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十六七岁的孩子cāo办起了母亲的丧事,家中一贫如洗,万般无奈之下韩信去找那些曾经的老邻里借钱,总得先买副棺材把母亲收殓,然后再说其他。
奈何,今年淮yīn又闹起了蝗灾,有一半的百姓不是饿死,就是往外乡逃荒去了,十户九空,饿殍满地。
韩信跑了几家,哀求着大爷、大叔们施个援手,乡里们也都很同情这个苦命的孩子,可是如今这年头,没饿死的就算命大,谁家还有闲钱呢?奔走了一圈,他只得到一些吃的东西,这还是大伙念着旧情,从自己嘴里省下来救济他的。
来福焦急地在家中等候哥哥归来,等回来的确是哥哥绝望的表情,他真急了,说道:“我去找司马南,就是给他磕头作揖也罢,好歹求副棺木先把母亲安葬。”
韩信怒目而视:“找他作甚,少不得又受一番奚落,人家会帮我们才怪。”
来福急赤白脸地道:“那怎么办,母亲就放在这不成?”
韩信:“靠自己,我们不还有双手吗,定让母亲风光大葬。”
来福:“好,哥哥你说怎么办,我全听你的。”
韩信:“把我带回来的食物当供品先给母亲摆上,我去赊点香烛、几尺白布把遗体裹好,明天早上出殡。”
来福:“出殡,哪有墓地啊,葬在那里?”
韩信:“你不用管了,先按我的吩咐做,一切我自有安排。”
哥俩正忙活着,张老汉父子上门吊唁来了,听说刘氏没了,一想到家中就剩下两个孩子,张老汉很是同情,这不,领着儿子张老五带了点香烛、纸钱、麻布,雪中送炭来了。
韩信一见张家爷爷和伯伯上门,忙给引到屋中简易灵堂处,深深施礼道:“多谢张爷爷和伯伯前吊唁家母,晚辈感激不尽。”说着倒头便拜。
张老汉看着门板上刘氏的遗体,一脸凄然,忙吩咐儿子把带来的东西呈上,口中念叨着:“老汉身无长物,看着两个孩子怪可怜的,这些东西原本是给我自己准备的,韩家娘子,既然你先走一步,权且给你用了吧。”
来福也跪下给张老汉磕头道:“爷爷,您老可是帮了大忙了,我替母亲给您磕头了。”
张老五上前扶起小哥俩道:“快把这些东西使用上吧,亡人不能就这么停放着。”
韩信接过麻布去给母亲全身缠裹起来,张老五又扯了点布头给他俩当孝布。
张老汉问道:“韩信,把你母亲安葬在那里想好了吗?”
韩信:“晚辈心中已有打算,出城往东南十里有个山岗,山下地势开阔极是宽敞、明亮,葬在那里如何?”
“什么?你说的莫不是卧虎岗,不行、不行,那里地势高不适合做坟地,还是埋在城西的那片坟地好,地势平坦,众乡里大多的故人都葬在那,到了那边大家还是乡邻,多好。”张老汉摇着头说道。
韩信很认真地说:“城西是平坦,可地方太狭小,施展不开,不能把我母亲葬在那里,不够局势。”
张老汉吃惊道:“一个普通百姓的坟地,要那么开阔有何用,那里荒无人烟的。”
韩信:“卧虎岗高高在上,山下一马平川能容纳一万户人家也不在话下。”
张老汉:“一万户,那里怎有人家,谁会去卧虎岗下居住?”
韩信浩然道:“我听说大贵之人先祖的坟墓,当葬在宽阔的高处且周围要能容纳下万户守墓人的地方,卧虎岗正合我意。”
韩信语出惊人,在场的人都呆住了。
第二rì清晨,韩信与来福抬着母亲的遗体直奔卧虎岗,择了一处高地,把母亲安葬好。
哥俩跪在母亲坟前久久不肯离去。
韩信高声说道:“母亲,今rì儿没能力给您风光大葬,只能暂时委屈您老先入土为安,儿特意选了这开阔之地,待来rì,定在此处安置万户守墓人为您老填土、护坟,信,言出必行。”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