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诗经通俗欣赏> 《诗经》通俗欣赏 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诗经》通俗欣赏 21(1 / 1)

庄公并没有听从石碏的进谏,他去世之后,州吁的哥哥公子完即位,为卫桓公。卫桓公即位的第二年,因为弟弟州吁骄横奢侈,于是罢免了州吁的所有职务,州吁出国逃亡。后来,州吁与郑国国君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结交,并联合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袭击杀害了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国君,他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

州吁弑君篡位后,喜欢打仗,也不能很好地安定百姓,因此得不到卫国人的拥护。同年九月,卫国的大臣石碏联合陈国杀死了州吁,拥立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即位,为卫宣公。

在卫宣公即位之前,他就和父亲卫前庄公的姬妾夷姜乱为,夷姜后来生下了太子伋。宣公在为太子伋选夫人的时候,本来是安排齐国的公主宣姜嫁给太子伋。可是当宣公看到宣姜的美貌之后,竟然自己喜欢上了,并把她娶来做妾室。宣姜后来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夷姜死后,宣公听信了公子朔的谗言,以为太子伋一直在记恨宣姜,于是就派太子伋拿着白旄出使齐国,并派人在路途中把太子伋杀掉。公子寿为了救太子伋,顶替太子伋前往,后来公子寿和太子伋都被杀害。宣公失去两个儿子后,只得立公子朔为太子,公子朔即位后为卫惠公。

公子寿和太子伋的党羽对惠公怀恨在心,最终发动叛乱,赶走了卫惠公,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八年后,齐襄公率领诸侯讨伐卫国,平定叛乱之后,重新让卫惠公回到了卫国。惠公的儿子是卫懿公,懿公喜好养鹤,甚至让鹤乘坐大夫的车子,国人大为不平。后来,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兵败被杀,卫国经过了此次变故,也由大国变成了小国。

卫懿公死后,卫人立公子顽的儿子为国君,为卫戴公。戴公即位一年之后就去世了,齐桓公又立戴公的弟弟毁为国君,为卫文公。文公即位之后,为了恢复康叔、武公治国时期的盛况,他轻徭薄赋,时常自省。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长时间地维持。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灾祸而流亡于各个国家。卫文公十六年,重耳到了卫国,但是文公并没有对重耳以礼相待。公子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回到晋国之后,开创了晋国的霸业。

文公去世后,成公即位,是卫国的第21任国君。公元前632年,晋国想向卫国借路来援救宋国,卫成公没有答应,晋国的军队于是改从南河渡过。晋国同时向卫国提出借些兵力的要求,卫国的大夫们准备应许的时候,而卫成公却坚决不借。卫国的大夫元咺(xuān)不满意文公的做法,于是开始攻击卫成公,成公也因此遭到驱逐,逃往楚国。后来晋文公讨伐卫国,分割了卫国的部分土地给宋国,用来惩罚他曾经逃到卫国时受到的无礼待遇,以及这次不救援宋国的过错。

两年以后,卫成公到了周王室那里,请求周天子让他回国,同时希望能和晋文公会面。在周天子的帮助下,卫成公终于和晋文公修好,他也重新回到了卫国。卫成公回到卫国之后,立刻诛杀了元咺。

卫献公是卫国的第25任国君,献公十三年,他让著名的琴师师曹教宫妾们弹琴,师曹教得尽心尽力,甚至还把学不好的宫妾进行了鞭笞。结果这番举动不但没有得到献公的赞许,反而惹怒了献公,被狠狠地鞭笞了三百下。

卫献公十八年,有一次献公提醒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有要事商量,于是两人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都前去待命。结果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卫献公仍然没有召见他们。原来卫献公早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去了园林中打猎。两人得知后,便找到园林中去。在园林中,卫献公也不注重自身形象,穿着猎装就和他们大声说话,这是对重臣的严重侮辱。后来,孙文子起兵,打跑了卫献公,卫献公逃奔到齐国。孙文子和宁惠子共同拥立卫献公的弟弟公子秋为国君,为卫殇公。

卫殇公即位后,宁惠子的儿子宁喜和孙文子因为争宠而互相怨恨。后来卫殇公命令宁喜攻打孙文子,孙文子兵败逃到晋国,请求晋国护送卫献公回国复位。卫献公此时在齐国,齐国国君齐景公听到此事后,与卫献公一同前往晋国请求晋国护送卫献公回国。晋国答应卫献公帮忙征讨卫国,用结友之计引诱卫殇公前来。卫殇公前往晋国会见晋平公的时候,晋平公扣押住了卫殇公和宁喜,护送卫献公回到了卫国。卫献公在外逃亡了12年,终于回到了卫国复位。

卫献公后面是卫襄公,襄公的夫人没有儿子,他的妾为襄公生下了一个儿子,为公子元。后来公子元即位,为卫灵公。灵公的夫人去世后,灵公立宋国的公主南子为夫人。南子虽然是一位女子,却通过灵公掌握着卫国的实权。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访问过卫国,南子与孔子也有过一次隔帐相见的机会。南子在叩头还礼的时候,身上的配饰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论语》中也有记载,子路对孔子打算前去拜访南子非常的不满。后来,孔子认为卫灵公喜好美色胜过了喜好德行,于是离开了卫国。

南子貌美,但生性肆恣,她原本是宋国的公主,后来嫁给卫灵公做夫人。但南子因为宋国的公子朝容貌俊美,于是便和他私通。卫灵公对此并不加以制止,反而纵容南子。公元前496年,卫灵公为了满足南子的请求,召见公子朝,并在洮(táo)地进行会面。卫灵公的太子蒯聩(kuǎi kuì)在路过宋国的野外时,当地的人唱道: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何还不归还我们那头漂亮的公猪?母猪指的是南子,公猪指的是公子朝,意思是说,已经满足了南子,为什么还不把宋朝归还给宋国。

太子蒯聩听后感到非常羞耻,对家臣戏阳速说:你跟着我去朝见夫人,夫人接见我的时候,我一回头看你,你就把她杀了。戏阳速同意后,两人前去朝见南子。南子在接见太子蒯聩的时候,他回头看了戏阳速三次,戏阳速忍不下心刺杀南子,所以一直都没有下手。太子蒯聩频频用眼睛向戏阳速示意,南子觉察到他的脸色有异常,知道他要刺杀自己,特别害怕,号哭着逃走了。南子把这件事赶忙告给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大怒,太子蒯聩也因此逃亡到了宋国。

卫灵公生前想立自己的儿子公子郢(yǐng)为太子,卫灵公去世后,南子遵照卫灵公的意愿,立公子郢为太子。公子郢却说:郢不能做太子,太子蒯聩正在他国逃亡,太子的儿子辄还在,我不敢即太子之位。于是,辄被拥立为国君。太子蒯聩后来又夺回了国君之位,为卫后庄公,即位后他迅速赐死了南子。

卫昭公是卫国的第35任国君,昭公时期,三晋的力量非常强大。三晋是指战国时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称,韩、赵、魏三家原本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其中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的时候,掌握了晋国的实际大权。后来,周天子也承认了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历史上称此为三家分晋。昭公时期的卫国其实已经沦为小侯,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后来的卫国,又从诸侯贬号为侯,从侯又贬号为君,诸侯国的封臣才称为君。此时的卫国,只能算是魏国的一个亲属和封臣,它已经不能称之为诸侯国了。

到了战国后期,各大国之间争相角逐,卫国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弱,到了最后只剩下濮阳城这一块地方。公元前242年,秦国建设东郡,夺取了濮阳等地。卫君又被迫迁到其他地方,此时的卫国已经是名存实亡。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才被废为庶人,卫国才算彻底灭亡,此时已经是秦二世时期了。

卫国虽然生存那么长时间,但始终没有达到一等强国的水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卫国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大部分的国君没有把精力用到治国上,国力内耗一直非常严重,从而始终达不到国力特别强盛的时候。内忧不断,再加上外敌的侵扰,卫国更是走到了下坡路。

卫国的名人有商鞅、吴起、吕不韦、荆轲、许穆夫人。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了战国中首屈一指的大国。在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在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在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商君书》又被称为《商子》,是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后学著作汇编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书中主张依法治国、重农抑商、重战尚武、重刑轻赏,贬斥儒家学说等等。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