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星系启示录> 第021章 腾飞之翼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1章 腾飞之翼 2(1 / 2)

星际战舰方面,目前只有这两款成型作品。目前我们所拥有的科技人员还是太少,很多项目都没办法开展。

最后要隆重介绍的是,我们历时十二年,经过9款验证机体70000多次的反复测试后,完成的最终机体,被殿下命名为“弑天炎龙”的终极思感机甲。

晏阅指着全息图像激动不已。

这是迄今已知的,单体战斗力最为强大的机甲,毫不夸张的说,“弑天炎龙”可以完美传导并,带来11倍的机师能力增幅。而目前已知最先进的十款机甲:帝国的“炽天”、轩辕帝国的“圣道”、亚特兰蒂斯帝国的“轮回”、奥特联邦的“拂晓”、莱茵共和国的“启示”、昆仑帝国的“天山”、千叶帝国的“幻灭”、帕米尔帝国的“天王”、印加帝国的“阿迪洛克”、玛格丽特联邦的“圣乔治”最多也只能增幅9.5倍。

最值得称道的,“弑天炎龙”因为完美解决了,思感机甲制造中最耗费时间的,密集阵神经元链接系统,所以生产周期从之前的23个月,大幅缩短为目前的不足12个月。

下一步,研究中心计划组织设计团队,对生产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相信1年后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两仪星可以把思感机甲的单厂产能,提升到每年120部。

还请殿下多请一些材料合成、材料组织、机体结构设计、整体装配、传动系统、机械微型化、控制系统方面的专家来研究院。“弑天炎龙”的很多部分,换成其它国家来做可以更强大。帝国歌舞升平太久,武备的研发,已经被许多国家超越了。

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强大的机甲,但是却无法把图纸转化为成品。

有机会我会亲自带先生去观看“弑天炎龙”的实战效果。

以前的数据只能拿来做参考,现实是我们不知道,其他列强的机甲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我们可以这么设想,至机甲诞生近400年来机甲的进化有多少?从2倍增幅到目前已知的11倍。这个数值很难让人放心啊。

而列强目前,公开的最强机甲包括帝国的,都是10年前的产品。我们仅靠殿下挖来的研发人员,都可以做到如此程度。那么如果集全国之力可以达到什么地步?晏阅先生可以告诉我,限制机甲进化的最重要制约是什么吗?

“是动力系统。”

睿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理论物理学界,公布一项新的重大发现。机甲的动力系统,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飞跃。

“基本可以这么认为。这个转化过程一般不会超过20年,除非理论太过超前或者根本就是错的。”

不知道殿下有没有留意到,理论物理学界的情况。

崔煜晨不太清楚先生的意思,请先生直言相告。

相对于其它学科的百花齐放,理论物理学界近150年来,甚至可以说是沉默。天体物理、基础物理、粒子力学等核心子学科连续150年来没有任何重大发现。你们认为正常吗?我拿到了一份绝密的资料,上面显示帝国近100年来,通过各种途径,流向皇家科学院C95研究中心的资金,高达70万亿银河币。这么多钱用来做什么了?C95研究中心又是研究什么的?

“C95,这个编号很吓人啊。据我所知,以皇族字母缩写来命名的项目,只能是帝国最核心、最机密的研究课题。95,照九五至尊的字面意思来理解,C95极有可能研究的是事关帝国根基的项目。”

晏阅先生说的很可能,已经接近事情的真相。但有什么项目值得这么重视?

生命工程?恒星大炮?还是银核?

生命工程是C96。恒星大炮我不清楚,晏阅先生知道吗?

“恒星大炮是C98。机甲是C99。睿先生的提醒让我想起来了一些东西。暗物质。这个项目的研究学者是严禁出国的。之前我的老师一直在,位于皇家科学院的中心实验室参与暗物质的研究,30年前突然消失不见,至今了无音讯。而中心实验室现在则改为粒子力学的研究本部。这其中一定有一些什么东西被掩盖了。”

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再想想一直沿用了300多年的国力划分方式,已经令很多民众心怀不满了,如果这种情绪让有心人利用会发生什么?眼下的这种平静局面,在我这些年的游历看来,更像是一种有预谋的刻意压制,所缺的不过只是一根导火索而已。

殿下观看现在的星图时有什么感觉?

“中南星域列强云集,太空;中北至东北星域超级强国太多,太挤。”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