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与所爱之人,同床共枕,竟真是这般满足。
他躺下,伸手将她揽入怀中。或许连日的担忧与疲惫,她已很快入睡。他轻轻地拂开她脸上的几缕头发,静静地看着她的睡颜。
或许依旧不知明日,但今生能够相遇,已经足够。
次日清晨,木梓衿一身舒畅的醒过来。晨曦微光,疏落过精美雕镂的窗棂,映出似水般流转的微光。她眨眨眼,一时怔愣,倏然没反应过来这是何处。惊然而起,四处环顾之后,才想起昨晚种种。
卧房之内,暖炉依旧温暖熏染。她立即起身,估摸着此时已经很晚。走到妆台前梳头,一边找自己昨日换下的衣裳。
她披上外衣,忽然间一封信悠悠从衣服之中飘落在地。她俯身捡起来,这是昨晚离开平安侯府时,谢怀莹给她的信。谢怀莹只简单的告诉她,这信中是一些陈年往事。她当时回府心切,见到宁无忧之后,又难以压抑重逢的悸动,便将这封信给忘记了。
随意地拢了拢头发,披上衣服,将信打开。
信中不过寥寥几句,薄薄的一页,其上所述,却让木梓衿心头百转千回。信中所述,仿佛是尘封多年且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么的遥远,却似乎与她息息相关。
她轻轻一叹,将信收好,随手放在一旁,便去梳妆。
刚起身,宁无忧便走了进来。他已经换了一身轻软舒适的常服,携着一身清韵晨曦的气息,微笑着走向她。
“醒了?”
简单的两个字,似说得很熟稔,仿佛已对她说过千百遍。她不知为何眼眶有些发酸,轻轻地点头。
“王爷起得挺早。”她说。
“见你睡得熟,便没叫你。”他伸手将她拉住,带着她走到妆台前,打开妆奁,从妆奁中拿出几只簪子,“哪一支好?”他问。
木梓衿对玉饰珠饰之类并不怎么感兴趣,只随便指了一支。
他轻笑,看了看那支玉簪的模样,“南下时,你那对你极其热情的知州夫人为你簪了一朵玉簪花,甚美。”
她一愣,这才回忆起南下时,的确路过一处知州府,知州府内玉簪盛开,如雪似霰,花蕊皎若明月。当时知州夫人说她年轻,戴花好看,便随手为她簪了一朵。
时隔许久,她已经忘了,而他还记得。
她勾了勾唇,心中腹诽,怎么他就把这些事情记得清楚?
宁无忧看了看手中的玉簪,细细地雕镂成玉簪花的模样,他仔细看了看,为她绾起头发,将簪子簪好,固定住。
并不是什么精美繁复的发型,与她平常所梳的一样,可发鬓间的玉簪清韵雅致。
她并没有涂上黄粉,今后也不再需要掩饰自己的身份。镜中的自己的模样,很是久违。
“这是何物?”他见她手边放着一封信,问道。
她拿出信,展开,“你自己看。”
他不疑有他,很快看完信之后,脸色却沉下去。“顾明朗给你的?”
“不是。”她摇头,“是顾夫人。”
他缓缓地勾了勾唇,“原来如此,”他把信叠好,放回信封之中,轻轻地看着她,“这信中所述,你信吗?”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她依旧淡然地看着他,眼神平静,“都是陈年往事,已经与我无关。”顿了顿,她又蹙眉,“只是,总算让我知道了,我父母的身份。”
“你可会怪我?”他与她并肩坐下,“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母亲的身份,只是……并不知道,该找个什么合适的时机告诉你。”
“我外祖父,真是被你父皇放逐的刑部侍郎?”她挑眉,“因为他惹上了当年长公主府中的一个案子?”
“嗯,”他手臂微微颤抖,将她抱紧,“我长姑母当年有孕,她的丈夫是顾家长房嫡子,也便是如今平安候的胞弟,顾兆和。顾兆和因失手杀人而被你外祖父查出来。可当时有顾家人和长公主庇佑,所以这个案子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如你外祖父所想那般得到公正的审判。但你外祖父为人耿直,将事情呈到了我父皇那儿……但是以他一己之力,并不能与顾家和长公主抗衡,最终他并没有将顾兆和问罪,而我姑母,却因此而劳累衰弱,而导致流产,最终连胎儿都没保住。”
木梓衿有些木讷,这件事,似乎与她相隔久远,与她无关。
“姑母因大出血而去世,而最终顾兆和也因顾家人极力庇佑的关系而脱罪。所有的证据,都被改写,连人证都被买通,所以顾兆和最终无罪。而你的外祖父,也被认定错判了这个案子。他错判是其一,导致长公主流产而死是其二。但每个案子,本就有误判的可能,所以我父皇,并没有治他……死罪,而是将其全家人放逐,永世不能回京。”
“难怪,”她紧紧地捏着手中的信,“难怪,顾家人会恨我。”
“那么,我娘亲当时,真的曾与顾夫人交好?”她轻笑,“甚至还想将未出生的我许给顾明朗?”
宁无忧冷冷一笑,“不过就是两个好友闲聊时随口说的玩笑,又怎么能当真?”
她抿唇,“我父亲,是外祖父的得意弟子,又会医术。他们将验尸所会的解剖之术,用于医术上,他会开颅取骨、剖腹割瘤,这些破天荒不为正统所接受的医理,虽然令许多大夫反对,可也确实能救人,确实比平常的大夫高明。”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