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兴十三年,唐皇李志下了一道恩旨。改历察司为监察院,提历察司正使陆知秋为监察院院长,细查本次恩科考生履历,正恩科考场风气。
陆知秋原是中兴三年的进士及第,后来因为官场帮派排挤,几乎要被朝廷扫地出门。忽然有一日,得了皇上的召见,从此之后便圣眷昌隆,朝中百官无论势力如何,再无人敢欺。陆知秋也是因此对唐皇李志更为忠心耿耿。
此时的监察院,已经新换了金字招牌。
陆知秋看着面前案上的十几个身份牌子,眉头紧锁:“四大家族今年派来的子弟身份都脱不开三宗,这也是意料之中。为何今年会有如此多的考生有三宗背景?”
陆知秋的身后,站着一位师爷打扮的老人,老人的眼窝深陷,瞳孔中神色宁静:“三宗子弟可在天元测试一轮筛选出来,不必忧虑。”
沉默良久,陆知秋从桌案的最角落里,取过一张牌子,牌子上赫然写着:霍州顾小白。
“此人倒是与三宗无关。但是我总觉得他……有些问题。莫叔帮我查一下。”
老人点了点头道:“已经查过了,根据推测,此人应该与二皇子有些干系,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陆知秋微微一笑:“能推测出来就好,我们历察司做事,什么时候需要证据。不过我倒是觉得,二皇子的人可以放一下,关键是太子的人有点多。莫叔怎么看?”
老人点了点头,良久不语,目光炯炯的看着面前的陆知秋,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小秋,你真的不打算站队了?”
“站与不站又有什么区别,只有手里有足够的底牌的人才有资格站队。”陆知秋叹了口气,“如我这般,即便现在站了队,又能有什么锦绣前程?”
老人点头一笑:“倒不如待价而沽?”
“哈哈……”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再次印证了多年的默契。
…………
日头已经西斜,天街上的羽林军没有丝毫退去的迹象。
顾小白沉默的看着黄府的小花园,不知道该如何打破沉默的气氛。虽然此刻早已经思考过无数种脱身方案,但是都被自己一一否决。天街之上的羽林军摆开了车马在寻找自己,恐怕此时出去的结果便是万箭穿心也有可能。
他有些兴致索然,想起花冥当初对他说的那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长安果然要比山里危险的多。
不过他仍然有些侥幸之念,既然被安排到这个世界,绝对不会是简单的混吃混喝到十八岁,然后死在一群莽汉手中这么悲惨。
应该会有神仙在安排这等麻烦的事情吧?他心中痴痴的想。
黄侍郎两道目光呆滞的落在花园角落里的那一株苦兰身上,就像是看着自己失散多年的闺女。突然他问了三个极有哲学味道的问题:“你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哪里?”
顾小白恭谨的行了一礼,方才答道:“某,顾小白,今春入长安,未想到有如此波折,多有叨扰,先生不计生死的庇护,他日若有机会……定然厚报。”
黄侍郎摇了摇头,叹息道:“不是我要救你,是我那个不听话的女儿要救你……难道你与我家秀儿并不相识?”
“我只是赴长安赶考的一介寒门,怎有福气结交黄小姐这种大家闺秀。”顾小白在心中默默的想,如黄秀秀这等悍女,岂是我敢随便接近的。
虽然面色平静,但是黄侍郎心中早已是涌起了翻江倒海之念,一个未满双十的赶考少年,能让太子和国师如此重视,到底是什么来历?莫非是传说中的三宗开山弟子之类的高人?
黄侍郎权衡了许久,只笑了笑道:“黄某虽也有心助你,但是力有不怠。此时天街之上的羽林军应该是我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之一,我想你也知道这意味着着什么……”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