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混在汉末> 第二十七章 问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问答(2 / 2)

但刚这个小亭长也说了,如果按照以前的办法训练备盗,那根本就不行,张潮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也读过兵书,知道练兵的困难,王胜说的不假,按照以前那种样子训练出来的乡民,就是一个摆设,吓唬吓唬盗贼还可以,真要打起来,那就是渣,不过如果按照王胜的要求,白白的答应了王胜,又让张潮觉的很不甘心,万一这钱粮要是出了打了水漂怎么办?别的乡亭如果知道了,说他分配不均,都要向自己要,那自己又该怎么办?最主要的还是如果给了,万一失败了,那自己在县君面前如何立足,虽说自己是县君的心腹,但有些事确不能办的太差了。

张潮歪着头想了好一会,开口问到“王君,你读过兵书吗?”确是张潮准备考较下王胜的本事,如果王胜真能如他说的那样练出一支能打的乡间义勇来,的确可以减少县中不小的负担,那自己就算答应他也不亏,同时也能赌住众人的嘴,要是万一这小子立了什么功,那作为这个县中的主管抓捕盗贼的县尉,想来也能分润上不少功劳,以后如要有机会上调,自己也好有些本钱,免的外面的人老说自己是靠族中关系才混到此位置的,但是万一这个王胜是个骗吃骗喝耍嘴皮子的,那么自己绝对会将其一脚踢出去,在换个亭长,免的骗人骗到本大人的头上来了。

“读过一些”王胜老实的回答到。

“有那些?具体点”

“啊,不知尉君有何事?”王胜觉的有些莫名其妙,商量着借粮的事呢,怎么七湾八饶的饶到了兵书上了,这和借粮有一毛钱的关系?

“快说”张潮有些不耐的催促到。

见张潮有些急促,王胜想了想后说到“《六韬》、《太公阴谋》》、《太公兵法》,《太公金匮》、《孙子兵法》,《吴子》,《三略》

《群书治要六韬》《鬼谷子》”

“啪踏”却是张潮手中掌扇落在案几上的声音。

“你读过这么多兵书?”张潮有些不敢相信的问到,张潮看过王胜的个人资料履历,知其来此上任前本是别郡一个书吏而以,在张潮看来,王胜能写一些通畅的文书就不错了,读兵书,不过是张潮一时的无聊之问罢了,本来按照他的想法,王胜即使看过一些兵书,最多也就一两本就很了不起了,王胜刚说的那些个兵书,足足有九本之多,有些他都没读过,这如何让自诩为豪门名士的张潮不惊,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些人别说读书了,恐怕连书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呢,至于说兵书,没有兵法大家的讲解,能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都还难说呢。[古代的兵书都以文言文写就,有些是比较高深的文言文,没一定的文学功底,要读懂,估计有些难度]

“你没骗我?”张潮猛的站起来有些不相信的问到。

“绝不敢欺瞒尉君大人”

“你都懂?”

“略知一二而已”王胜有些谦虚的说到,的确,要说这些个兵书,说全懂,别说这个年代,在后世都找不出几个完全能说顺溜的,王胜还好些,自幼就被爷爷逼着读各种的经史子集,这些个古代兵书或多或少都涉猎过,在加上后世那无处不在的网络熏陶,王胜不敢说全懂,但大致的意思还是明白的,在王胜看来,其实兵书说穿了,本质上其实都差不多,区别在与一些指导思维的不同和细节的描述不一样。

“你~~~”张潮有些无语了,本想随便问问,看看这位新来的亭长有多少料,如果是真有本事,那么张潮不介意帮他下,但不想一下子问出个连他都觉的差点掉下巴的答案,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张潮的心理预计,如果这王胜说的是真的,那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了。

“我来问问你?如有假,你当知欺骗上官是个什么罪责”

“尉君请问,下吏绝不敢欺骗上官”

“好,那我问你,六韬中的兵道第十二是什么意思?”张潮问的是武王问太公:兵道如何,这是六韬中关于兵道的一个经典的注释,翻译出的话就是武王问太公用兵的规律是什么样的。

对于这点,王胜到是清楚,说到“武王问太公,兵道如何,太公答曰:一般用兵的规律,没有比统一意志更为重要的了,军队能统一意志,就能行动自由[所向无故]了。黄帝说:“军队意志统一就基本符合了战争的规律,就几乎能用兵如神。”运用这种[统一意志的]力量在于不失时机,发挥这种力量在于因势利导,能否具有这种力量,都在于君主的所作所为。所以古代圣王把战争称为凶器,只在不得已时才使用它。

“那孙子说的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又是什么意思?”

“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王君大才,惜出身寒门”张潮心中想到,刚他所问的两个问题,有易有难,但想不到的是王胜居然眼都不眨一下的就答了出来,而且有些方面比他想的都深,想必其他的应该也难不住他,在边塞这地方,如果王胜是出身豪门,那么青云直上那是一定的,可惜他出身寒门,对于帝国的用人制度,张潮很是清楚,这才让张潮发出惜出身寒门的感慨,不过既然此人有如此才能,想必他说的练兵备盗就应该很有把握,说不定还能立不小的功劳,现在不如帮他一把,结个善缘,以后说不定有用呢,退一万步说,就算此人日后无所寸进,但对于他张潮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张潮此人虽然有些纨绔,但对有本事的人还是比较尊敬的,既然决定帮王胜一把,当即对王胜说到“王君所言不差,此次备盗得确应该不同往日,王君放心,你所说的粮百石,钱五千我自当禀明县君,当不至于短少了王君练民的用度,不知王君的备盗几日后开始?”

“啊,谢尉君,根据各里的准备情况,估计最多七日后就可以开始了”

“好,六日后,我自当派人给君送去,王君你看如何?”

“谢谢尉君”王胜见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当即大礼谢到,这由不得王胜不谢,只要这笔钱财到位,那么他的计划就可以顺利的实行了。

王胜来的时候本想过县中官吏的各种刁难,为此还特意的准备了两千钱,准备当手榴弹甩,炸炸路,但没想到的是县尉如此通情达理,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后就答应了他的条件,如何不让王胜欣喜,为了表示感谢,王胜见四周无人,还悄悄的将那两千钱拿出来,准备孝敬下这位通情达理的上官,但不想张潮坚辞不受,还告诉他日后如果有困难,可以来找他,让他不必见外云云,王胜看见张潮那真诚的脸,不禁有些恍惚的想到,后世关于这个时代官员的贪婪的描述是不是有些不正确?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