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铁马> 第十九章 废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废奴(1 / 1)

又好言安慰了徐老丈几句,让他安心在兵马使衙门住下去。

徐老丈当然是感激万分,在杨国振的百般安慰下,他才安下心来。

不过他也看得出来杨国振对于自己以及自己那帮同行的重视,吃过两块饼后就要去找那那几个他所说的匠人。

杨国振当然是求之不得,并且再三表示自己会给这些人好的待遇。

看着徐老丈离去后,杨国振才找到了在刺史衙门处理公务的冯道。

现在冯道的任命是易州主薄,也就是相当于州刺史秘书的意思。

当然现在的易州刺史孙鹤做了甩手掌柜的,专心管理民用田地方面的事情。

实际上易州的公事大多都挂在了冯道的身上,一般来说小事,他自然会处理,那些他拿不定或者不敢拿主意的事情则会交给杨国振来决定,权利之大,在易州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文官不能掌军权,所以他也只有在依附杨国振的时候才能有如此大的权利,若是杨国振地位不保的话,他也就不会有这种地位了,这可能也是古代的皇帝们更相信文官的原因吧!

毕竟文官顶多嘴上犯贱几句,发发牢骚什么的,可是武官若是造反的话,那可是连小命都要掉的。

例如唐初的两大势力集团,关陇贵族集团和山东士族。

不管是是姓李的皇帝还是姓武的皇帝在位,他们必然要做的就是打压关陇贵族集团大力扶持山东士族集团。

为什么呢?

因为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泰是关陇贵族集团中的人,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也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中坚力量,唐朝的建立者太原李氏更是关陇贵族的中坚力量。

而山东士族就不一样了,凌烟阁的功臣中秦叔宝程咬金都是山东士族中的人,文臣更是数之不尽,隋朝的相国中几乎全都是山东士族中的人,造反的更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情况下,打压关陇集团扶持扶持山东士族集团还要理由吗?

冯道不知道今天杨国振找他是什么事情,不过他与杨国振说来也算是掏心掏肺了,自然不会拘束。

“使君有礼了!”冯道稍微一行礼就自行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

“可道今日让那徐老丈去找某是何意思啊!”杨国振假意做出不快的样子问道。

“哦!原来是此事!”冯道听完后笑着回道,“虽然这事合乎唐律却未免有些不符情理了,可道自然是不敢擅专的,也就只能让徐老丈去寻使君了!”

其实杨国振早就知道了徐老丈是受了冯道的指点才来找自己的,不然的话,徐老丈应该去找孙鹤才是,又怎么会想到来找自己呢?毕竟明面上说来,孙鹤这个易州刺史才是易州的一号长官,普通百姓又怎么会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呢?

“某非怪罪可道让徐老丈去寻我,某所不忿的是可道明知此事不合情理却依旧死认唐律,若是害了徐家娘子一条性命,那就是大过了!”杨国振却不再笑了,脸上现出了严肃的神情。

冯道却是听的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这点,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徐家可怜罢了,至于违背唐律之类的事情,他还真没想过去干。

其实他所想的却是君本位的思想,既然他不能违背唐律,那么难道杨国振就能违背唐律了吗?这是什么逻辑?

在他想来,他是不能违背唐律的,可是杨国振不同,杨国振是老大,是这易州的实际的一号人物,所以他是有特权的。

但是现在杨国振一说,他却有些不同的想法了。

对啊!唐律也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而且历史上也不乏皇帝自己下罪己书的,可是那只是天子自己惺惺作态的虚伪而已,事实上又有谁真的敢说他们有错的。

就是一般权贵说来,他们也要比普通的小民受到更多的优待,比起后世那种已经不露在外面的暗地里交易说来,现在的违法是赤裸裸的。

冯道当然会知道这些东西,毕竟他先前可是李匡筹的头号幕僚。

“那依兵马言……”冯道迟疑的问道。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唐律,即便是某也不行!”杨国振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冯道不仅有些傻了眼了,那你还把徐家娘子从王家救了出来,说好的不违背法律呢?你这是在逗我吧?

“当然,大唐律中我们如果认为不对的那我们就没必要去遵守他了!”接下来杨国振说的这句话差点让冯道喷了出来。

什么叫觉得不对的就不用去遵守他了,那要不要这个大唐律又有什么区别。

“某不是这个意思!”杨国振看着冯道玩味的眼神急忙解释道。

“例如这种承认家仆合法制度的律法,我们既然觉得这是不对的,那么我们可以将他从唐律中删去!”杨国振试着解释道。

“还有所谓的‘十恶’,若是我们认为其是错的,那我们自然就要将他删去,之后得到大家认同的唐律,那才是某所说的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唐律!”

现在通行的这部唐律也叫做《开元律》是盛唐时所重订的律法,这部律法会一直沿用到宋朝建隆年间,赵匡胤重修律法,制定《宋邢统》之后,才慢慢的失去了它的地位。

杨国振所说的十恶主要规定的是十件最大的恶事,犯了这十件事的犯人,“为常赦所不原”。

其中大多都是李氏皇族为了稳固自家皇位所立下的法律,第一大恶即为谋反。

今天杨国振喊冯道过来也正是想与冯道讨论下其中的某些东西,例如允许蓄奴的问题。

现在这个乱世,本来说来自耕农就已经不多了,而那些士家豪强大多都蓄奴,家中家奴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这其实与黑奴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人家还知道去抓黑奴,而这些豪强则是将自己民族的人当做黑奴来对待。

这不仅不符合杨国振的价值观,而且这对国家的危害也非常的大。

这些家奴因为没有被国家户籍所登记,自然不会纳税。

而且这些人被士家豪强所藏匿,甚至连国家清查户口都没法子知道这些人的具体数量,士家豪强靠着蓄奴则是大发其财,而且因为有着类似卖身契这类东西的存在,连官府也没法子奈何他们。

历朝历代就像刘裕那样,虽然一时的料民靠着严峻的手段能增加不少的户口,但是过不了多长的时间,这一切又会故态萌发。

所以杨国振想要彻底的废除蓄奴的制度。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