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废目> 第十九节 有九条命的“宝老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节 有九条命的“宝老猫”(1 / 2)

在广阔无垠的科尔沁沙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歌唱的是一座山:乌黑的鸭鸡金山哟,忤逆着辽阔大沙漠,雁飞到此发感叹哟,好马行到此缩回头。

无情的鸭鸡金山哟,羁绊着前方的天路,人行到此难活命哟,骆驼到此哟绕路行。

歌中的鸭鸡金山就位于赤城市白城和黑水的交界处,山顶上寸草不生,一毛不拔,像个”绝顶聪明”的大秃瓢儿。

这座大山像一艘孤零零的大破船,被岁月之风吹得骨瘦如柴,突兀地停泊在了沙海之中,不知在等谁,也不知等了多少年。

转眼间,已经到了1948年的年末了,一场大雪让整个的天和地都成了同一种色彩,白茫茫的,分不清东南和西北,也辨不出哪儿是天,哪儿是地。

一场血战就发生在这座鸭鸡金山上。

经过再一次的整休与扩编,白城支队已经成为白城纵队了,白冰是纵队长,宝老十成了第一支队一班的班长,班里有他带去的几个人,巴图是班副。一支队长是个蒙古人,叫道格套。

话说这一天,与多股土匪几经周旋之后的白城纵队一支队刚刚转战到白城的一个小村子进行休整,便有交通员来报,说是有一支大约一千多人的国民党先遣队开进了黑水境内,正准备经过沙漠向白城开过来。

书中暗表,接受国民党九十三军的命令,这支先遣队准备大举进攻白城,先遣队的队长就是桐轩,费璋是书记官,郑霞是卫生队的队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白城纵队向军分区汇报后,决定由一、二、四支队到鸭鸡金山阻击,白冰和三支队断后。

书说至此,不仅要为这支东拼西凑的白城纵队捏把汗了,一支队、二支队、四支队的人数加起来还不到六百人,除了两挺机枪,其它武器都是些老套筒、汉阳土炮、三八大盖和一些步枪,远不及先遣队的势力强大,这可真是拿着一筐鸡蛋往石头上摔啊!

这天,白城纵队的三个支队爬过额莫立达巴山,来到一座叫甘其嘎的寺庙。宝老十想向寺庙的喇嘛打探一些情况。谁知这个庙的大喇嘛却是天生胆小,怕给寺里带来麻烦,一问三不知,两问三摇头。好说歹说的,有一个刚入寺不久的小喇嘛还不太懂事儿,天真无邪嘛,结结巴巴地说了几句,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些信息。

宝老十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断定出,情服是正确的,国民党先遣队没有改变行动路线,仍然按照计划的路线,朝西南方向行进了,那里就是鸭鸡金山的一个小主峰——敖包山。

夜色,沉沉。

寒风,凛冽。

雪花,零星。

白城纵队的这一支队伍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一个个都跑得汗流浃背,浸透了帽子与棉衣。

又累,又渴,又饿,真想睡上一觉,有的战士甚至走着走着就趴在前面战士的后背上打起了呼噜,到最后一个趴一个,就像集体出游的“大眼贼儿“,东倒西歪地睡成了一串儿。

天色终于发白了。

眼前就是鸭鸡金山了。

这时,躲藏在山上的国民党先遣队也发觉了闻风而来的白城人马,桐轩端起望远镜不停地张望着眼前这支部队的动向。

鸭鸡金山的山顶是个秃瓢儿,可山脚却是植被茂盛,方圆数公里的范围内长满了齐人高的杂草和零星的雪里洼儿。

祼露的岩石狰狞嶙峋,张牙舞爪,犹如一头咆哮怒吼的豺狗,正在做出捕食前的准备。

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

子弹鸣啾。尘土飞扬。

白城纵队的一支队和二支队向山顶上的国民党先遣队发起了几次冲锋,都遭到猛烈的阻击,退了下来。

密集的子弹像流蝗一样,几名士兵中弹,当场栽倒在地,一动也不动了,蹭块油皮剐条子肉的已经感觉不到痛了。

白城纵队的兵真的会成为射击的人肉靶子吗?

不能!

“趴下,快趴下,趴下打,找个能挡人的地方再开枪,一边打一边往前爬。”

紧急时刻,一支队长道格套下令,就地卧倒,隐蔽在草丛中匍匐前进,边打边进。

国民党先遣队见眼前这群不要命的人不再发起冲锋,也就停止了射击,喘口气,抽袋烟儿,可累惨了。趁着对面喘息未定之机,道格套向山上喊了起来:“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