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路霄和萧露伊两人为三首歌彩排了两遍,效果还不错。彩排结束之后,两人还依旧待在休息室内讨论一些细节,比如唱到哪的时候两人该做些什么动作等等。
到了饭点,两人出去吃了一顿饭,接着便赶往贺龙体育馆了。今年芒果台的跨年演唱会,地点正是放在贺龙体育馆。
前面的节目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路霄也看到了很多熟悉或不熟悉的身影,不过相信那些熟悉的身影,拥有的都不是那些他熟悉的名字了。
终于到了一个路霄满怀期待的环节——郑纯洋要上场了!
尽管之前郑纯洋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唱,但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路霄还是吃了一惊:“这小妞,还真敢唱这歌啊!”
“怎么了?!”一旁的谢子谏出声问道。
他们《我是歌手》的歌手们,节目都是扎堆上的,所以此时正一起挤在一间休息室内。不过刚刚郑纯洋并没有和他们待在一起。
“呵呵!你听下去就知道了!”
台上的郑纯洋缓缓开口,一出声便震惊四座!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嗯?!”谢子谏满脸不可思议地转过头来瞪着路霄,眼睛大得像铜铃。
“嗯,没错,我写的!”路霄淡淡地点点头。
“你小子什么时候写这种红歌、进行曲了?!不不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郑纯洋她为什么会唱你这首歌啊!我完全想不通啊!”
可不仅仅是谢子谏,此时现场的数万名观众及工作人员、电视机前亿万名观众及吃瓜群众,全都想不通啊!
“她说是为了证明她不是台.独主义者。”
“她不是台.独主义者?!怎么可能?!不过……是的话也不会唱这首……你这歌叫什么名字?!”
“《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嗯,歌唱祖国!写得挺好的!”
《歌唱祖国》可不是一首简单的爱国歌曲。
要说简单,那就是它的创作过程了:1950年9月15日,王莘从天津到北京去购买乐器。返程路过天安门时被金色晚霞笼罩的天安门广场吸引,抬头看,一面鲜红的国旗在霞光中高高飘扬,令人心潮澎湃,32岁的王莘灵感突现前面四句歌词脱口而出。王莘登上返津的火车,思绪如飞,边唱边写边打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出来。回家到时,王莘与妻子王慧芬同声哼唱,王莘连夜一气呵成地写完第二、三段歌词。
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
1951年10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王莘谈到《歌唱祖国》时说:“这首歌好”,并特地送给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字留念。从此《歌唱祖国》就成为新中国历代人奋进的合唱歌曲。
这首歌曲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杨沛宜小姑娘幕后献声的版本了。凭借着这首歌,杨沛宜被媒体评选为“2008年最美的声音”。
一曲《歌唱祖国》凝结了爱国之声、人民之心、民族之魂,立即传遍全中国,成为亿万中国人民久唱不衰、响遍神州的“金曲”和跨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