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内王宫。
新主人郑梉正在大发雷霆,周围的太监宫女都战战兢兢的不敢弄出一点响动来,这位爷的脾气可不好。六月初垂垂yù死的郑松终于死了,郑松虽然比较中意郑梉,认为他xìng格强势比起郑桐的温和更适合当郑王,不过要压下已经有了一半重臣支持的郑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郑松明显是要死的,帮不了郑梉多大的忙,郑梉使劲浑身解数好不容易当上了郑氏家族的郑主,立马就将郑桐一脉亲族尽数处死以除后患。
皇权斗争的残酷向来是如此,安南人已经习惯了,平静的接受了郑梉作为郑王的事实,那些原来是郑桐支持者的官员都拜在郑梉脚下,这是人家争王位的家事,你丫再起哄也当不了郑王,何必呢?
大权在握的郑梉雄心勃勃要为了他的统一安南的事业发力,他发布了一条命令要求南方的阮福源臣服,结果就被阮福源一口拒绝了,还骂他是黄口小儿,让他颜面尽失。
南方的阮福源不听话不爱国也就罢了,这早就是预料之中的,统一这种高难度的事业还得靠刀剑来说话。对郑氏和阮氏来说,不是郑统阮就是软统郑,至于他们的君主后黎皇帝直接被他们无视了。那就是一个傀儡吗?这个傀儡连应有的待遇都没有,比三国时的汉献帝混的还要惨,连皇宫都没得住,也不知道被赶到哪里去了,皇宫一直都是人家郑氏的。
郑梉当家做主了,自然是要推行他的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一心准备对付阮氏,让他恼怒的是北方那个突然冒出来占据了他们安南人的地盘的“反动军阀”神都军又占了他们一块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们还是汉人来着,汉人是这样的吗?莫非是明国看我们不进贡了,就派来的他们的军队来威逼我们安南人,真是太无耻了!
“我忍!我再忍!”郑梉心里对自己发誓“等我灭掉阮氏统一了安南,以后一定要加倍报复!”
郑梉早有攻打南方“叛臣”阮福源的想法,他好歹占据了zhōng yāng的名分,学曹cāo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还是会的,于是就又借口要进贡明国要求阮福源献上金银、海船,并遣子入朝。你阮福源敢不听话,那就是全民之敌!是叛叛逆!讨伐你就名正言顺了。
阮福源果然是叛臣贼子!不听话,他们之所以还披着后黎朝廷的皮,都有一样的目的消灭对方统一安南。可是北方的这股明军(郑梉这么认为的)让他如鲠在喉,先打哪边呢?总不能两面开战吧,他郑梉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大明他们是惹不起的,况且与南方都水火不容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番考虑之后,郑梉决定派人去大明进贡,这次是真的。上次说进贡明国自然是假的,骗阮福源的,就一借口谁不知道啊?他打算先稳住大明,等他消灭南方的阮福源之后就和大明较量较量,这狗屁广南都护府和神都军不一下就灭了。
不得不说,郑梉他是信心爆满!好像统一安南的伟大事业即将在他手里完成,想他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还打不过已经垂垂老矣的阮福源。他不知道的是在没有李响的历史中他和阮福源打了十来年,到人家阮福源老死也没有占到便宜,他又和人家的儿子接着打,打打停停的,他们的子孙接着他们事业打了一百多年,最后被别人一锅端了,统一安南的事业由另外一个姓阮的家伙完成了。
这些郑梉他是不知道的,反正他现在是雄心勃勃要发动战争,尽快消灭南方的叛臣,好对付北方的神都军,本来还要等几年在爆发的郑阮战争,因为李响的出现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又一次蝴蝶翅膀惹的祸。
不知道这次提前的郑阮战争会是什么样的结局,郑梉会不会实力大爆发,一下子就统一了安南,或者霉运当头,被阮福源干掉了,种种可能一切不得而知。
“郑惠,你这次出使明国不管用什么手段该上贡就上贡该臣服就臣服,我不管其他,只要明国皇帝让那个神都军安分一点就可以了,不要让他们干扰到我们的对阮战争。”郑梉喊来使臣对他下了命令,说起来他和李响有些像,为了到达目的不介意使用一些手段,也不在乎名声。
一个文人打扮的安南人跪在他面前拜倒,“是,臣定不辱使命。”
他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广南都护府的实际情况,实在是因为李响他们太“反动”了,见安南人就抓,神都军封锁消息还是很得力的。神都军还特意给他们散播一些虚假消息,安南人又发现每天都有汉人移民到安南来,由不得安南人不想这是大明官方的行为。
。。。。。。。。。。。。。。
郑梉他派使者去找广南都护府的“上级”大明皇帝上贡服软,安南人以前又不是没干过,习惯了。郑梉还心想“攘外必先安内啊!呃这话是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响他们不知道郑梉的想法,还小心翼翼的防备着安南人的报复。要是李响知道郑梉的如意算盘,估计得笑死,因为现在大明的皇帝还真不管事,当家做主的是魏忠贤这个东厂太监,没有钱是搞不定他的,再说了大明好像也管不了广南都护府吧!
海防城是一个四十多平方公里的港口大城,房屋,码头,船厂,交易市场,大型仓库等等应有尽有,还有足足二万正式军队进驻海防城。要知道不光是南海上为数众多的海盗团伙,来这里贸易的西洋商人他们也是兼职海盗这一职业的,他们遇到打不过的就进行贸易,打得过的就当海盗,直接开抢,这是一群无耻之徒!没有足够的实力是镇不住他们的。也许在海上神都军拿他们没办法,但是他们要打这里的主意,只要上了岸神都军就能打的他们鬼哭狼嚎。
李响他段时间都放在了海防城,制定各种制度、法令,毕竟也只有他是有一些“经验”的。其实他也是在摸索中进行,所依仗的不过是后世的那点常识,他毕竟不是干这行的,也是个新丁,不过他这个新丁学得非常快。
正规商人,走私贩,海盗,什么的通通都可以来,只要你们遵守这里的法律就行,其它的李响才不管呢。海防城在这种贸易政策之下成了周围的贸易中心,不管是那里的商人他们都是喜欢这种公开支持对外贸易的政权的。
于是各种各样的有这不同目的商人找上门来了,有要求结盟的,有要求开放市场的等等无一都遭到了拒绝,李响的原话是“我们奉行中立政策。”想进入内陆肯定是没门,开放的只有海防城,其它地方免谈,不高兴是你们的事,我们不负责,想来捣乱,就看你的实力了。李响他们现在有说“不”的实力,要不然他也不会建这贸易城市了!
到1623年末的时候,海防城已经有了近20万人,比神都城的13万人都要多,整个安南都护府控制的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有近60万汉人,其中老街城最少,有5万多人,谅山城9万多人,盐城10万多人。以这60万人口李响足足训练了5万的神都军士兵,还有上十万民兵,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是拜了李响搞的全民军事体制的福,在广南都护府治下几乎所有的男丁都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
军民近十比一的比例,好在这里物产丰富,他们可是开垦了上百万亩良田,还有几万的奴隶免费使用,就是这样李响他也觉得要是没有战争也坚持不了多久。奴隶啊!他们要大力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奴隶,这些只能从安南人那里得到,他也想发动战争狠狠的掠夺一把,这和郑梉想发动战争的目的完全不同!
人家郑梉发动战争是为了民族的统一,多高尚!多伟大!李响发动战争就是为了土地,为了奴隶。虽然目的不同,但是他们倒是想到一起了。
郑梉派去大明使臣郑惠已经在běi jīng转悠一个月了,连大明皇帝的影子都没见到,皇帝朱由校正当雕木呢没空理他。当家的大太监魏忠贤没钱贿赂也见不到面,至于那些文人大臣们正对付权力大增的魏忠贤,更没空理他这个安南来的蛮夷。
对外方面大明确实值得称道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对外族他们打心底是看不起的,崇洋媚外是以后几百年有的,现在区区安南人自然不会被他们重视。
大明年景好的时候对他们这样的番邦使臣还会接见一下,现在不行了,皇帝不管事,朝政乱糟糟的,哪会有人理他。他送的贡品那得了白化病的大象,这可是“祥瑞”啊!还有那些象牙像是丢进水里了连个反应都没有。现在他们住在běi jīng城里的花钱的地方多的去了,要是再没有消息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要只知道郑梉还在等他们的好消息呢。
郑惠要完成任务才能回去,不然回去就是个死,别看他也姓郑,可安南人中姓郑的都的去了,特别是郑氏占据北方以后姓郑的更多了。他郑惠和郑梉他们家族一点关系也没有,别看他很受宠那是因为他会汉文化懂拍马屁的缘故,郑梉要杀他一点也不会犹豫。当权者都这样,他能不尽心尽力吗?
你别说他天天的上书,管理番国事务的礼部也烦了,礼部派了一个小小的七品官招待他,他一一讲明原因,礼部的小官员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安南还有汉人势力如此剽悍,欺负的安南人来求和了,他官虽小,可他知道大明根本就没有派军队去侵扰安南,大明现在没这功夫,都忙着斗个你死我活的。
这礼部的小官员自然不会明说,他太丢脸了。听了郑惠半天的废话之后,就说他一定会报告皇帝陛下让广南都护府的神都军不再侵扰安南,说的那个信誓旦旦,把郑惠忽悠过去了。他转身就忘了他说的话。我才不会自讨麻烦呢,就是报上去,大明也不会管的,反正他的任务是完成了。
郑惠得了保证,一想到都这么长时间了,可以想象郑梉的不耐烦就匆匆忙忙的回安南去了。其实他在这里个把月也不是一无所得,他发现广南都护府和大明的关系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也许真是神都军dú lì的行为,他不能确定。不过这不重要了,他不认为在没有大明的支持下,神都军会敢跟他们全面交战,郑氏会打不赢广南都护府,这不可能!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