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投资对拉动经济,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大动土木,吞噬的金钱是巨量的。
人工,材料,各种建筑,都需要很多的钱来建设。
尤其是,范晋这次可谓是重建一座城镇,哪怕是一座乡下小镇,其消耗的金钱数目都是海量的。
但是同时,这也带来的大量的利益。对于那些工匠,建筑材料销售商,甚至是其他的商贩,都能够从中收益甚多。
毫不夸张的讲,黑石镇重建计划,将完全改变黑石镇乃至周遭乡镇的现状,提供大量的财富和就业的机会。
当然,范晋也不是傻子,完全自己一个人掏钱来做这个事情。不然的话,如此庞大而且收效期相对较慢的工程会拖垮现在的范晋。
相应的,范晋也制定好了一套策略。
前期的基本工程费用,包括一些整地,修路之类的投入,因为可以算是公共的投入,所以其资金来源除了范晋自己掏出一部分之外,还将黑石镇分得的厘金局收税部分,投入进去。
这是黑石镇自己的工程,自然也要由黑石镇全体出资一部分钱。
本来呢,在传统的观念里面,范晋通过自己的实力,拿到了厘金局一半的收入,那么自然的,这一部分利益,就是属于范晋所有。无论他怎么用,花去了哪里,旁人都没有干涉的理由。
只不过,一直以来,范晋都是极为的讲规矩,他总是将自己私家的利益,和通过管理委员会把持的公共利益分得极为清楚,从没乱动。
以前,很多人都不理解,范晋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同样的,他们也不相信,范晋真的会如此的有自律,能够坚持下去。
但是事实却是惊爆了他们的眼球。
在这件事情之上,范晋是有着惊人的自制能力和坚持的。
范家的,委员会的,分得是清清楚楚。自家的钱不论,但是,通过管理委员会控制的那部分公共财政,从来账目都是清清白白,来去分明的,而且每一笔收入来源以及每一笔支出费用,都在广场的委员会政令公示栏那里,排列的清清楚楚,让人信服。
范晋这么做,自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这一部分利益,他确实可以动,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说三道四,而且他人也没胆量来说三道四。
但是,范晋依然无比的坚持住了。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在黑石镇培育人心,巩固自己的诚信。说的更直白点,范晋就是在为自己树形象。
开始的时候,看似好像丢掉了一部分利益。但是,却慢慢的将自己诚信,爱民的光辉形象完全的建立起来。
在以后,范晋相信,他的这种优质的形象,绝对能够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很大的稳定作用。
事实也正是如此。
范晋利用这种别人看上去,很愚蠢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将自己大善人,财神爷的形象,巩固的无比坚实。
黑石镇那些小贵族,各类商贩人等,现在对范晋是无比的信任与支持。
就算偶尔有几家对范晋不支持,甚至隐隐有敌意的人,但还是承认,范晋这小子,确实有一套,有做大事的潜质。
至于那些普通的民众,那就更不用多说了。他们对于范晋这个已经有点传奇色彩的小子,是发自内心的支持。
自从范晋做了黑石镇的实际掌权人之后,钱赚的多了,治安环境变好了,镇里变得漂亮了,各种冤屈都有地方申诉了。
黑石镇的人心都凝聚在了范晋的身上。也正因为此,他才有那种底气,发动群众的力量,利用围观的手法,直接拍死了金校尉的队伍。
也正是有了这层人心,范晋才不担心自己在黑石镇的产业被人随意的吞噬。因为,假若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的话,不说范晋自己了,那些普通民众也不答应。
这次的情况依然如此,范晋将一部分委员会掌握的费用,拨款到道路建设上使用,公示贴出来之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
相反的,大家都纷纷伸出大拇指赞叹道:范少爷做事,就是行。那烂路,早就该修了。
如此一来,前期的投入,就解决了。
当然,后期的投入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个范晋也不担心,因为他相信,他的事业也会做的越来越大,财富会越来越多,应付后面的码头建设,城镇建设,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不过,范晋也还是很谨慎的。他还制定了预备的几个方案,就是专门应对后期的资金投入不足的。
浩大的工程开始了。
整个黑石镇都运转了起来。工匠,镇民,商户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唯一感到非常不爽的团体,恐怕就是那些被实行强制劳动的人群了。因为,这又意味着,他们新的一轮,无偿卖苦力的艰苦劳动又开始了。
范晋这天,巡视了一下建造工程之后,满意的站在远处的土堆上面,看着这一切。
“这里真正就是我事业的腾飞起点了。”这一刻,范晋豪气万丈。
“是时候,进入石梁城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