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一剑会天下> 第八十五节 筹捐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节 筹捐银(1 / 1)

这日早朝,可能是朱瞻基一时又心血来潮,亦或者是他不相信自己会一直处于昏睡那样的状态,抱着有一天能突然改变的心态,来了。众臣在为YN山崩引发的水灾造成的灾害一事争论不休。程小晴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全神贯注在找出他病症的原因上,她关注着朱瞻基昏睡前后的每一个细节。

一时争吵声结束,一片寂静,众大臣这才发现皇后与平时有些不一样。程小晴在这种沉寂中清醒过来,发现群臣都将目光注视在自己身上,很奇怪地瞧着自己,方发现自己的失态。只听赵政道:“关于YN山崩之事,还望娘娘出策定夺。”

“YN山崩一事,死伤无数,百姓损失惨重。各位卿家,此事兹质体大,众位不要为此事争论不休,就从国库中剥银五百万两,送往灾区。不知各位大臣有异义?”程小晴心底非常感激赵政及时替自己解了围。这弥补了她特意请求朱瞻基来上朝而无所得的遗憾。至于这个定夺,只是她的个人观点,谁与她相似或完全不同,她并不知晓。

“娘娘心系苍生,天下幸甚!臣等无异议。”金幼孜朗语道。

“娘娘,五百万两不是小数目,这几年,大明常常对外征战,天灾人祸之事时有发生,而税收年年减少,国库已然空虚,恐怕……。”赵这宗显道。

“五百万两银子也是一定要剥出的,府库既无银子,那便由臣等筹措。”赵政打破一时的沉寂,“娘娘,臣愿捐银一百万两,为灾区的百姓解燃眉之急!”

“一百万两??”众臣一片唏嘘之声。

“众卿家,你们身为朝廷重臣,自应是忧天下之忧!”程小晴眼光一一扫向诸大臣。“还望众卿一解百姓之困!”

赵宗胜等东厂派大臣纷纷上报所捐银两数目,其他两派大臣均上捐银两,他们所捐虽不多,但凑起来也有二百万两。与实际所用数目相差悬殊。赵政提议将众臣所捐数额写出,贴于城外。众臣听闻,为收买人心,纷纷续捐,李道成亦捐至一百万两,赵宗胜以王钺的名义,也捐了相同数目,结合起来,恰好五百万两。一些清廉的臣子根本就拿不出他们所捐报的数目,他们只得与富商打交道,向他们征借了。程小晴也想到了,身为朝廷大员,他们哪来那么多钱,肯定得另想他法,于是命他们十日后将纹银送上。并征询他们,由谁护送灾银合适。

“娘娘,锦衣卫总指挥史赵大人文武全才,由他负责护银前往YN灾区,最为妥当。”赵宗胜道。

程小晴思量片刻,觉得有些不妥,却又找不出更好的理由。

“娘娘,此五百万两纹银是众大臣省吃俭用了几十年,甚至历经几代人才有的积蓄,万不能失。据臣所知,西南一带盗匪猖獗,鱼龙混杂,还有让人捉摸不透的瘴气。因此臣觉得让两位三品带刀护卫赵大人与唐大人一同随指挥史赵大人前往比较合适。”李道成道。

“的确,有了集武功、智慧、胆识过人于一身的三位大人一同前往,的确是个万全之策。那就这么决定了……”程小晴正欲让郑直拟旨,却被户部侍郎于谦打断,他已调回京师。

“皇后娘娘,两位带刀护卫大人是保护皇上与娘娘安危的,不宜离开娘娘与皇上左右。五百万两之巨,行程定十分地缓慢,若冒然将让他们担负此项往返需近半年光景的差事,恐有不妥。望娘娘三思!”

“于大人所言甚是,而赵大人身为锦衣卫总指挥史,探查各类案件与掌管京都安宁,也是不便长久离开。”程小晴再次俯视群臣,“除此三人外,朝中再无人了吗?”

沉静,沉静再次笼罩整个大殿。

程小晴正为这种气氛感到压抑,见赵政那一副满不在意而又自信的神情,立刻宣布退朝,便命赵政留下,将他传至武英殿。

“娘娘传臣来,所为何事?”

“赵大人如果想不出由谁担任护送官银,恐怕就得由赵大人亲自出马了。”程小晴道。

“哦,这么说,臣还真得尽快想出个法子才行。”赵政道。

“赵大人,你就不要再与本宫打哑谜了,说出你具体的办法。”程小晴道。

“娘娘威逼,臣吓了一身冷汗,终于有个方法冒出来了。”赵政停顿片刻后说道。“由朝廷悬赏万金,选拔人才,举办一次文武大会,选出文、武获胜的前三名。”

“然后让此六人担当护送官银。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若此六人不齐心协力,品德低劣,恐怕也会有辱所托吧?”程小晴道。

“娘娘只说了一半,谁说非前三名者就不优秀了?只要有这次文武大会的举行,就一定有能人前来京师。到时,我们专门设置一个免费接待他们的地方,私下对他们进行考验,品行与文治武功都通过了,再秘密授以他们担此大任。”赵政道。

“用朝廷选用人才作幌子,挑选出担当大任的人,以赵大人的才识,相信定能找出合适的人。也不失为好计策。”程小晴端祥着赵政,“接待他们的地方就用赵大人你的‘王记客栈’吧?此次应选的人一定多,那就要赵大人破废了。”

“为朝廷办事,花点钱财算什么呢?”赵政道。

“以前为一文钱都斤斤计较的赵大人,现出手如此大方,赵大人的转变不可谓不大。”程小晴道,心想一个人变起来真的很容易,难道他会那么快的忘了自己,而爱上李佺贞。

赵政心想,她毕竟不了解我,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为一文钱去计较过,不免失落,喃喃而语,“娘娘若无其他事,臣告退!”

“慢着,赵大人,在十天内举行比赛,会不会太急了些,远离京师的人都没有时间赴京。”程小晴道。

“比赛在一个月后进行,我们只须在十天内赶到京师的人中找出适当的人担当大任就可。”赵政笑笑道。

“如此更好,不过本宫觉得有必要在京城东南西北四个门外设置关卡,至少三道,应征者通过了,再登名,进入京师,不知赵大人意下如何?”程小晴道。

“娘娘所言甚是,但所派各城门负责出道难倒才子的大臣,自身的文治武功要强才行。而且不能让他们徇私舞弊,否则会有一批真正了不起的人被拦于门外。”赵政道。

“赵大人所虑有道理,那就派东厂与锦衣卫秘密监督,这样应该就不会有问题。”程小晴道。

“那就这么定了,文试的裁判就由老成持重又而得高望重的太傅杨士奇大人担当,娘娘认为如何?”赵政问道。

“这个当然了。至于武试的就由赵大人你负责。”程小晴道。

“可是这样一来,朝廷反对的人肯定很多。”赵政道,想到如此安排,东厂势力肯定不会同意,而国公方虽对其没有弊,但也无任何利,可能也不会同意。

“现在哪还顾及得上他们的反对?!”程小晴思虑片刻后,担心事情微复杂,不好处理,又重回话题对赵政道,“就算定下‘赛前打斗者一律取消比赛资格’这一规定,但这一规定肯定是束缚不了傲气的文人及爱斗的勇夫,到时,‘王记酒楼’定会混乱,需要本宫派人维持秩序吗?”

“不用了,不管是文斗还是武斗,让他们尽管斗。我们在一旁冷眼旁观,还省得我们对他们进行考核。”话虽如是说,赵政却已经思量着如何进行处理了。在做一件事时,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他真没想到她说的混乱的情况。

“不管他们如何自相斗,有你们在,也不怕伤及无辜。”程小晴道。

“娘娘过誉了,我们又不会分身术。为保无辜人的安全,还是请娘娘再安排三人分别到城东、南、北的三家酒楼负责。”

“你与玉妍负责城中与城西两家酒楼,本宫再令天明,赵、唐两位大人分别管理另三家‘王记酒楼’,以确保万无一失。”程小晴道。

朝廷悬赏黄金万两选贤任能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王记客栈’陆陆续续有手持盖着官印的写有各自姓名的大小不一的纸张的文人和武林人士前来登记免费住栈。城中酒楼的吴掌柜耐心而又认真地执行着赵政吩咐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将文武士人分开登记,但安排他们住同一间屋子。在第五天的时候,到来的人陆续增多,赵政带着钱布身着平民衣衫在京城五家客栈巡视。亓泰与楚楚、水月在负责登记城中参加比赛的名册。各家客栈前的热闹及因聚集了文武能人而产生的特殊氛围让赵政感到很特别。那种情感是说不清楚的。与友人或亲朋在自己府上停留宿夜的感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前者是与亲朋一起畅谈、玩乐,存在着缘份。而后者呢,他们不过是这里的匆匆过客,后会无期,这种短暂的欢愉难得而又难忘,值得珍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