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人皮猜想> 99、另一个多重人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9、另一个多重人格(2 / 2)

何志秦接近档案袋,马上派人去查吴沙的背景信息。

但我不想等,也不能等。

我不管常坤的态度,直接问吴沙:“你刚才说,石玲的情况,跟你的一个病人情况很像?”

他愣了一下,说:“石玲?哦,你是说你们这边的病例对吗?我之前不知道她的名字。是的,我在内网看到这边医院的求助,所描述的病况,跟我的一个病人情况很像。所以我过来看看。”

“你那边的病人是什么样的情况?”

“是个女孩,今年26岁,发病住院的时候,是20岁。”

“现在呢?”

“还在医院。”

“你是说她的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六年?”

吴沙很慢地摇了摇头,说:“恐怕不会止六年,到目前为止,我完全看不到康复的希望。”

我感觉瞬间掉进冰窟窿。

手脚冰凉。

六年。

六年还看不到康复的希望。

我觉得身体有点摇晃,常坤扶了我一把,让我在椅子里坐下。

我请吴沙讲讲他那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越详细越好。

他开始讲。

他的那个病人叫姜恬,六年前住进医院,三个医生对其进行会诊,半年以后确诊为解离症,就是多重人格,虽然不完全符合我们原先所定义的解离症症状,但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释。

她体内确实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格,最初的时候,是白天一重人格,晚上出现另外一重。两重人格的区别表现在个性,脾气,表情,动作,对各种东西的喜恶等方面。

但是身份上没有差异,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她都知道自己是谁,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父母叫什么,朋友叫什么,老师叫什么,包括童年时候的记忆,都非常清晰一致。这不符合医学上对解离症的定义。看上去她是有两个人格,但身份却是一致的。一般多重人格的病人,体内的每个人格都有一个独立的身份,可能互相关联,也可能互不关联,但不会是同一个身份表现两种性格。

我抬头问杨医生:“你在内网上的求助是怎么说的?”

杨医生正听得入神,越听越吃惊,扭过脸来回答我:“我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石玲的症状,没有说得这么细。”

吴沙问:“你的意思是,我刚才说的姜恬的症状,跟石玲的,很像?”

我没回答。

杨医生看了一眼常坤,也没回答。

然后吴沙继续说。

姜恬原本是个很乖的女孩,非常乖,人也漂亮,真的是个很招人疼的孩子。家庭背景也好,爷爷是退休干部,父母都是教授,她念书很好,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美院。这个病是在她大四那年暑假得的,之后,就再也没能出院。

美院。

美院学生。

我对这个词敏感,但是一时间想不清楚为什么。

我让吴沙等一下。然后坐在椅子里低头闷想。美院学生。美院学生。我所接触的人里面,没有美院方面的,更没有美院的学生。可这个词的确触动到我哪根神经了,以至于身体都弹了一下。

常坤拍拍我的肩膀,说:“陈家坞连环命案最初定案的两桩死亡,其中一起就是一个美院的女生。”

对。

就是这个!

之前有一个美院的女生。

现在又出现一个美院的女生。

一个死了。

一个变成了多重人格在精神病院住了六年。

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肯定有联系!

我问吴沙有没有姜恬家人的联系方式,他马上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子,把电话号码找出来给我,说:“我来之前跟杨医生通过电话,杨医生说石玲的身份比较特殊,是警察,而且跟好几桩案子都有关系。我当时觉得,两个病人症状相似,你们可能需要了解姜恬的情况,所以都带来了。”

常坤走到外面去打电话联系姜恬的家人。

几分钟后,他走进来,面色凝重,说:“姜恬大四那年暑假,跟同学一起到江城的几个农村采风画画,前后呆了大概二十天,采风结束之后回学校住了半个月才回家,回家差不多一个星期后,家人才确定姜恬精神状况有问题,之后到了三家医院就诊,最后实在没办法才送进蓝天康复中心。”

我问:“她出事那年到江城来采风,到过哪些地方?”

“她的家人不太清楚,不过已经去联系她的老师了,当年采风是学生自主选择地方,没有老师带队,联系上老师以后还需要找到跟姜恬一起采风的同学,恐怕需要一点时间。”

我猜根本不用费什么时间。

我猜姜恬铁定到过陈家坞。

至于在陈家坞到底发生了什么,倒是真要问问当年同去的那几个同学。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