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旁的东方朔站了出来,道:“圣上!微臣身体突然感觉又所不适,先行告退。”他实在是不想看到董仲舒和汉武帝要毁掉那些书,他更不想知道这些书将何去何从!这种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
汉武帝笑道:“你这个老滑头,好吧!准了,你去吧。”
等东方朔走后汉武帝道:“董爱卿以为如果是好?”
董仲舒道:“圣上!草臣觉得将它们付之一炬的好,不然前面的努力我们都白做了。”
汉武帝略有思索地道:“付之一炬?嗯......!走!带孤看看那些书去。”
汉武帝捡起一卷书册看了看,惊愕的问道:“董爱卿!你想连国库里的“字典”也烧掉?孤已经容你将《周易》,《系辞》毁了,孤也业已成了千古罪人,若是给后世之人知道真相了,那孤就要遗臭万年了!孤已经答应过你提倡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天下文字,你怎么还要把“字典”烧掉?如果把国库里的“字典”都烧掉的话,要不了多久,整个天下人都会变成白痴!难道你们儒家真的就容不下天下万物苍生了?”
这......这......!董仲舒无言以对。
要了解汉武帝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就一定要了解中国是个阴阳学大国。
例如:“阴”字,阴字有两三种写法,第一种“阴”,这个“阴”字本代表不会发光发热的事物。
第二种“荫”,这个“荫”代表局部某种物体挡住了太阳光,使某个局部产生了阴(荫)暗。
第三种“陰”,这个“陰”则代表变天了黑云挡住太阳的光,使得整个世界都阴(陰)暗了。
在现实社会中从汉武帝重用儒家开始,这个“陰”字被当着繁体字淘汰了,而统一使用这个“阴”字和偶尔使用这个“荫”字。
例子(二),“礼”字,“礼”字本来有三种写法,第一种“礼”,这个“礼”字,代表见人时衣着要得体,举止,语言要文明,属于国家之礼。
第二种“禮”字,这个“禮”字,代表与社会上朋友的礼“禮”上往来。第三种“礼”字在字典里是找不到的,这个“礼”字在“衤”字旁多了一个“豆”字上加两个丰字,这种写法的礼字代表家庭亲戚之间的礼上往来。两个“丰”代表一阴一阳。
例子(三),“道”字,“道”字也有五种写法,第一种就是这个“道”字它代表道路。
第二种“導”字,这个“導”字,道字下面一个“寸”字,“寸”代表法度,一国统帅要让一个国家正常运行,靠得是法度。所以这个“導”字才是国家领导的“導”。
第三种“导”字,这种“导”字,上面一个“巳”代表时间,下面一个寸字,意思是教导一个人不光要法度,更重要的是时间。它代表向导,指导。
第四种“衟”字,它本是道家“道”字的真正写法。这个“衟”字,由“川”字,“行”字,“百”字,组成,意思观察天下山川河流和生命本源者。
第五种“噵”字,这种“噵”字,道字下面一个“口”字,代表说话。
你看“導”,“衟”,“禮”这些字都被当成繁体字淘汰了。文字被乱用了,这就叫文统一。
现在的史学家们都说文统一是秦始皇让宰相李斯搞得,我也只能呵呵了。区区一个“秘书监”跟一国宰相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让李斯去干“秘书监”干的事,那是在污辱他。
汉武帝为什么会同意董仲舒所提的“书同文,车同轨”呢?原因是董仲舒在打造孔子时,把孔子打造成了一个特别讲“礼”“义”的人,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每个文字都是按照宇宙的现象,社会的现象,生命的现象,家庭的现象,个人的人生现象等编造的!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字是为了好看而编造的。
董仲舒把孔子打造成一个讲“礼”,“禮”,“li”义的人,那么问题来了!孔子讲的是那种“礼”呢?是国家的礼?还是社会的禮?还是家庭的“li”?如果说不清楚的话,这个孔子就没法塑造了。因为人界圣人必须是完美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废除一些文字,把这些废除的文字当成某个文字的繁体写法,这样孔子的形象就好塑造了。
如果不这样,要不了多久,这位虚构的孔子的真相就会露出来。唉!万恶的汉武帝,万恶的儒教,以毁灭人类文明的方法去塑造孔子,他们竟然还把这种事栽赃到秦始皇头上。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真正历史,就一定要去了解“阴阳学”单从汉武帝独尊儒家这件事上来看,汉武帝是中国几千年来最爱篡改史书的帝王。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