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绿兮衣兮> 第12章 收复盛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收复盛乐(2 / 2)

“尉眷英勇不凡,陛下可多给他一切机会立功,臣敢说,将来他必不输于司空奚斤那些人。”

拓跋焘笑了:“既然堂兄说了,朕会听的。”

拓跋素笑笑,半晌又道:“臣,还有一言,是私事,陛下可听?”

拓跋焘皱眉:“你的私事?”

“不,”拓跋素低笑,“陛下的私事。”

拓跋焘眉皱得更厉害:“你说什么?”

拓跋素施施然拿出一纸,“刚才高允的人送来的,姑臧距此有多远?他花了十天,臣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信如此重要啊?”

拓跋焘猛然拿过,他还没有过这么失态的时候,当初让高允带几个人去留在沮渠前云身边,正是为了信件传递的方便,高允也将这件事办得很好,留下几人的都是马术精兵。

“闻君与柔然再战,甚忧之,愿随信即收凯旋捷报。前云”

短短数字,拓跋焘居然笑了起来,她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居然能把信送到盛乐来,甚忧之,我的本事你就这么不信任?

“陛下?心情可好些了?”拓跋素含笑问。

拓跋焘正色:“你知道这是谁的信?”

“还用猜吗?前云…公主了?”他之前习惯称呼沮渠前云的名字,这时在拓跋焘面前,忽然没意识到,改口改得僵硬得很。

拓跋焘扫他一眼:“前云就前云吧。”他轻轻叹了口气,“朕以为,朕不会将她放在心上,可这些日子以来,却不能不想她,为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女子,朕还真是一头栽进去了。”

拓跋素没想到会在此时听见他真心表露,忍不住抽了口气,暗恼自己不该这时候送来这封信,高允真是害人不浅。

拓跋焘看见他咬牙切齿的样子,忍不住说道:“别担心,前云不会成为朕身边的祸水的,那天如果她在,或许都用不到长孙翰,她的射箭之准狠,绝不在他之下。”

拓跋素愣了:“高允说前云救过陛下,臣本以为只是偶然相助,难道?”

“而且前云精通柔然语和鲜卑语,无论放到哪里,都只会助朕,”拓跋焘依然沉浸在夸沮渠前云的状态里,“只可惜啊,真可惜。”

拓跋素暗暗道:“完了,陛下的想法是猜不透了。”

可惜沮渠前云再有本事,也还是一个命运不在手中的异国公主,只望她最终能抛开一切,不要让一生虚度。

“陛下不想做点什么吗?”

拓跋焘笑看他一眼:“这样不是很好吗?国事朝政,军队征战,朕身边已有许多人,”他看了眼手中的字条,“一战过后,她寥寥数语,就可以让朕愉快,朕觉得很够了,也不打算做多余的事。”

拓跋素点点头:“陛下的自制,臣很佩服,也很赞同,况且遇到好女子,也不必一定要留在身边。”

拓跋焘倒是意外,“堂兄,朕不知道你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到今天也没有给朕找一个堂嫂,对吗?”

拓跋素哑然,“陛下,臣,臣只是逍遥惯了,陛下可千万不要为臣,费心啊?”

拓跋焘瞥他一眼,淡淡道:“放心,朕有很多事要做,没有那个闲工夫。”

拓跋素挑挑眉,还未说话,长孙翰已经走上前了。

“陛下。”他拱手道。

拓跋焘收了方才轻松的神色,威严道:“朕已经派人去告知娥清,你要整军待命,等娥清一来,朕要你们出兵追击大檀残部,这次不是冒险,朕要主力军当面给他重击。”

长孙翰立刻道:“臣领旨。”

“长孙将军,”拓跋素温和道,“这次长孙将军和部下杀敌勇猛,立下大功,陛下会有重赏,等到这次长孙将军得胜归来,我等再一起为长孙将军贺。”

长孙翰笑道:“常山王殿下过奖了,长孙翰承殿下吉言。”他一向不喜邀功,也不会和人奉承,但拓跋素为人清廉正直,一向得他敬重,所以在他面前也偶有笑言。

“在娥清赶来之前,要注意边境守卫,公祭之时,朕想要的是所有将士的诚心。此后每逢战事,战后的公祭都不可免,这算是我大魏军中新规,明白了?”

拓跋素和长孙翰立刻回道:“臣等明白。”

十四日后,娥清领兵到达云中盛乐。

娥清本以为可以立刻出兵,谁知道他还没有见到柔然军,就先惹得拓跋焘大怒。并不是因为他早到或是晚到,而是因为娥清部刚进云中城,手下就有一个百夫长因为抢夺民女,被人直接告到了拓跋焘面前。

盛乐旧宫。

所有军士集于宫城大殿外,最外围是云中的百姓,大家都在等着拓跋焘说话。而在跪在最中间的,是那位百夫长,还有其他几个趁乱出去骚扰百姓的士兵,当然还有娥清本人。

拓跋焘看了眼众人,又远远看了眼外围的百姓,缓缓走到了军士中间,沉声道:“朕,此次亲征,为的是救援云中百姓,到此二月,朕眼见柔然敌军,掳我平民,掠我钱财,毁我房屋,占我宫城,所到之处,灾黎遍野!”

他威严地凝视众人,除了跪着的几人瑟瑟发抖,娥清面目通红之外,其余人都昂首听着他的话,这其中有战场上不惧生死的将士,却也有横行霸道的兵爷。拓跋焘走在肃立静寂人群中,周身的怒气让人不寒而栗。

“朕所见到的是众将士浴血奋战,以死生无悔之勇气,才使柔然稍退,换来一时安宁,前日公祭,诸君可还记得?鲜血未干,英魂未散,敌军未驱,百姓未宁,我等军人之责依然在肩!”他咬牙,“冲锋陷阵,有人死,有人伤,有人生,朕赏勇者,祭逝者,抚伤者。百姓见将士入城,夹道欢迎,公祭之日更自发素服以待,朕感百姓之心,欲远驱柔然,愿为云中百姓谋求永之安宁。”

他倏然转身,一挥衣袖,厉声喝道:“可是呢?百姓等来的援军,是何模样?”他随即走到跪着的几人身前:“来云中不到一天,不见你们抖索精神准备抗敌,却收到百姓的诉苦,强掳民女,伤人致死,一个百夫长!”他一字一句道,“你是否在考验朕的耐心,嘲讽朕的幼稚?”

那人已经浑身汗如雨下,抖着伏地,“末…末将…罪该万死…”

拓跋焘冷笑:“朕未曾下令申明军纪,那是因为,朕本以为,有朕在此,手下便绝不会有一人敢坏军纪扰平民,因为朕说过,军威固然重要,军纪更绝不可废!”他鹰眼扫过众人,“今日这几人,未御敌军,先内扰民,不可赦!”

娥清已经缓缓闭上了眼睛,他一向耿直,自身从未仗势欺扰百姓,可手下良莠不齐,此时发生这种事,他无颜辩解。

“主犯七人,斩首示众,从犯十五人,各领军棍一百,娥清全军上下罚俸一月,作为受害百姓之赔偿。娥清治下不力,当受责罚,大敌在前,朕暂且饶你,留你等戴罪立功。”拓跋焘走至中央,目视众人,“朕今日在此,敬告诸位,军纪乃军中之魂,今后如有人违犯军纪,定严惩不赦!”

“末将等谨遵圣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军士山呼万岁,拓跋焘凛然肃立,当初在河套他曾经整顿军纪,今日更知军纪之重要,天下无不败军队,可他拓跋焘却决不能容忍内部军纪涣散所致的失败,以前如此,日后更如此。而外围的百姓,眼见君王大义凛然,严惩败类,立刻下拜,同声呼道:“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十二月,魏主拓跋焘派长孙翰和娥清出兵长川攻打大檀,大檀的军队向北逃跑,长孙翰追击柔然,大胜而归。拓跋焘方才班师,还至平城,论功行赏。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