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潘凤立志传> 第三十四章 分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分裂(1 / 1)

这一次对于这些城外投降的李大目军残部的处理态度,再次出现了一番激烈的争执,潘凤的不接受投降政策与并州军的招降政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且,这样的冲突是来之于双方中层将领之间的。

作为并州军的领袖并州刺史、骑都尉丁原在潘凤的劝说下,已经与潘凤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此时的招降不利于民心的稳定,也不是一件劝人为善的事情,所以,两人一致下达了不招降令,或者又叫做变相的杀降令。因为,这些家伙已经是放下武器,失去了战斗意志的了,不过,潘凤军又不管不顾的将他们的武器扔给了他们,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准备进行一次击杀。

在潘凤于巨鹿郡解释的时候,潘凤所部已经全员的赞成了潘凤的意志,并且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是的,杀人偿命,血债血偿,这是必须的,狼不会因为猎人的一次纵容,而变成听话的狗的。这个道理,只要能够放下那个心结,其实讲起来也还是很简单的。

不过,并州军内部则发现了分歧,是的,虽然并州刺史、骑都尉丁原已经下达了不招降令,可是,这并州军的内部居然就此而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派赞成实施不招降令,一派则坚决的不赞成实施不招降令。这两派之间,甚至都不惜以亮剑为代价。

这让潘凤所部对并州军的印象大打折扣,而要不是潘凤看得出来那丁原真的是掌控不住下属的话,几乎都要以为这是丁原在刻意的阳奉阴违。到了这里,潘凤也终于明白了过来,为什么丁原的手下有如此强悍的一支并州军,却还会被吕布轻易的给杀死,原来,这丁原的驭下能力实在是糟糕啊,是啊,结合起这些日子以来,丁原的表现,确实如此啊,丁原就是那种很纯粹的冲阵突将,而并不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独领一军的将领。

对此,潘凤不好插手,毕竟,这是并州军内部的事情,只是潘凤所部还是不管不顾的实施了不招降令,这最终导致了并州军的不赞成不招降令的一部负气而走,这一帮人占到了并州军的三分之一,为首的便是那袁绍的外甥高干,是的,这个现在年仅十三岁的高干,此时还并没有表字,居然便就能够在并州军中独树一帜,这除了他本身的能力之外,那四世三公的出身到底也给予了他不小的便利。

而对于这个日后能够在河北平定之后,与袁绍的三个儿子各领一州,成为并州牧的高干。潘凤的印象顿时打了一个折扣,虽然,这高干在三国类的游戏中,武力值达到了八十多与统御值也有七十多,也能够算是一个小牛人了,可是,就仅仅从他这沽名钓誉的行为,与不顾大局,擅自煽动他人一起负气出走的行为上,便知道,此人的结局果然是不会太好的。

而这么一个小波折之后,并州军对潘凤所部其实多少也是有了一些心结的,似乎正是潘凤所部造成了并州军的分裂,虽然丁原没有说什么,不过,潘凤能够感受得到丁原麾下的那些中层将领们的浓浓敌意,这是让潘凤所哭笑不得的,不过,潘凤也不屑去解释,此事,自己问心无愧,所作所为是符合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是符合了历史的必然趋势的,又何必为之而反思了?!

在解决了这些城外的李大目军残部之后,潘凤指挥部队将这广平郡城团团围住,可惜这广平郡丞到底也是冀北名城,城高墙厚,且有护城壕沟,一时半会倒也攻击不下,再加上并州军擅于野战不擅于攻坚的情况之下,还断然的拒绝了潘凤的指挥,自行组织了几次强冲,反而损失了一千多人。

这让丁原等人直恨的是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

并州军借以闻名的是他们的骑军,而不是攻城部队。更何况,此时此刻的并州军正处于那心浮气躁的阶段了?!

围城一日,粮食也渐渐不多了,天中又漂起了小雨,丁原独自坐在帐中,面对这一筹莫展的场景,丁原心中暗自惆怅,说到底,攻城不外乎越河壕,冲击城门城墙,攀城和最后的巷战追击四部份。

然而城中的黄龙所部,既然能够与张角相提并论,那么其部属的能力起码也要比别的乱军强悍上许多的吧,而且,这城中的乱军对高顺的惧怕之情,只怕也因为昨日的守城胜利及黄龙出色的箭术而有所缓解了吧。

更何况,他们得城壕保护,又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加上其兵力还有两万余人,可随时进行反守为攻,突击劫寨。可以说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的。

而并州军与潘凤所部的粮草加起来,也只够三日食用,若不能尽快攻下此城,怕是不得不退兵回城啊。

唉!这潘荡寇什么都好,就是为人太执着,而自己的那帮手下一个个还都对潘凤不服气,是啊,毕竟潘凤的年纪摆在那里了,在这论资排辈素来比较严重的并州,这是潘凤的一个大短板,可惜曹性他们不在啊。

丁原不禁有些后悔,没有带出与潘凤关系交好的曹性、杨奉等人,要不然,又何至于现在自己的麾下大多与潘凤关系不佳了?!

便在丁原感到郁闷的时候,潘凤的心情也颇为有些不爽快,唉,别人的穿越都是一帆风顺的,怎么偏偏自己的穿越就这么的多舛了,潘凤不禁憎恨道,不过牢骚始终是牢骚,还是要搅尽脑汁的想啊,只恨那黄龙不爱木马,否则便可重演西方的木马屠城记了。呵呵!

都什么时候了,自己居然还能想到这些,潘凤不由暗自佩服起自己起来。

毕竟,这并州军突然所表现出来的不合作,使得潘凤不免显得有些束手束脚,唉,到底还是独领一军来得自由爽利啊。是啊,这一加一在很多的情况之下,可并不会都是等于二的啊,现在这样的情况显然就是如此,多了并州军之后,在短暂的快活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越发的觉得还是没有并州军在一边的好啊,这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非常适合潘凤此时此刻的心境。

潘凤苦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帐外的细雨慢慢的发呆起来。对了,不是众多兵法书中都提及到:“攻城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引敌突围”之语嘛。如今围城太急,怕是更加坚定了黄龙他们的守城之意,不如围三面,放一面,这样既可以使得攻城的部队在局部地方多起来,又能够使得城中军心不稳。不过,如果开着一面,黄龙趁机从此带兵来偷袭,那又该怎么办了?

潘凤又再次的陷入了矛盾之中...

是日的军事会议,诸将无不气馁万分。潘凤与丁原端坐在主席上倒也不甚言语,只看并州军诸将争执不休,有要求援的,有要退兵的,就是没有什么人提意见强攻,毕竟前日强攻的损失太大了。

看着诸将意气消沉,丁原不由恼怒起来,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大怒道:“诸将只在这里左言右语,有何作用?今奉圣名前来平叛,今已由潘荡寇麾下高司马斩杀了敌将李大目,已胜一阵,诸将缘何因前日小败,而惆怅万分?黄龙小儿,无甚能为,吾必破之!再言退兵者,我丁某的宝剑倒也饶不了他!”说罢,“铮”的一声,宝剑出鞘,斩断身前的案几,睥睨四方。

诸将观此场景,无不目瞪口呆,相视愕然,不敢再语。潘凤看了看,想要出来圆场,不过这个时候,两个系统之间的互相敌视情绪还是很大的,也无法真正的如愿,于是瞥眼看了看孙乾,这个时候孙乾领悟了潘凤的意思,站了出来说道:“丁刺史有所不知,叛将黄龙乃是黄巾之乱的另一重头,自小通习文武,此人确有英雄之才,还望将军小心面对,不可过于轻敌啊。”

武将们对于文人,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之下是比较宽容的,尤其是现在这样的世族名望占据了很强地位的皇汉更是如此,这要是往后几年,在乱世之中,只怕也就无所谓了,不过,在现在这个时刻,到底还是人们对知识感到敬畏,对读书人感到佩服的。

所以说,这劝解提醒之言,只能够是孙乾这样的名士来说,虽然孙乾的名望是非常非常的一般,不过出身于郑玄的门下,这无形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的。

能够出身于世族,还能够拜在名门之下学习,这本身便是一项值得骄傲与受人尊重的要素,因为,这个时代,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也是非常实用的,生以师贵的现象不绝如缕,更何况孙乾的老师是那名儒郑玄了?!

这在皇汉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名片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