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贪狼邪僧> 第七十八章,钟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钟林(2 / 2)

小钟,又称为半钟,因为它只有大钟的一半大小,所以叫做半钟;小钟则多以黄铜铸造,一般以普通成年人的身高为基准,说是小钟,其实不过是相对而言,这玩意可不小而且沉重无比。

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

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为钓钟、撞钟。

至于它又被称为鲸钟,则是因为传说之中中记载,海边有一种动物叫蒲牢,它在遇见鲸的时候,常常会害怕地发出像钟一样的叫声;

因此人们就将蒲牢的形状铸在钟身上,把撞槌做成鱼形。由于蒲牢是遇见鲸才发出叫声的,就用鲸来为钟命名了。

大钟一般有两人约高,形态庞大,数人都合抱不过来,大钟形式:

在上端雕成龙头状的钧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两个莲花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成草间,下缘成驹爪,中间部分则分为池间和乳间,乳间上并列环绕着小突起物。

联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举,又叫做六道。另外,在钓手旁有呈圆筒状的筒插通内部。

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或黄昏,每当那悠扬的钟声响起的时候,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清韵悠静的深远遐想。

嗯,确实如此,金山寺众多僧人都把钟声当成起床铃和熄灯铃了。

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从另一个解读意义上,也说明了钟在佛教寺院生活里,是最具有标志性的礼拜法器了。

丁二少认为这玩意儿是计时性法器,起床、早膳、午膳、休息…………

当然佛钟是有渊源的:

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于是佛陀就告诉侍者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以召集僧众。

阿难随即升上讲堂,手持犍椎说:“我今天来击此如来信鼓,凡是如来的弟子们,都应该闻声而普集于此。”从此,钟就成为佛教寺院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

“鸣大钟及僧堂前钟集众,列殿上,向佛排立。”

“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鸣钟行者,想念偈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

叩击闻听钟声,能够止息一切恶道诸苦,能够使一切众生“俱时得离苦”,使一切受难者得到解脱。

嗯,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咱不知道,也不敢问,不过钟林之中梵音钟自鸣,能锻炼元神,增进修为是真的。

而且一阵自鸣,要撞一百零八下,被称之为“百八钟”:

鸣钟“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

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击钟的时候,应该缓引钟槌,使击出的钟声悠远深长。通常是以三鸣为始,二鸣连续为终;分三通击完,每通三十六下,快十八下,慢十八下。

据说是能够祛除人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人清醒觉悟,获得安顺吉祥。

但,梵音钟的自鸣震荡,可着实是一种耳朵与灵魂的折磨,敲钟声离远了听,都感觉非常洪亮大声;

那么要是距离这么近,甚至就是在那梵音钟之中,那特么简直就是耳朵炸了,元神魂魄感觉都要“欲仙欲死”了!

慢十八下还能有那缓一口气的功夫,而快十八下,特么的就像是机关枪、连环炮一样,嘟嘟嘟个不停,人都要被音波震傻了!

当然,有“灵珠护体,万法不侵”,梵音钟的音波倒是不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但是难受甚至是受伤也够喝一壶的。

咚~咚~咚~

咚咚咚~~

丁二少感觉耳朵都要炸了,人都要傻了,也幸亏是阴神之躯,要是肉体在这里,估计都能难受得大吐特吐甚至是昏厥。

“好像确实让元神凝实了一丝。”

“此法可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欲仙欲死。”

“难受得可不仅仅是我一个。”

………………

如果说刚才法师一脉的一种阴神那叫百鬼夜行,群魔乱舞,而一次梵音钟的一百零八下撞击自鸣之后,瞬间就变成了被打垮的兵,一个个东倒西歪的。

“又来,挺不住了,我先走了。”

“等等我,我也走。”

“我再顶一顶。”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