慰,秦始皇决定亲自去东海,求神仙为他疗伤延寿。
后来,秦始皇乘大船,在东海上漂流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并见到了羡门、高誓两位大仙。
只见两位大仙一位穿青衣,一位穿白袍,一位长须飘胸,一位白发满头。
此时秦始皇的伤势已病入膏盲,他怆天呼地的跪求两位大仙能够救他一命,他愿意将天下财宝全数奉上。
起初两位大仙只顾品茗下棋,跟本就不理睬他。
只听羡门大仙唱道:“不怕老,最怕愁;要无愁,莫妄求。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
这时,高誓大仙也应和着唱道:“不要愁来不要愁,自有青天对rì头,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煞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