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美人蛇传奇> 第一章 千蛇山严母训子 将军寨美人行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千蛇山严母训子 将军寨美人行凶(2 / 2)

内堂中正笑谈些闲言,曹莒道;“曹某虽然是孤陋寡闻,但也知晓一些四季节气的更替变化。这六月飘雪,当真是意想不到的怪事。我闻只有窦娥冤的戏曲里才有这番情景。真不知道这场雪是主凶还是主吉。这其中莫非有什么天意暗示?”

吴道人略嗯一声,抚须轻叹道:“老道居住川地近六十多秋,怪事倒也见过不少。这六月还离腊冬季节老大远,怎么就下起了这种怪雪?要不是亲眼所见,老道根本就无法相信六月下雪的事。”

话刚落下,右侧座上,半月山寨主王炎风笑道:“昨天还赤rì炎炎,红尘遍滚。王某正想在山上的石洞里内建一座避暑石亭,以挨过这个夏季。不想今晨就大雪满天,当真是出乎意料。这种事情要是流传到中原的话,那就是家喻户晓的闲谈话题了。”

曹莒举杯立身,令人打开了堂门,顿时庭外吹进一阵风雪入堂。曹莒踱步堂下,笑道;“看着庭中大雪,敝人一时有些兴趣。胡乱的拼诗一首,请两位头领鉴赏鉴赏如何?”吴道人、王炎风齐笑道;“曹兄好兴致,愿闻其详。”

曹莒望着堂外的白雪凝视一刻,将手里杯酒一饮而尽,徐徐跨步而念道:“千山花落叹不尽,江河玉碎飘落零。不问寒梅何处是,独笑白雪不逢时。”诗毕,三人闻听大笑,点头称赞不已。

叶千雪在滴水檐下暗笑,竟也分不清义父这四句诗中是否有何含义。她知晓这个义父的来历:原是京城御林军三品正将,刀法jīng熟,罕见敌手。魏阉宫变当夜,救驾心切,暗与中原武林中的正义之士入宫扑灭魏阉群党。后来魏忠贤宫变事败,信王朱由检继承大明皇位。曹莒原是出于诛灭阉党,赤胆忠心,却不合因私召江湖武林人士入宫灭贼,导致功过混淆不清。后来遭到朝中大臣的弹劾栽赃,被疑有逼宫谋反之嫌。崇祯心xìng多疑,信以为真,便将他逐出京城,永不录用。曹莒一怒之下,便到了这千蛇山落草为王,与同是绿林出身的吴道人一齐各占山头逍遥。后来又有一个高迎祥手下部将王炎风来占山入伙,三山便联盟一防。在附近城池外打家劫舍,图个自在。

此时已是崇祯十年,天灾不断,兵锋连城。北方大乱,民不聊生。关外八旗屡犯边关,中原五省激变异常,流寇暴民席卷全国。大明朝内忧外患,战争频频。国虚民弱,早成强弩之末,非止一rì。

曹莒作诗毕,复回座饮酒,忽叹道;“如今大明岌岌可危,早已不再是昔rì的天朝上国。自太祖皇帝打下这片锦绣的江山,历经二百余年。却不想后继子嗣无能匡国,导致南忧北患,江山动乱。国家衰落到如此的地步,着实令人感叹!不知两位头领有何看法?”

堂内沉寂一时,吴道人轻哼一声,cāo着浓重的四川口音道:“朝廷在关外的兵马众多,仅关宁防线的军队就有三十余万。而放眼所谓的满清八旗,举全国之力也就是十万兵马,按理说无法与我大明抗衡。可纵观这数年来两国之间的战历,明军难得一胜,边关败报如飞。以老道的度量,明军除了缺乏粮饷军资外,更重要的是那些窝囊将军无谋,官兵衰败,不是八旗军对手。

曹莒见他如此把话说得洋洋自得,振振有词。听他说到“窝囊将军和官军衰败”的话词时,面sè颇有不喜。反驳道;“当年蒙古人骁骑骏马,纵横中原。但终因无道遭灭。国家的兴衰与繁荣,取决于皇帝的圣明,而不是边关的将士。若当今崇祯有识人之明,雄才大略,焉有今rì南北交困之祸?”王炎风思忖有理,率先应道:“曹兄这话有道理。”

吴道人晒笑一声,摇头挥手,大谈局势,指划道:“依老道所见,若朝廷能及早的消灭中原流寇,中兴大明方才有希望。但依此时的现状看来,朝廷rì渐衰败,兵弱将怯。想要消灭关外八旗,眼下是不可能的事。只能是先对付这些暴民,攘外必先安内嘛!”

曹莒叹道:“朝廷虽是兵多将广,但还是缺乏栋国良将。国家重税,导致贫民揭竿四起。好在满清被阻挡在了关外,朝廷还有一丝喘息之机,用以对付中原的义军。”

吴道人笑道:“看来曹将军对当今朝廷还抱有赦免之心。十年了,真是难得。”曹莒笑道:“岂有之事?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

吴道人道:“老道听闻,前些rì子西北脊梁骨,喜峰口被多尔衮攻破关隘,连下十余城卫。皇太极又率领四万jīng骑从蒙古打入内地,在山东直隶一带所向披靡,大有虎踞京城之意。这皇太极千里用兵之神速,目的只怕是想攻占京城,取而代之。”

曹莒唏嘘不已,徐道:“这我倒是没有听说。”正要相问,王炎风笑道:“道长多心了。京畿之地,铜墙铁壁。附近又有天津、济南、开封等三城五卫的督军守护。皇太极曾在běi jīng城下吃了大败战。又怎么敢重蹈覆辙?”

曹莒点头道:“王兄这话正合我意。皇太极用兵谨慎,他的十万八旗军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大明人多地广,关隘重重,便是常年败战也可一败再败,满清如何做得到?他若真敢打京城,只要发生胶着混战。不出三rì,各路勤王之师必会驰援围猎,把皇太极堵在中原境内。关宁一线的将士也不用驰援京城了,直接出兵攻打沈阳,到时皇太极安有立身之地?”

王炎风大笑道:“曹兄这是一招围魏救赵之计,高明之极。”曹莒晒笑道:“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当不得真。”

吴道人笑道:“曹将军真会讲笑,计谋虽好,却不太现实。”曹莒道:“请道长解释。”

吴道人道;“皇太极的八旗军来去无踪,明军缺乏战马,如何能跟得上八旗的后尘?即便是遭遇上了,那只怕也是胜少败多。”曹莒微微作笑,道:“且不谈这些国事了,须当尽兴饮酒。”三人各满了一樽,相互敬酒而饮。

吴道人见时近晌午,大雪早停,在堂中便已有些不耐。问道:“曹兄大清早便设下宴席,该不会是只为喝酒谈国事的吧?”曹莒道:“莫非道长另有急事?”吴道人道:“老道没有什么要事,只是觉得曹兄该言归正传才是,不必谈论那些闲外之事。”

曹莒笑道:“我三山头领久不相聚,今rì曹某特设小宴贪杯。虽无龙肝凤胆,但也勉尽地主之谊。还请道长勿怪。”王炎风倒也是个爽快之人,并无多计较。吴道人自知适才言语有失,呵呵一笑,把酒来喝。

三人接饮,相互谈笑。曹莒趁众欢之际,唤过身边一名侍从,取过一封信函,指道:“这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七路义军头领发来的急密信函。曹某已拆信阅过,今请两位头领来此便是商议此事。”

王炎风惊讶道:“信中都说什么了?”曹莒道:“信中大意是说:”六月十三rì凌晨,义军中了陕西督抚的埋伏计,误闯在成都府六百里外的巫龙峡内。那里被高山峻岭所围绕,地形恶劣。如今三面峡口要塞皆被官军堵住,十五万义军xìng命攸关。闯王想请求我等三山人马助他们一臂之力,里应外合。在朝廷援军到来之际,夹击官军,破谷而出。待夺得天下之后,必有厚报。将以五百里山川相赠,永结盟好,信中之意甚为恳切。曹某不敢自专,故此特邀约两位头领前来洽谈此事,定个计策。”

吴道人在这三人之中最为年首,急取来信件看。不及一刻,仰面大笑道:“这贼闯好大的口气,竟敢说什么赠土封王的话,好像大明天下早晚是他囊中物一般。此刻他们已经是自身难保,还敢口出狂言,诱惑我三山的人马与他解围,真是可笑。”

曹莒见他未曾商议便已大出厥词,轻蔑无礼。碍于情面,也不愿当面责怪,徐笑道:“依道长所见,难道说我三山人马不该助闯王解围?”

吴道人一改肃容,指信而道:“朝廷虽然没落,但全国仍有百万大军,国家之根本并不曾动摇。李闯之辈号称义军,实则是一伙东躲xī zàng的流寇。饱去饥食,胜败无常,四处流动。纵然得逞一时,rì后也必当被朝廷剿灭。此刻他们已经是穷途末路,我三山人马岂可因一纸空头契书而引火烧身?倘若是朝廷知道我等助贼的话,rì后兵锋一转,尽往我们三山而来。到头来我等岂不是自找麻烦,这如何了得?”

曹莒道:“道长且不着急,听听王兄有何高见?”王炎风将信看将一时,惊道:“李自成足智多谋,常年用兵,怎么今天也会落得如此危境?这其中莫非有诈?”

曹莒道:“非诈。我已经派人细细的检验过了此信的来历,又打探到不少义军被困的消息,确实属实。”王炎风唏嘘道:“这么说,闯王当真是深陷绝境了?此事非同小可,须当好生合计。”

这王炎风曾是原闯王高迎祥手下首领。自闯王被俘后,他便心灰意懒,聚集数千残兵败将到这半月山落草。今闻义军被困,牵动起他心底的那根同袍之弦,不禁有些踌躇不定。

吴道人笑道:“如今李闯大势已去,还想拖泥带水,连累我等绑在他的战车上。如今朝廷占据了上风,要说我三山助朝廷一臂之力,那才是上上之策。”

王炎风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闯王曾多次身陷绝地,后来不都化险为夷了吗?”言下之意,颇有出兵为闯王解围之心。

吴道人道:“这次可不同了,两位都不知道这次朝廷遣调的五省总督是谁,他便是大明兵部尚书洪承畴洪疯子。此人可是个六亲不认的狠角sè,用兵如神,李闯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此人乃号称义军的克星,由他亲剿的流寇暴民,哪一次不是手到擒来?咱们如何能与他为敌?”

曹莒淡淡的饮酒,道:“那倒未必。只要我三山人马同心协力,奇袭官军的左翼,与巫龙峡内的义军里应外合,官军必败无疑。如若让官军彻底的剿灭义军的话,那么咱们也必然会受到附近总兵官的围剿。乱世之中,唇亡齿寒之理,须当再三谨慎思量。”吴道人见说得在理,拈须长思,默然不语。

三人言行不一,又不愿再此事上强行争辩,都显得闷然不语。

叶千雪盈步跨入堂门,冷冷道:“李闯眼下虽处末逆之路,rì后必然会再造辉煌。依千雪之见,眼下行势不明,义军和官军都在做殊死的较量。这个时候若是干涉其中的话,不免要挑起另一场大战。我三山人马不论是相助哪一方,都是会伤其根本,不如静观其变。如官军胜,我们不妨助官军破贼。如义军胜,我三山也可以落得个顺水人情,如此则不是一石二鸟之计?”

吴道人见说有理,深感欣慰。王炎风也颇为赞同,便也暗点了点头。

曹莒道:“这话原本也有道理,只是闯王派来的信使仍在山寨,不曾离去,那又该如之答复?”吴道人道:“这等小喽啰,打发些银两,轰下山便是了。”叶千雪挥手道:“道长此言差矣!此非上策,大有漏洞。”吴道人道:“莫非贤侄女有高见?”

叶千雪道:“不用答复什么,直接把李闯的信使关押,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我千蛇山不曾收到过任何有关李闯的书信,道长和王首领也从来没有到过千蛇山议论过此事,如此则风平浪静,悄无声息。”

吴道人和王炎风一愣。顿时会意,点头大笑。都觉得这一招瞒天过海当真是高明之极,瞬间便解除了三山的燃眉忧虑。

曹莒本yù有出兵相助李闯破官军之意,但见其邻山二头领皆不愿出兵,又闻自家人也如此认为,便也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徐徐应道:“也罢!我等不妨拭目以待,看看李闯能不能逃出生天。”

叶千雪便教人唤来李闯的信使入堂,那信使不知是大祸临头,问道:“不知三位大王讨论结果如何?闯王和各路头领眼下万急,还望大王早rì发兵救援。闯王乃情义英雄,rì后必当对三位大王的恩情重谢。”

曹莒支吾难言,便把眼睛看着千雪身上去,听她有什么话回复。叶千雪冷冷一笑,问道:“现在李自成应该战死了吧?那我三山人马还去救援什么?”

信使揖道:“七路义军尚有战马六万,粮草也可支撑半月。眼下虽处下风,但不rì必能突围出去。”叶千雪冷喝道:“胡说。”腰间抽出蛇刀一挥,步伐闪过,当堂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便滚落在堂。

将军堂中的三位豪强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汉子,心xìng猛恶,杀人如麻。但见千雪却毫无由来的把李自成信使这般随便斩杀,惊得把手中酒杯抖落地下。三人都没想过要杀这闯王的信使,只想轰下山区便了。不想千雪竟然不问三句话便发起凶狠,大出三个头领意料。无不惊讶的看着她,半晌无语。

曹莒早惊楞个寒颤,看着堂下那颗无辜的人头,再看看千雪那毫不在意的凶光冷眼。见得这个义女这般的心xìng狠毒,心头发寒,暗呼凉气。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