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刘诚无从得知,到有一点显而易见,袁曹二人,正在同宦官作对,这一点他可以明确肯定,在他眼中,两人都不是安分的人,或者不安于现状,各自有着一番抱负,不然就不会去触宦官霉头。
桥玄看着三人,脸露笑意,心中却不知想什么?
袁曹二人对自己有戒心,说话保留三分,不敢畅所yù言,刘诚也知道,若非他出现,怕二人不单来叙旧那么简单,应是想找桥公商议什么,只是,除去宦官一事,他也想不到那去,或许还可能和党人有关系吧。
人家不说,他也唯有胡乱猜测,心中虽想就此告退,给他们留出空间来,只因还有事询问桥公,也只好装作不知,陪伴着几人闲聊。
曹cāo不经意间,向刘诚问道:“现今宦官当道,刘兄身为皇室宗亲,可否有见教?”
心中暗道来了,脸上却一成不变,一脸疑问,反问道:“孟德兄这是何故?宦官之事,自有圣上忧心,那轮的到我等白身过问。”
“哦,是吗?即是如此,刘兄当我不曾问过。”脸sè不变,曹cāo笑着回道。
一听他说的话,袁绍道:“此言差矣,刘兄虽为白身,却为国姓,况且,兴亡之事,自是人人有责,你又何须推脱。”
“本初兄言之有理。”说完这句,他却也不再说下去,静静坐在一旁,笑而不语。
袁绍稍有不耐,有些不喜刘诚的态度,虽是这样,良好的修养,让他不至于做出不妥的举动,或说出不当的话,反而曹cāo平淡的很,脸上不曾有变化过,极好收敛住自身的表情,双眼不断在刘诚的脸上留意,好似要看出个真假。
一个时辰后,袁曹二人起身离去,自始至终,也从未再与刘诚提到宦官一事,仿佛不曾说过一般,而桥公大多观看他们闲谈,偶尔插上两一二句,看着三人意味深长,摸着自己的胡子,想着什么?
等袁曹二人远离,刘诚心中放松不少,伪装自己确实有点累,这也没办法,在他拿不定主意,到底要倒向那边前,唯有如此。
看着他,桥玄道:“刘家小子,你是否取字?”
梳理一下脑子,刘诚回道:“有,家父逝世前,为小子留有,取字‘安国’。”
默念一遍“安国”二字,桥玄脸上意味更深,望刘诚那边看上一眼,然后道:“‘安国’,这二字取的不错,想来你心中已有定数,老夫就不便多言,你需好自为之,对于孟德与本初二人,你如何看待?”
想了一下,刘诚也不好回答,对二人,他才刚接触,实在不好下结论,按之前表现来论的话,好像袁绍略差一筹,曹cāo神sè不露,更胜一筹。
他不好一口下定论,采取了折中说法,说道:“我与二人初次相会,各方观察不足,依我看,本初兄修养不错,孟德兄气度不凡。”
听完,桥玄大笑,再次道:“哈哈哈哈,你倒是圆滑,那对于孟德宦官之后,你又怎样看?”
脸sè一正,刘诚淡然道:“若观一人,论人品行,何须看出身。”
“哈哈哈哈……不错。”
袁曹二人出了桥府,曹cāo脸sè平静,嘴角挂起一丝笑容,不言不语,袁绍皱起眉头,率先前行,脸上神sè凝重,眉宇间似有忧虑。
回头见曹cāo不紧不慢,袁绍道:“孟德,我二人本是向桥公询问,不成想中途来了个东平王之第,今rì不成,看来要改rì前来,话说回来,你对他怎么看?”
袁绍指谁?曹cāo自然明白,沉思片刻,他才道:“本初,你多虑了,宦官一事,是急不来的,只能一步步来,不能cāo之过急,至于东平王之第,实话说,我也没什么把握,此人不可小视,他倘若入朝,非敌即友。”
开始,袁绍之所以在意白身二字,反过来劝说刘诚,无非是当下他也是白身,不过他这白身,名不副实,朝廷辟召,他拒绝应召,自称隐居雒阳,实则趁机而起,在暗中布局寻找机会,表面上不妄通宾客,私下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为宦官所记恨,骂他自抬身价。
袁家暂不愿和宦官敌对,常jǐng告袁绍,让他收敛一些,免得牵连家族,但袁绍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同曹cāo几人反宦官专政,到处找机会想要打倒宦官,听着桥公述说二人之事,刘诚也不打断,尽管不知桥公何意?却也不妨他了解二人,又进一步弄清雒阳局势,以便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等桥公为他解说完雒阳情况,他便起身行礼,道出自己前来的目的,希望桥公给出建议。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