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合作者该是尔等与百姓也!”
杨国振尝试着向李小虎说明他们应当效忠的人,应当是那些为他们提供粮食,吃穿的百姓。不过不出意外地,李小虎表示他们只会听从杨国振的命令,因为这些都是杨国振给他们的。
说了半天既然李小虎还是不明白,杨国振也懒得再跟他说了:
“好,那既然如此,某命你去约束易州军士,令他们不得犯百姓秋毫,汝可明白了?若是不能约束军纪,你提头来见我!”
这下子,李小虎表示自己明白了,杨国振一番恐吓之下,他毕恭毕敬的表示一定会强加约束,不令军士有丝毫的犯民。
杨国振看着李小虎的背影,不由的叹息,想要以一人之力扭转这个时代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比如李小虎这样的军头,杨国振不可能一下子让他明白军民鱼水的关系,他脑中根深蒂固的是忠君报国的思想,杨国振在他的眼中就是那个明君罢了。其实也怪杨国振想的过于简单了一些,儒家上千年的统治思想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
还是慢慢来吧!
杨国振暂时也没那么多的空闲去管这些,只要先将军纪树立了就行。
至于先进思想,以民为本,还是等他站稳了脚跟,再慢慢来吧!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要扩编军士,易州那边他不担心,虽然易州人口不足五万,但是若是他一心备战的话,直接拉出个上万人也不是难事,因为易州有常备的民兵训练。
但是定州就不行了,就是正规军队的那五千人,杨国振也很怀疑他们的战斗力,所以他虽然出于安定人心的考虑,不得不将这五千人都编入了作战队伍,但是心底里却是不大放心的。
他准备在定州也实行和易州一样的制度,而且他也最终决定了,若是他能顶得住李克用的攻势的话,他就将节度使衙门放置在定州。究其根本,定州人口加上周围八县的人口总数超过40万,是易州的八倍。
若是利用的好的话,完全可以从中组织出10万大军来,而且易州说实话,离中原太过遥远了一些,相比起来,定州就要好很多了。
若是他志在天下的话,那么他必然就要着手中原的准备,所以不管他愿不愿意,必须要将节度使驻地放在定州。
至于先前他在易州所开办的学校之类的,自然也要全部都搬到定州来。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等待了,等待河东的战事传过来,期间他能做的就是全力备战想办法给予李克用迎头痛击。
至于派人去给朝廷上奏章的事,他还真不需要着急,现在的长安还被朱玫和李昌符占着呢!至于天子此时还沦落在凤翔,恐怕此刻正在筹谋着怎么除掉田令孜这个大太监吧!
而且关西的乱局还会持续下去,直到半年后,朱玫和李昌符尽都被杀,天子才能安然回到长安,继续他醉生梦死的生活,直到他死去!
杨国振当然知道关西又有两个枭雄现在正在蠢蠢欲动,或者说已经开始动作了,这一次的关西****会最终确定整个天下的格局。
两个在五代占据极大份量的人物会借此次的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朱温独霸中原而威加四方,李克用占据河东而虎视天下,王建偏安蜀中而伺机欲动,李茂贞占据关西想复汉唐伟业,杨行密一统淮南而窥视中原。
这便是这天下原本未来二十年内将要形成的格局,当然现在的杨国振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他不愿看到天下再次分裂。
虽然对于这个时代的某些人,他还是心怀好感的,就比如那个被人称作“贼王八”的王建,在他治理蜀中期间,打的南诏龟缩回了云南。
还有燕云的这个刘掘头,几次杀的契丹和奚人片甲不留,终其一生,契丹人也不敢犯边。
中原的“泼朱三”扫清中原乱局,还了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就让我来把这些武夫伪君子统统扫进垃圾堆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