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潘凤立志传> 第三十九章 圣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圣旨(1 / 1)

等到潘凤一行换好了礼服之后,并州军与抚军中郎将所部除了值班的卫兵之外,已经全员集合。、

此次前来宣旨的是小黄门蹇军,从这名字上,就很可以看得出来,这人一定与曾经的黄门侍郎,而今的上军校尉蹇硕有关,要不俺,这个蹇姓可是哪里那么容易就能够找出来的了。

虽然没有与十常侍还有那蹇硕有过最直接的直面接触,不过,潘凤对于十常侍的好感是相当欠缺的,这不单单是因为有着来自于后世的坏印象,更是因为卢植当年的故事,而对于蹇硕,潘凤则更是见也没有见过一面了,自然更谈不上感觉了,当然,在潘凤的印象中,这蹇硕是极为的得刘宏的信任的,甚至随着这年纪的增长,越是如此,从这蹇硕能够以一个宦官而成为上军校尉上看来,就很能够证明这一点,看来,这蹇硕已经是越来越重要的了,而且,很快就能够成为刘宏手下所不可欠缺的亲信了。那么,这一次,前来宣旨的不是那十常侍一系的人,而是出自于这蹇硕的人,那么,显然,这个旨意应该是不会差的了,真是让人期待啊!

其实,潘凤不是什么度娘,更不是百科全书,虽然也算得上是博闻强识了,可是,对于这蹇硕的认识还是不深刻的,要知道,在后世的资料上显示蹇硕绝对是刘宏的最大亲信啊,要不然刘宏意外的去世,只怕这蹇硕是要取代了十常侍的地位的,不过,终究是差了一步,在刘宏被十常侍毒杀了之后,蹇硕被十常侍怂恿着何进给除掉了。

当然,此时此刻的潘凤是无从知晓这件事情的,不过了,潘凤是掩饰不住他心中的激动的,毕竟,这可是潘凤第一次接旨了啊。人的第一次都是非常重要的嘛!潘凤如是想道。

那传旨太监乃是司礼监的小太监,既然是姓蹇,那自然是蹇硕的亲信了,长得也是四方大脸,鼻直口阔,虽然白面无须,倒也算得上仪表堂堂,要不然也不会成为这宣旨之人的啊。

潘凤率先向那蹇军抬手抱拳道:“不知公公远到,实在是有失远迎啊!”

那蹇军容色一变,要知道,太监可是不完整的男人,而这些不完整的男人们其实内心格外的敏感,对人的态度也是如此,而潘凤以一军大员,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来,且不论是真情实意,还是假情假意,总之,已经是很让蹇军动容的了。

于是,蹇军感激的看了潘凤一眼,“好说好说,潘将军一心为国,劳苦许久,实在令我等佩服不已啊。”当下恭恭敬敬取出杏黄锦缎的圣旨高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潘凤听那圣旨文字生僻,之乎者也,努力细听也只听得个大概意思,无非说他劳苦功高,是一些表彰之意,这也原在潘凤的意料之中,所以也并不觉得意外,只到那蹇军念道:“荡寇将军潘凤,勇冠三军,诛杀乱贼,力挫乱贼气焰,朕心欣然!赐宝剑盔甲各一,黄金二百两,通传三军万民,奉以为式”的时候,潘凤再也有些忍不住了,那啥,这是陛下钦赐宝剑与盔甲了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尊荣啊,这可也不是说笑的啊,便在潘凤感动的时候,那蹇军微微的楞了一愣,却很快又继续念了下去:“然,抚军中郎将所部,久疲在外,朕心不安……”

等到那蹇军高声宣读完圣旨后,潘凤与潘凤所部众人还没有缓过神来,只到高顺碰了碰潘凤之后,潘凤这才连忙的回应道:“臣接旨!”然后命人恭恭敬敬将圣旨接过,摆于香案之上。

潘凤这才说道:“快给公公看茶!”

那蹇军刚刚坐下,早有下人敬上香茗,同时将一个紫檀雕花的精致小木盒放在蔡公公面前,躬身退出。潘凤压抑住心中的不满,笑着道:“公公一路辛苦,一点小意思还请公公笑纳。”

那蹇军伸手将紫檀小盒打开,一片光华升腾而起,只见里面是一颗硕大的夜明珠,耀眼生花,竟是千金难得的宝物,便是久处皇宫见多识广的蹇军也不由惊得呆了,不由喜笑颜开,连忙将木盒放入怀中,呵呵笑道:“潘将军客气了,不过,潘将军权且放心,这件事情,都是那帮阉竖闹出来的,陛下还是非常关心你的!”

潘凤笑着说道:“陛下圣恩浩荡,凤无不一刻不铭记于怀!”

蹇军也看得出来潘凤的言不由衷,不过,这拿人手短,再加上蹇硕也命令他要与潘凤搞好关系,所以,便也就很识趣的离开了,给予潘凤一个与其下属商议的机会。

果然,这蹇军一走,潘凤所部众将全都聚集了过来,原本,胡车儿等人还没有明白那圣旨上究竟是一些什么内容,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由邓茂等人讲清楚了,不由得都有些愤愤不平,虽然,这陛下的赏赐是不少的,除了潘凤有宝剑盔甲,还有三百两黄金之外,潘凤全军更是有白银万两的赏赐,这可与当年平定黄巾之乱时候的赏赐也差不多了。

这本是极高地恩典了,可是,这接下来的内容却是众人所无法接受的。

一进入这帐门,胡车儿便就率先的囔囔了起来:“主公,这究竟是什么了,好端端的就让我们班师回朝,这是什么意思!这才刚刚打仗了而已,我老胡还没有打够了。”

而高顺等人则不免是有些惴惴的,与这胡车儿不一样,众人还是能够看得懂这圣旨里的内容的,在这样的时刻,让潘凤全军回归,将这平叛的事情交给了并州刺史丁原,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啊。

其中所蕴含着的深意,实在让众人觉得有些不寒而栗,要知道,这临阵换将,向来都是大忌。朝廷诸公,又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可是,这个旨意还是下来了,这就说明,不单单是陛下,更是朝廷中所有的人都赞成潘凤所部的回归,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的信号。

而潘凤知道,这件事情,只怕是落在了巨鹿郡的身上,是的,那个拒绝投降令,只怕是触动了某些人的敏感的心,来借此用来打压自己了,潘凤不由的掏出了那写好的奏章,要知道,潘凤始终觉得乱世用重典,这是没错的,其实治世也该用重典,刑法本身只是起震慑作用,就像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那就是要是杀人只用交1块钱罚款,那这个国家还能要吗?就像是后世那么多的酒后驾车也是一样,如果说着酒后驾车是死刑,你看看还有人感酒后驾车吗?

这都是相对的,刑法再重,只要你不违背法律,那么他就不会用在你身上。真正让这么残酷的事情降临人间的,其实就是罪犯本身。

武器无罪,刀剑也无善恶。善恶在于用它的武者。吾执吾刀,杀该杀之人,无愧于天敌可也。虽然后世看来都是无谓的事情。

想当年岳飞抗金,那是宋朝的大英雄,可是现在中国一统了,无所谓汉金,所以岳飞都称不上是英雄了。他当时杀的敌人如今也是我们的同胞了。可是在当时,他就是英雄。

如果侵略者烧毁你的家园,强奸你的姐妹,屠杀你的亲人,你捉到他会如何对待?给他讲道理让他知道他是不对的,然后笑着对他说,欢迎下次再来?

从世界历史上看,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发展演变有其明显的特色,这种特色就在于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进程一直延续,没有发生中断。自古至今,“刑、德”被视为治国安邦的两套良策,所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就必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变,法也从原始简单的习惯,逐渐向着结构严谨、富于哲理的模式过渡,中国历史上法律的变革,实质上代表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与人关系的根本性问题所作的思考,集中、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所以,刑罚作为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发展与变化,实质上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浓缩。刑罚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代不同的当权者亦有不同的举措。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是以原始的野蛮、落后、残暴向着文明、慎刑方向发展。

不过,潘凤知道,这暂时不是自己去思索的时候了,更再说,这一切都是假的,唯有这圣旨是真的了,潘凤所部全员回朝,虽然这圣旨上全都是嘉奖,那么,回去之后,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会不会就此而被打入大牢?!

潘凤头一次觉得这个刘宏,似乎有些不可靠起来了,毕竟,这汉灵帝在历史上的名声,还是非常的让潘凤汗颜的啊,这底子也实在让人心忧不已啊,难怪人们总是说,一日为贼,终身为贼,这人的印象总是这么的片面……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